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阵列单元及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42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赋予了透气性、内部可见性及无菌性的微针阵列单元及容器。微针阵列单元(1)具有:微针阵列(40)及收容微针阵列(40)的容器(10),容器(10)具有:收容部(12),具有开口(12A);爪部(54),设置于收容部(12)内且支撑微针阵列(40)的一面(42)的外周面(42A);变形部(14),配置于与开口(12A)相反的一侧;凸缘部(16),与收容部(12)一体形成;及盖材(30),与凸缘部(16)紧贴而设置,盖材(30)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体薄膜(32)构成,在容器(1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水蒸气透过性抗菌膜(34)。(34)。(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微针阵列单元及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针阵列单元及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从生物体表面即皮肤或粘膜等投与药剂的方法,大多主要使用了使液体物质或粉末物质附着的方法。然而,这些物质的附着区域限于皮肤表面,因此由于出汗或异物的接触等,附着的药剂等有时会被除去而难以适量投与。并且,在利用这种通过药剂扩散的渗透的方法中,由于受到角质的阻挡层的阻挡,难以获得充分的药效。尤其,在近年来受到关注的生物药品中,由于很难通过渗透来突破阻挡层,因此选择通过注射的投与。
[0003]但是,通过注射的投与需要医务人员的帮助,进而,也伴有疼痛和感染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形成有含有药剂的高纵横比的微型针(也称为“针部”或“针状凸部”),通过微型针贯穿角质阻挡层并无痛地将药剂注入到皮肤内的方法受到关注。
[0004]由于微针阵列是穿刺皮肤而使用的,因此需要保护微针直至其穿刺皮肤。并且,为了确保微针的无菌性,优选将其容纳在容器内直至即将使用之前。
[0005]关于这种作为由微针阵列和容器构成的微针单元,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微针阵列单元,其在容器的收容部内具有突出部,由该突出部支撑微针阵列的同时按压与容器的开口相反的一侧的变形部,由此将微针阵列从收容部向外部推出。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在凹状的容器内容纳有微针阵列,通过将容器的底部朝向开口按压而贯穿液体保持体,从而将微针阵列的前端穿刺于皮肤。
[0006]以往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91783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05143号公报
[0010]近年来,微针阵列作为注射投与的替代品受到关注。因此,该包装容器与注射同样地,优选被赋予维持无菌状态的功能和为了检查制剂中的异物而能够可见内部的功能。
[0011]并且,若要提高微针阵列中的药剂的稳定性,则需要将其干燥至低含水率状态,但是若要确保容器内的无菌状态,则需要使用在昂贵的无菌环境下干燥至低含水率状态的设备,在包装之前进行干燥。
[001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微针阵列单元及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微针单元中,必须在无菌环境下干燥至低含水率状态,并且干燥工序在微针阵列的制造工序中为成本高的工序。并且,引用文献1及引用文献2中也没有关于容器内部的微针阵列的可见性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1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针阵列和被赋予了透气性、内部可见性及无菌性的容器的微针阵列单元及其容器。
[0015]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微针阵列单元具有:微针阵列,具有片材部及配置于片材部的一面的外周面内侧的多个针部;及容器,收容微针阵列,其中,容器具有:收容部,具有开口;爪部,设置于收容部内且支撑微针阵列的一面的外周面;变形部,配置于与开口相反的一侧且与收容部一体形成;凸缘部,从开口周围扩展并与收容部一体形成,且由外侧凸缘部及内侧凸缘部构成,当穿刺微针阵列时所述外侧凸缘部与皮肤接触,所述内侧凸缘部设置于外侧凸缘部的内侧;及盖材,与内侧凸缘部紧贴而设置,盖材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体薄膜构成,容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水蒸气透过性抗菌膜,变形部通过受到开口方向的外力而变形并按压微针阵列的另一面,通过按压将微针阵列从收容部向外部推出,变形部维持变形后的状态,并按压微针阵列。
[001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容器收容微针阵列,微针阵列具有:片材部;及配置于片材部的一面的外周面内侧的多个针部,容器具有:收容部,具有开口;爪部,设置于收容部内且支撑微针阵列的一面的外周面;变形部,配置于与开口相反的一侧并与收容部一体形成;凸缘部,从开口周围扩展并与收容部一体形成且由外侧凸缘部及内侧凸缘部构成,外侧凸缘部与皮肤接触,内侧凸缘部设置于外侧凸缘部的内侧;及盖材,与内侧凸缘部紧贴而设置,盖材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体薄膜构成,容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水蒸气透过性抗菌膜,变形部通过受到开口方向的外力而变形并按压微针阵列的另一面,变形部维持变形后的状态,并按压微针阵列。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微针阵列单元,通过将容器的一部分作为具有水蒸气透过性和抗菌性的薄膜(以下,称为水蒸气透过性抗菌膜),能够在将微针阵列容纳于容器内的状态下进行干燥。并且,由于其为抗菌膜,因此能够防止细菌侵入容器内,从而能够维持无菌状态。由此,能够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微针阵列的干燥,因此无需在昂贵的无菌室进行长时间的干燥,从而能够降低微针阵列的制造成本。而且,由于作为盖材使用了透明体薄膜,能够确保容器内的可见性,因此能够在保持被包装的状态下进行微针阵列的异物检查和形状检查。因此,无需在昂贵的无菌室进行这些检查,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20]综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微针阵列单元能够确保无菌性、透气性及内部可见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微针阵列单元的立体图。
[0022]图2是图1的微针阵列单元的剖视图。
[0023]图3是图1的微针阵列单元的平面图。
[0024]图4是微针阵列的立体图。
[0025]图5是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0026]图6是说明将固定部件嵌入于树脂块的状态的图。
[0027]图7是说明穿刺微针阵列的工序的图。
[0028]图8是说明穿刺微针阵列的工序的图。
[0029]图9是说明穿刺微针阵列的工序的图。
[0030]图10是说明穿刺微针阵列的工序的图。
[0031]图11是说明穿刺微针阵列的工序的图。
[0032]图12是另一方式的微针阵列单元的剖视图。
[0033]图13是示于图12的微针阵列单元的平面图。
[0034]图14是又另一方式的微针阵列单元的剖视图。
[0035]图15是示于图14的微针阵列单元的平面图。
[0036]图16是表示通气性实验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微针阵列单元及容器进行说明。
[0038]本实施方式的微针阵列单元具有微针阵列及收容微针阵列的容器。而且,容器具备:收容部,收容微针阵列;及盖材,密封设置于收容部的开口。盖材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体薄膜构成。并且,在容器的一部分设置有水蒸气透过性抗菌膜。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9]图1是微针阵列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示于图1的微针阵列单元的剖视图。图3是示于图1的微针阵列单元的平面图。
[0040]如图1及图2所示,微针阵列单元1具备微针阵列40及收容微针阵列40的容器10。容器10具有开口12A,且具备:收容部12,收容微针阵列40;变形部14,与收容部12一体形成;及凸缘部16,从与收容部12一体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微针阵列单元,其具有:微针阵列,具有片材部及配置于所述片材部的一面的外周面内侧的多个针部;及容器,收容所述微针阵列,其中,所述容器具有:收容部,具有开口;爪部,设置于所述收容部内且支撑所述微针阵列的所述一面的所述外周面;变形部,配置于与所述开口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收容部一体形成;凸缘部,从所述开口周围扩展并与所述收容部一体形成,且由外侧凸缘部及内侧凸缘部构成,当穿刺所述微针阵列时所述外侧凸缘部与皮肤接触,所述内侧凸缘部设置于所述外侧凸缘部的内侧;及盖材,与所述内侧凸缘部紧贴而设置,所述盖材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体薄膜构成,在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水蒸气透过性抗菌膜,所述变形部通过受到所述开口方向的外力而变形并按压所述微针阵列的另一面,通过按压将所述微针阵列从所述收容部向外部推出,所述变形部维持变形后的状态,并按压所述微针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阵列单元,其中,所述微针阵列由水溶性高分子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针阵列单元,其中,所述水蒸气透过性抗菌膜的面积为18mm2以上且250mm2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针阵列单元,其中,所述变形部具有从所述微针阵列分开的凸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针阵列单元,其中,所述凸形形状为圆顶形状或圆锥台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针阵列单元,其中,在所述外侧凸缘部的与所述微针阵列的一面侧相同方向侧具有粘合剂。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淳哉米山聪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