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53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7
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包括池体、通风机组和翻料组件;池体顶部开口,通风机组设置在池体内底部,翻料组件设置在池体开口处。池体中的入口和出口未铺设通气管道,有效降低成本投入;中间发酵区,铺设通气管道,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活动;发酵区的通气管道间距逐渐增加,可有效满足微生物发酵需要的氧气;池体中的通气主管道两侧均匀分布通风支管道,通风支管道上表面均匀的开设若干个小孔,可保证通气压力和氧气供应的均匀。通气压力和氧气供应的均匀。通气压力和氧气供应的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肥料加工技术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规模化的养殖业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粪便,给环境带来了较严重的污染,规模化的种植业又要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对土地的保护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养殖业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并施用到土壤中改良土壤是一种降低粪便污染,实现减肥增效,种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传统的有机肥发酵中,通常是直接将粪便堆积到一起发酵,此类发酵效率低,发酵不充分,产生氨气污染空气。部分有机肥在发酵罐内发酵,投入成本过高且不利于连续生产。部分生产工艺也采用翻抛机进行翻抛,但只能靠翻抛供给氧气,不能满足好养性微生物发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包括池体、通风机组和翻料组件;池体顶部开口,通风机组设置在池体内底部,翻料组件设置在池体开口处。
[0006]进一步的,池体一侧壁外侧设置有通风空间,通风空间顶部设置有混凝土盖板。
[0007]进一步的,通风机组包括通风机、通风主管道和通风支管道;若干通风机并排设置在通风空间内,通风机的出口连接通风主管道,通风主管道伸进池体内部,每个通风主管道上设置有若干通风支管道,每个通风支管道上均开设有喷气孔。
[0008]进一步的,池体包括入口区、第一发酵区、第二发酵区、第三发酵区和出口区;入口区、第一发酵区、第二发酵区、第三发酵区和出口区依次设置,形成池体。
[0009]进一步的,第一发酵区、第二发酵区、第三发酵区内的通风主管道间距依次递增。
[0010]进一步的,池体的侧壁上表面中间位置,以及池体入口和池体出口上均设置有导轨。
[0011]进一步的,导轨上设置有翻抛机。
[0012]进一步的,池体为混凝土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4]发酵池体墙面及底部为混凝土结构,投入成本低,底部的混凝土结构可有效保护发酵区地面下的通风管道。
[0015]池体中的入口和出口未铺设通气管道,有效降低成本投入;中间发酵区,铺设通气管道,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活动;发酵区的通气管道间距逐渐增加,可有效满足微生物发酵需要的氧气;池体中的通气主管道两侧均匀分布通风支管道,通风支管道上表面均匀的开设若干个小孔,可保证通气压力和氧气供应的均匀;
[0016]发酵池可实现连续地进料和连续地取料,发酵启动失败的物料可继续进入入口端进一步发酵,便于实现生产上的连续与循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发酵池平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发酵池主视图简图。
[0019]图中1

轨道,2

池体,21

入口区,22

第一发酵区,23

第二发酵区;24

第三发酵区;25=出口区;3

通风系统,31通风机组、32通风主管道、33通风支管道;4

翻抛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特征和原理进行描述,所举例子只为解释而非限制本技术。
[0021]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由池体2和通风机组3组成,池体2和配套的离心通风机组3为一组。池体的入口区,为上料区,为非发酵区。
[0022]中间为发酵区,每个发酵区通风主管道间距不同,发酵区内的通风机管道间距不断增加。通风主管道两侧均匀分布一定长度的通风支管道,通风支管道上表面均匀的开设若干个小孔;1为翻抛机轨道,贯穿于池的墙体上表面中间位置及池体入口前端和池体出口后端。
[0023]所述发酵池体2墙面及底部为混凝土结构,投入成本低,底部的混凝土结构可有效保护发酵区地面下的通风管道。
[0024]所述发酵池体2中非发酵区,未铺设通气管道,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发酵区,铺设通气管道,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活动;发酵区的通气管道间距逐渐增加,可有效满足微生物发酵需要的氧气;
[0025]所述发酵池体2中的通气管道所通气体为常温气体,未进行加热,无额外能量损耗。通过添加秸秆、玉米芯等影响发酵池体2中的微生物活动,进而控制发酵池体2中发酵区的温度,同时实现了秸秆等物料的有效转化。
[0026]所述发酵池离心通风机组按照时间间隔,自动连锁切换,前一台通风机停止运行后,后一台开始运行,以此类推,保证通气的有效性,并可有效降低通风的运行成本投入。
[0027]发酵池体2可实现连续地进料和连续地取料,发酵启动失败的物料可继续进入入口端进一步发酵,便于实现生产上的连续与循环。
[0028]实施例1:见图1和图2。发酵池组是由发酵池体2和通风组3组成,
[0029]每个发酵池由发酵池入口、发酵区及发酵池出口构成;发酵池体2墙体外为放置离心通风机组的空间,该空间顶部覆盖混凝土,前后端留透气的门,方便机组散热和空气流通;发酵池通风组3的一台离心通风机供应发酵池通风主管道及均匀分布在主管道两侧的支管道气体,气体由主管道输送到支管道,再从支管道上均匀分布的通气孔上冒出;发酵池1的两侧墙体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及入口端和出口端安设轨道,轨道上安有翻抛机4,翻抛机可在轨道上按一定的速率从发酵池入口端到出口端翻抛物料,翻抛机可实现物料的上下颠倒翻抛,有利于促进底层和表层物料的充分交换。
[0030]本技术通过向发酵池2内通入空气,空气主管道和支管道的分布更有利于微
生物的发酵,发酵区通气管道间距逐渐增加,较密的通风管道有利于满足前期微生物发酵充足氧气的需求,较疏的通风管道有利于满足后期微生物发酵的较低含量的氧气需求。
[0031]本技术通过可通过加入秸秆等物料,调节合适的碳氮比,影响微生物的活动,保证发酵池合适的发酵温度。本技术也可以在发酵池的入口端的粪便等原始材料中加入有利于发酵的各种辅料,如菌剂,促进物料的有效发酵。
[003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2)、通风机组(3)和翻料组件;池体(2)顶部开口,通风机组(3)设置在池体(2)内底部,翻料组件设置在池体(2)开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池体(2)一侧壁外侧设置有通风空间,通风空间顶部设置有混凝土盖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风机组(3)包括通风机(31)、通风主管道(32)和通风支管道(33);若干通风机(31)并排设置在通风空间内,通风机(31)的出口连接通风主管道(32),通风主管道(32)伸进池体(2)内部,每个通风主管道(32)上设置有若干通风支管道(33),每个通风支管道(33)上均开设有喷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好氧型有机肥发酵池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海舰霍治军高升成贺英李永忠张星张凯煜薛璐卢晨希邵丹丹吴巍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