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临床相关
,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故而目前的中医临床时常用到辅助针灸装置。
[0003]但是目前使用的辅助针灸装置,对于针灸所用的针头不便于进行限位,对于针灸的深度难以进行调节,一般的针灸辅助装置,在进行针头的扎入的时候,针头容易产生偏移的情况。
[0004]为此,提出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目前使用的辅助针灸装置,对于针灸所用的针头不便于进行限位,对于针灸的深度难以进行调节,一般的针灸辅助装置,在进行针头的扎入的时候,针头容易产生偏移的情况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外壁下方设有可调节的限位机构;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和限位机构(5),所述固定板(1)的外壁下方设有可调节的限位机构(5);所述固定板(1)的内壁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孔(2),所述固定板(1)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大小相同的第一螺纹槽(3),所述第一螺纹槽(3)的内壁设有可活动的第一螺纹杆(4);所述限位机构(5)安装在固定板(1)的外壁下方,所述限位机构(5)的外壁前方设有可伸缩活动的测量机构(6),所述固定板(1)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与之相匹配的把持杆(7),所述把持杆(7)的内壁下方设有可活动的定位机构(8),所述把持杆(7)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通过第一螺纹槽(3)与固定板(1)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杆(4)的外壁与第一螺纹槽(3)的内壁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移动板(501)、限位槽(502)、第一滑槽(503)、第一滑块(504)和限位杆(505),所述移动板(501)安装在第一螺纹杆(4)的下方表面,所述移动板(501)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大小相同的限位槽(502),所述限位槽(502)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03),所述第一滑槽(503)的内壁设有可活动的第一滑块(504),所述第一滑块(504)的内壁焊接有限位杆(5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用辅助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504)通过第一滑槽(503)与限位杆(505)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滑块(504)以固定板(1)的中轴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