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电池系统、核聚变发电系统及构成上述系统的密闭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作固定用及汽车等的移动体用的电源的燃料电池系统,特别地涉及利用铁粉在系统内再生燃料气体的固体氧化物形的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通过供应燃料气体在发电机中产生电力的装置。在燃料电池中,已知使用氧离子传导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固体氧化物形燃料电池(SOFC,Solid Oxide Fuel Cell)是清洁且发电效率高的优良发电装置。此外,已经开发出具有通过燃料电池放电恢复所消耗的燃料气体的机制,并用作二次电池的燃料电池系统。
[0003]专利文献1记载了具有简单紧凑并且具有足够大的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的结构的固体氧化物形燃料电池系统。然而,该燃料电池系统存在因氢渗透密闭容器而导致能量损失的问题,并且存在密闭容器的内压降低而对固体氧化物形燃料电池造成损伤的问题。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解决从重整器和电池堆释放的氢渗透真空绝热结构的壁并渗入内部,内部压力增加使得绝热性能降低的问题的技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用以在放电时将氢气氧化成水蒸气的燃料电极的平板状的电极复合体,用以与所述水蒸气反应生成所述氢气且自身变成氧化物的负极燃料物体,和包括用以气密地收纳所述负极燃料物体的内部空间的同时,构成所述内部空间的壁的一部分包括用以使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氢气接触所述燃料电极表面的开口部和用以气密地固定所述电极复合体以堵塞所述开口部的外周部的密闭容器,所述电极复合体和所述负极燃料物体在各自的预定温度保温,所述密闭容器为金属制成,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壁的表面包括经空气烧制形成的氧化层的同时,在所述氧化层中,玻璃膜覆盖所述密闭容器的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氧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复合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极的一个表面上并在充放电过程中传导氧离子的平板状的气密性的固体电解质体,所述固体电解质体为陶瓷制成,所述密闭容器为热膨胀系数相对于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0.8~2.0倍的金属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包括用以支撑设置有燃料电极的所述固体电解质体表面的外周部的外周基部和覆盖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端面的外周壁部,所述外周壁部使用密封材料固定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包括用以支撑所述燃料电极上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相对侧的表面的外周部的外周基部和覆盖所述燃料电极的端面的外周壁部,所述外周壁部使用密封材料固定在所述燃料电极的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复合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体上所述燃料电极相对侧的表面上且在放电时将空气中的氧还原为氧离子的空气电极,所述外周部包括支撑设置有所述燃料电极的所述固体电解质体表面的外周部的外周基部和覆盖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端面和所述空气电极的端面的外周壁部,所述外周壁部使用密封材料固定到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端面和所述空气电极的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复合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极上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相对侧的表面上且在充放电过程中渗透氢气的多孔金属板,所述外周部包括用以支撑所述多孔金属板上所述燃料电极相对侧的表面的外周部的外周基部和覆盖所述多孔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优树,绀野昭生,
申请(专利权)人:康奈克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