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24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包括基座和壶体,基座与壶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壶体包括外瓶和内瓶,外瓶、内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连接,外瓶与内瓶之间形成空气隔腔;所述内瓶的顶端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向上穿过外瓶顶部并延伸至外瓶外部;内瓶侧壁内部设置有加热片,内瓶的外壁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内瓶内壁的中下部横向固定有第一过滤网;内瓶的底部内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转轴顶端安装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中草药混合均匀煎煮,及时进行过滤并保持适合的温度。滤并保持适合的温度。滤并保持适合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


[0001]本技术属于中药加工
,具体而言,是一种适合家庭使用的智能化中药煎药壶。

技术介绍

[0002]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精髓,因其独特的疗效和极小的副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而各种类型的煎药装置应运而生。
[0003]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的质量,家庭式煎药机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现有的大部分家庭式煎药机煎药时中草药在机器中静止不动,从而导致药物混合不均匀、煎煮不透。
[0004]此外,现有的煎药机一般没有专门的过滤装置,煎制好的中药原液中含有很多渣滓,如果没有过滤或者过滤不充分,药液中会包含较多的杂质,这种药液如果直接被病人服用的话,不仅口感不好,还会给病人的肠胃带来较大的负担。传统的过滤方式采用沉淀法,即熬制后的中药静置一段时间后,杂质等较大的颗粒由于重力作用自然沉淀。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较为纯净的服用中药,但是其缺陷也十分明显,首先药液变凉,若冷服,则易引起胃肠道刺激反应,导致呕吐、腹痛等,部分有效成分在冷凝过程中凝固、变性,进而沉淀被除去,以致影响药效。采用非专用过滤装置过滤的时候,药液容易溅落到外面,既浪费药液又影响环境。因此,如何使中草药混合均匀煎煮,及时进行过滤并保持适合的温度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可使得中草药混合均匀煎煮,及时进行过滤并保持适合的温度。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包括基座和壶体,基座与壶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壶体包括外瓶和内瓶,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外瓶、内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连接,外瓶与内瓶之间形成空气隔腔;
[0008]所述内瓶的顶端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向上穿过外瓶顶部并延伸至外瓶外部,连接管外端安装有壶盖;内瓶侧壁内部设置有加热片,内瓶的外壁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0009]内瓶内壁的中下部横向固定有第一过滤网;内瓶的底部内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延伸至内瓶内部并穿过第一过滤网,转轴顶端安装搅拌杆;
[0010]外瓶的侧壁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至内瓶;水泵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的外端延伸至外瓶外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瓶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周向安装在环形槽
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的顶端中心上下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转轴在通槽内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基座顶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内瓶底部放置于凹槽内;外瓶底部边缘置于凹槽边缘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外瓶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加热片的控制按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外瓶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内瓶和外瓶之间形成空气隔腔,空气隔腔内部的空气形成保温层,有利于提高药液的保温时间。电机带动转轴和搅拌杆转动,使得中草药能偶混合均匀,避免了了因混合不均匀而煎煮不透的问题。设置第一过滤网使得中草药大颗粒杂质停留在第一过滤网上方,起到了初步过滤的效果;若使用者未及时取用药液,中草药的药液温度降低,通过控制加热片、加热板加热,使得中草药的药液温度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0018]综上述所,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可使得中草药混合均匀煎煮,及时进行过滤并保持适合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的外观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的D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中,1

基座;2

外瓶;3

内瓶;4

凹槽;5

连接管;6

壶盖;7

电机;8

转轴;9

搅拌杆;10

加热片;11

加热板;12

温度感应器;13

单片机;14

第一过滤网;15

水泵;16

进水管;17

第二过滤网;18

出水管;19

导水管;20

把手;21

显示屏;22

控制按钮;23

第一通孔;24

安装槽;25

环形槽;26

通槽;27

第二通孔;28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本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包括基座1和壶体,基座1与壶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壶体包括外瓶2和内瓶3,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11;外瓶2、内瓶3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连接,外瓶2与内瓶3之间形成空气隔腔。
[0029]该空气隔腔一方面作为放置和安装附属部件的空间,另一方面,其内部的空气形
成保温层,提高药液的保温时间。必要时通过加热板11加热空气隔腔中的空气,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0030]所述内瓶3的顶端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向上穿过外瓶2顶部并延伸至外瓶外部,连接管5外端安装有壶盖。外瓶2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3,所述连接管5和第一通孔23密封连接。
[0031]内瓶3侧壁内部设置有加热片10,内瓶3的外壁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2。
[0032]中草药和溶剂从连接管5灌注进内瓶3内部。加热片10与电源电连接,用于对内瓶内部的草药和溶剂进行加热。温度感应器12的温度传感器进入内瓶3,用于检测内瓶3内药液的温度。所述温度感应器12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壶体,基座与壶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壶体包括外瓶和内瓶,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外瓶、内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连接,外瓶与内瓶之间形成空气隔腔;所述内瓶的顶端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向上穿过外瓶顶部并延伸至外瓶外部,连接管外端安装有壶盖;内瓶侧壁内部设置有加热片,内瓶的外壁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内瓶内壁的中下部横向固定有第一过滤网;内瓶的底部内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延伸至内瓶内部并穿过第一过滤网,转轴顶端安装搅拌杆;外瓶的侧壁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至内瓶;水泵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的外端延伸至外瓶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智能化中药煎药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杜彩凤侯江淇王颖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