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架和收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924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1
用于收纳盒状物的挂架包括至少一对立柱、至少一个挂杆以及至少一个支撑杆。一对立柱包括以阵列形式分布的孔位;挂杆包括安装边和至少一对卡爪,安装边包括多个凸起,用于与翻边卡合,以将盒状物挂在挂杆上;卡爪与孔位配合,以将挂杆可拆卸地设置在立柱上一个支撑杆包括支撑面和至少一对卡脚,卡脚与孔位配合以将支撑杆可拆卸地固定在立柱上,支撑面用于托住盒状物底面,以提供支撑力。上述挂架能够立式收纳盒状物,且便于归类整理。且便于归类整理。且便于归类整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架和收纳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收纳领域,具体涉及立式收纳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收纳盒一般放置于平面位进行堆叠垒高使用,当收纳盒在水平面堆叠使用时,空间位置占用较多,且取拿下层收纳盒里的物品时,需将上面的收纳盒移开,使用限制条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挂架,能够将盒状物立式分布,节省空间,便于整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挂架包括至少一对立柱、至少一个挂杆以及至少一个支撑杆。一对立柱包括以阵列形式分布的孔位;一个挂杆,包括安装边和至少一对卡爪,所述安装边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安装边用于与所述翻边卡合,以将所述盒状物挂在所述挂杆上,所述卡爪与所述孔位配合,以将所述挂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支撑杆包括支撑面和至少一对卡脚,所述卡脚与所述孔位配合以将所述支撑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支撑面用于托住所述盒状物底面,以提供支撑力。
[000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孔位呈多排两列布置。
[000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卡脚包括第一凸爪和第二凸爪,所述第一凸爪和第二凸爪对角地分布在所述卡脚上,所述第一凸爪和所述第二凸爪均能够与所述孔位卡合,以使所述支撑杆能够翻转使用。
[000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边的凸起为波浪型、矩形、锯齿型的一种或几种。
[000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边的凸起分布呈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呈弧形或直立型。<br/>[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U型钢架,所述U型钢架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连接面,所述孔位分布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螺孔;该挂架还包括U型固定件,所述U型固定件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内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分别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二螺孔,所述内面包括多个第三螺孔;其中,所述U型固定件伸入所述U型钢架的内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两两贴合,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两两贴合,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相对应,以凭借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的螺栓将所述U型钢架和所述U型固定件固定,所述内面与外部壁面贴合,凭借穿过所述第三螺孔的螺栓将所述U型固定件和所述U型钢架固定在外部壁面上。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包括彼此对称分布的第五侧面、第六侧面和第
七侧面、第八侧面,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分别包括相对应设置的第四螺孔,所述第八侧面用于贴合外部壁面,以凭借穿过所述第四螺孔的螺栓将所述立柱固定在外部壁面上。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对立柱、所述至少一个挂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杆组成一单元,多个所述单元上下组合和/或左右组合成所述挂架。
[001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收纳系统,包括如上述挂架和盒状物;所述盒状物包括位于开口外周侧的翻边和扣盖,所述扣盖包括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翻边扣合后,共同与所述挂架的安装边卡合。
[0014]上述挂架通过与一对立柱自由搭配的挂杆和支撑杆,能够将盒状物挂起并牢固托住,将盒状物的平面堆叠改为立式挂起,从而拓展空间的使用,利用率更高;此外,立式顺序挂起的盒状物便于归类整理,方便取拿。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0016]图1是挂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2是盒状物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3是盒状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挂架与盒状物处于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5是立柱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1]图6是U型固定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7是挂杆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8是安装边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图9是安装边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5]图10是安装边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6]图11是支撑杆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图12是支撑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 立柱
[0030]12 孔位
[0031]19 第一侧面
[0032]18 第二侧面
[0033]17 连接面
[0034]20 挂杆
[0035]21 安装边
[0036]22 卡爪
[0037]30 支撑杆
[0038]31 支撑面
[0039]32 卡脚
[0040]33 方形杆
[0041]34 圆杆
[0042]40 U型固定件
[0043]43 第三侧面
[0044]44 第四侧面
[0045]45 内面
[0046]46 第二螺孔
[0047]47 第三螺孔
[0048]100 盒状物
[0049]110 第一盒状物
[0050]120 第二盒状物
[0051]101 开口
[0052]102 翻边
[0053]103 底面
[0054]121 第一孔位
[0055]121 第二孔位
[0056]123 第三孔位
[0057]124 第四孔位
[0058]181 第一螺孔
[0059]201 第一安装边
[0060]202 第二翻边
[0061]203 第三安装边
[0062]204 第四安装边
[0063]212 凸起
[0064]213 波浪型凸起
[0065]214 矩形凸起
[0066]215 楔型凸起
[0067]216 锯齿型凸起
[0068]300 单元
[0069]301 第一单元
[0070]302 第二单元
[0071]303 第三单元
[0072]304 第四单元
[0073]321 第一凸爪
[0074]322 第二凸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7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
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挂架,用于收纳盒状物(100),所述盒状物(100)包括位于开口外周侧的翻边(102),其特征在于,该挂架包括:至少一对立柱(10),包括以阵列形式分布的孔位(12);至少一个挂杆(20),包括安装边(21)和至少一对卡爪(22),所述安装边(21)包括多个凸起(212),所述安装边(21)用于与所述翻边(102)卡合,以将所述盒状物(100)挂在所述挂杆(20)上,所述卡爪(22)与所述孔位(12)配合,以将所述挂杆(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立柱(10)上;以及至少一个支撑杆(30),包括支撑面(31)和至少一对卡脚(32),所述卡脚(32)与所述孔位(12)配合以将所述支撑杆(30)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立柱(10)上,所述支撑面(31)用于托住所述盒状物(100)底面,以提供支撑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位(12)呈多排两列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脚(32)包括第一凸爪(321)和第二凸爪(322),所述第一凸爪(321)和第二凸爪(322)对角地分布在所述卡脚(32)上,所述第一凸爪(321)和所述第二凸爪(322)均能够与所述孔位(12)卡合,以使所述支撑杆(30)能够翻转使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边(21)的凸起(212)为波浪型、矩形、锯齿型的一种或几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边(21)的凸起(212)分布呈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02)呈弧形或直立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U型钢架,所述U型钢架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侧面(19)和第二侧面(18)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9)和所述第二侧面(18)的连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焜
申请(专利权)人:美固龙金属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