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967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9
本申请公开了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涉及水土保持系统的技术领域,改善土地满足不了植被需要用水需求的问题,包括素土层、过滤层和岩石层,岩石层的顶部设置有覆土层,覆土层的顶部设置有草皮,素土层的内部设置有蓄水池,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蓄水管,蓄水管与蓄水池之间相互贯通,蓄水管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管,覆土层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内部相对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通过吸水管插接有吸水管,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支管,本申请通过蓄水期对土地的稳固和对雨水的收集,防止水土流失,干旱期将蓄水池内的收集水灌溉草皮,增加草皮植物的存活率,使之土地良性循环,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土地治理的效果更好。使土地治理的效果更好。使土地治理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水土保持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工作。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种植保土植物来防止水土流失,以降低和防止水土流失。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部分地区蓄水能力较差,不能对雨水进行有效利用,部分地区满足不了植被需要用水需求,可能会因土壤干旱和生长条件恶劣而导致植物生长速度缓慢,存活率低,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土地满足不了植被需要用水需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包括素土层,所述素土层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顶部设置有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顶部设置有覆土层,所述覆土层的顶部设置有草皮,所述素土层的内部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蓄水管,所述蓄水管与蓄水池之间相互贯通,所述蓄水管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一端插接有过滤层,所述覆土层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内部相对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吸水管插接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支管。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板的内部相对设置有水泵,隔离板的设计避免雨水进入水泵的工作位置,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吸水管插接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支管,这样的设计通过蓄水期对土地的稳固和对雨水的收集,防止水土流失,干旱期将蓄水池内的收集水灌溉草皮,增加草皮植物的存活率,使之土地良性循环,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土地治理的效果更好。
[0008]可选的,所述岩石层的表面设置有铁网,所述铁网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铁网的设计,可以加强岩石层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岩石层塌陷,通过对隔离网的设计使岩石层分隔为数个小个体,这样的设计防止隔离网内部石块发生位移,增加了稳固性。
[0010]可选的,所述蓄水管贯穿有覆土层、覆土层和过滤层,蓄水管通过过滤管与过滤层之间相互贯通,所述过滤层位于蓄水管的中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计使蓄水管连接蓄水池,增加蓄水池的深度可以增加蓄水池的蓄水量,通过对过滤管的设计可以使过多的雨水透过过滤管进入蓄水管,蓄水池对雨水进行收集,所述过滤层位于蓄水管的中部。
[0012]可选的,所述蓄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楼梯,所述楼梯的一侧设置有水位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梯的设计方便人员的攀爬,避免路人或者工作人员掉入蓄水池后不能自救,通过对水位线的设计可以让施工人员对蓄水池内部的水位精确的测量。
[0014]可选的,所述过滤管内壁的一端设置有拦网,所述拦网靠近过滤管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远离拦网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网为铁丝编织而成,这样的设计减少垃圾进入过滤管,通过对过滤管的设计减少碳机材料进入过滤管,单向阀位于过滤管的一端,这样的设计避免蓄水量高过过滤管后水体倒灌。
[0016]可选的,所述草皮的表面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水槽内部插接有喷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水槽的设计方便水的流通,水槽之间相互穿插,喷头与支管之间相互贯通,这样的设计使水槽对喷头喷出的水进行分流,增加灌溉的效率。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19]1.所述蓄水管与蓄水池之间相互贯通,所述蓄水管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覆土层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内部相对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吸水管插接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支管,这样的设计通过蓄水期对土地的稳固和对雨水的收集,防止水土流失,干旱期将蓄水池内的收集水灌溉草皮,增加草皮植物的存活率,使之土地良性循环,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土地治理的效果更好。
[0020]2.所述过滤管内壁的一端设置有拦网,拦网为铁丝编织而成,这样的设计减少垃圾进入过滤管,所述拦网靠近过滤管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棉,通过对过滤管的设计减少碳机材料进入过滤管,所述过滤棉远离拦网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位于过滤管的一端,这样的设计避免蓄水量高过过滤管后水体倒灌。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施例图2处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素土层;2、过滤层;3、岩石层;31、铁网;32、隔离网;4、覆土层;41、隔离板;5、草皮;51、水槽;6、蓄水池;61、蓄水管;62、楼梯;7、水泵;71、吸水管;72、出水管;73、支管;74、喷头;8、过滤管;81、拦网;82、过滤棉;8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
[002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参照图1和图2,水土保持系统包括素
土层1,素土层1为地下土,素土层1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层2,过滤层2为炭机材料组成,过滤层2的顶部设置有岩石层3,岩石层3为碎石块组成,岩石层3的表面设置有铁网31,通过对铁网31的设计,可以加强岩石层3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岩石层3塌陷,铁网3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32,通过对隔离网32的设计使岩石层3分隔为数个小个体,这样的设计防止隔离网32内部石块发生位移,增加了稳固性。
[0028]参照图1和图2,岩石层3的顶部设置有覆土层4,覆土层4的顶部设置有草皮5,草皮5表面可以播种草籽,草皮5的表面设置有水槽51,通过对水槽51的设计方便水的流通,水槽51设置有若干个,水槽51之间相互穿插,水槽51内部插接有喷头74,喷头74与支管73之间相互贯通,这样的设计使水槽51对喷头74喷出的水进行分流,增加灌溉的效率。
[0029]参照图1和图2,素土层1的内部设置有蓄水池6,蓄水池6的顶部设置有蓄水管61,蓄水管61与蓄水池6之间相互贯通,覆土层4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41,隔离板41的内部相对设置有水泵7,水泵7的一端通过吸水管71连接有蓄水池6,水泵7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72连接有支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包括素土层(1),所述素土层(1)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2)的顶部设置有岩石层(3),所述岩石层(3)的顶部设置有覆土层(4),所述覆土层(4)的顶部设置有草皮(5),所述素土层(1)的内部设置有蓄水池(6),所述蓄水池(6)的顶部设置有蓄水管(61),所述蓄水管(61)与蓄水池(6)之间相互贯通,所述蓄水管(61)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管(8),所述过滤管(8)的一端插接有过滤层(2),所述覆土层(4)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41),所述隔离板(41)的内部相对设置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一端通过吸水管(71)插接有蓄水池(6),所述水泵(7)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72)连接有支管(7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层(3)的表面设置有铁网(31),所述铁网(3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32)。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基建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