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59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包括原结构模板、钢架结构和浇筑地梁,原结构模板和浇筑地梁之间通过钢架结构连接在一起,钢架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交互连接的横向钢架隔墙和纵向钢架隔墙;纵向钢架隔墙的顶部和原结构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横向钢架隔墙和纵向钢架隔墙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纵向钢架隔墙的底部和浇筑地梁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工序,省略了动火作业、敲焊渣、刷防锈漆等工序,大大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超高层建筑存在风荷载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止退冷连接设计可以减少摆动中的基层变形量,避免造成基层的松动及面层的开裂。成基层的松动及面层的开裂。成基层的松动及面层的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酒店装修工程中铺设钢架隔墙,超高层建筑会因为风荷载摆动,超高层建筑风荷载摆动会造成基层松动及面层开裂,现有技术中的设计方案一般是传统的方管钢架基层焊接方式,但是常规钢架基层焊接安装技术在本项目存在以下弊端:1、按常规安装方法,所有钢架隔墙需要现场焊接,开动火证(有动火作业)、敲焊渣、刷防锈漆,工序较多,不利于抢工;2、超高层建筑风荷载摆动,超高层建筑风荷载摆动会造成基层松动及面层开裂。
[000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包括原结构模板、钢架结构和浇筑地梁,原结构模板和浇筑地梁之间通过钢架结构连接在一起,钢架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交互连接的横向钢架隔墙和纵向钢架隔墙;纵向钢架隔墙的顶部和原结构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纵向钢架隔墙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L型角码,两个L型角码的第一侧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纵向钢架隔墙连接在一起,两个L型角码的第二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原结构模板连接在一起;横向钢架隔墙和纵向钢架隔墙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横向钢架隔墙和纵向钢架隔墙之间设置有L型角码,L型角码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横向钢架隔墙和纵向钢架隔墙连接在一起;纵向钢架隔墙的底部和浇筑地梁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第三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纵向钢架隔墙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L型角码,两个L型角码的第一侧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纵向钢架隔墙连接在一起,两个L型角码的第二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浇筑地梁连接在一起。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L型角码之间均设置有垫圈。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垫圈为止动垫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结构的L型角码上靠近两侧的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凹槽,纵向钢架隔墙和原结构模板上均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凹槽相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连接结构的L型角码上靠近两侧的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凹槽,横向钢架隔墙和纵向钢架隔墙上均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凹槽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三连接结构的L型角码上第一侧的底部位置设
置有凹槽,纵向钢架隔墙上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凹槽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件为单头螺栓,第二连接件为双头螺栓。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纵向钢架隔墙为通长式结构设置,横向钢架隔墙间断式结构设置。
[0014]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技术可以减少工序,省略了动火作业、敲焊渣、刷防锈漆等工序,大大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超高层建筑存在风荷载摆动,本技术止退冷连接设计可以减少摆动中的基层变形量,避免造成基层的松动及面层的开裂。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23]1 原结构模板
ꢀꢀꢀꢀꢀꢀꢀꢀꢀꢀꢀ
2 横向钢架隔墙
[0024]3 纵向钢架隔墙
ꢀꢀꢀꢀꢀꢀꢀꢀꢀ
4 浇筑地梁
[0025]5 L型角码
ꢀꢀꢀꢀꢀꢀꢀꢀꢀꢀꢀꢀꢀꢀ
6 第一连接件
[0026]7 凸块
ꢀꢀꢀꢀꢀꢀꢀꢀꢀꢀꢀꢀꢀꢀꢀꢀꢀ
8 凹槽
[0027]9 垫圈
ꢀꢀꢀꢀꢀꢀꢀꢀꢀꢀꢀꢀꢀꢀꢀꢀꢀ
10 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图4所示,
[0032]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包括原结构模板1、钢架结构和浇筑地梁4,原结构模板1和浇筑地梁4之间通过钢架结构连接在一起,钢架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交互连接的横向钢架隔墙2和纵向钢架隔墙3;纵向钢架隔墙3的顶部和原结构模板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5、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10,纵向钢架隔墙3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L型角码5,两个L型角码5的第一侧均通过第二连接件10与纵向钢架隔墙3连接在一起,两个L型角码5的第二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原结构模板1连接在一起;横向钢架隔墙2和纵向钢架隔墙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5和第二连接件10,相邻的横向钢架隔墙2和纵向钢架隔墙3之间设置有L型角码5,L型角码5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10与横向钢架隔墙2和纵向钢架隔墙3连接在一起;纵向钢架隔墙3的底部和浇筑地梁4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第三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5、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10,纵向钢架隔墙3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L型角码5,两个L型角码5的第一侧均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架隔墙止退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结构模板(1)、钢架结构和浇筑地梁(4),所述原结构模板(1)和浇筑地梁(4)之间通过钢架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钢架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交互连接的横向钢架隔墙(2)和纵向钢架隔墙(3);所述纵向钢架隔墙(3)的顶部和原结构模板(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5)、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10),所述纵向钢架隔墙(3)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L型角码(5),两个所述L型角码(5)的第一侧均通过第二连接件(10)与纵向钢架隔墙(3)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L型角码(5)的第二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原结构模板(1)连接在一起;所述横向钢架隔墙(2)和纵向钢架隔墙(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5)和第二连接件(10),相邻的所述横向钢架隔墙(2)和纵向钢架隔墙(3)之间设置有L型角码(5),所述L型角码(5)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10)与横向钢架隔墙(2)和纵向钢架隔墙(3)连接在一起;所述纵向钢架隔墙(3)的底部和浇筑地梁(4)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包括L型角码(5)、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10),所述纵向钢架隔墙(3)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L型角码(5),两个所述L型角码(5)的第一侧均通过第二连接件(10)与纵向钢架隔墙(3)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L型角码(5)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战疆张新宏奚军高贺健李国栋徐静肖茜张虹戴云张永强左慧敏邵明明史雪静张稳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