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箱体静载试验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箱体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箱体静载试验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铁车身设计中,蓄电池箱作为一种备用电源装置悬挂在车厢底部,蓄电池箱用于安装电池。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蓄电池箱体结构中,主框架材质为碳钢,小车、内外轨道、外罩板、箱门及控制箱为不锈钢材质,这种结构设计导致蓄电池箱体重量很重。
[0003]因此对蓄电池箱体结构及成型工艺重新设计,采用纤维基复合材料,将电池箱体中的主框架,框架外皮,箱门以及电池小车的材质均使用碳纤维预浸料,热固化成型,极大程度地减轻了蓄电池箱体的总重量。在复合材料蓄电池箱体出厂验收前,需要通过静载试验验证箱体结构的稳固性。
[0004]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蓄电池箱体静载试验工装,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蓄电池箱体静载试验工装。
[00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箱体静载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第一承载组件(2)、第二承载组件(3)和第三承载组件(4),蓄电池箱体(5)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第一承载组件(2)、所述第二承载组件(3)和所述第三承载组件(4)分别位于所述蓄电池箱体(5)的底部、侧面和端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2)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第二承载组件(3)和所述第三承载组件(4)分别设置在所述蓄电池箱体(5)的侧面和端部,加载装置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承载组件(2)、所述第二承载组件(3)和所述第三承载组件(4)对所述蓄电池箱体(5)的底面、侧面和端部进行加载试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箱体静载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包括基座底架(11)、支撑竖杆(13)和支撑横杆(14),所述支撑竖杆(13)在所述基座底架(11)上设置有多个且对称位于所述蓄电池箱体(5)两侧,所述支撑横杆(14)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所述支撑竖杆(13)相连;所述第一承载组件(2)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横杆(14)所形成的水平面上,所述支撑竖杆(13)的顶端与所述蓄电池箱体(5)的顶部支架(5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箱体静载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架(21)和缓冲组件(22),所述第一支撑架(21)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杆(14)上,所述缓冲组件(2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上;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朝向所述基座底架(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承载板(211),在所述基座底架(11)上对应所述第一承载板(211)设置有安装板(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箱体静载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2)包括两金属板(221),在两所述金属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李嘉俊,徐华,张美珍,张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