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纺织
,尤其是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0003]现有的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在使用时,转移装置的放置板无法拓展空间,进而在运送较多纺织品时,需要多次运输,进而降低了转移效率,且现有的面料转移装置不便于及时停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的放置板无法拓展空间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包括基台与限位机构,所述基台顶部与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与限位机构,所述基台(1)顶部与第一支撑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另一端与口字形放置板(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口字形放置板(3)内侧壁与第一连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口字形放置板(3)螺纹连接第一转动杆(6),所述口字形放置板(3)内侧壁滑动连接拓展板(5);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杆(14)、空心柱(15)、第一梯形板(16)、第三支撑柱(17)、第二滑动板(18)、第二梯形板(19)、第三连接板(20)、支撑板(21)、复位弹簧(22)、第三滑动板(23)、第二齿轮(24)和第三转动杆(25),所述第三转动杆(25)与基台(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25)的两端均安装滚轮,所述基台(1)内壁与第三支撑柱(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柱(17)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侧壁对称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8),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8)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9),所述第二转动杆(9)外壁与第二支撑柱(10)和弧形板(1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11)侧壁的齿柱与第一齿轮(12)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转移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楷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