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哺乳动物身体可植入流体流动影响装置和相关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919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0
一种模块化哺乳动物身体可植入流体流动影响装置,其包括:对接单元,所述对接单元具有收纳表面、远端和近端、近侧导向孔。具有以下的功能单元:对接表面,所述对接表面被形状设定成与收纳表面配合;远端和近端。控制金属丝从功能单元的近端延伸,然后穿过导向支架,然后远离对接单元向近侧延伸。功能单元和对接单元被尺寸和形状设定成可通过导液管递送到植入部位。功能单元具有对接配置和未对接配置,在所述对接配置中,对接表面与对接单元的收纳表面配合,在所述未对接配置中,对接表面与对接单元的收纳表面解除配合并且间隔开。可通过控制金属丝的移动在植入部位处在未对接配置与对接配置之间移动的功能单元。可通过拉动控制金属丝移动到对接配置中并且可通过推动控制金属丝移动到未对接配置中的功能单元。还公开了多个功能单元。了多个功能单元。了多个功能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块化哺乳动物身体可植入流体流动影响装置和相关方法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以下的优先权:(1)于2019年3月26日提交的题为“流体循环支持系统和方法(Fluid Circul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824,101;(2)于2019年4月5日提交的题为“流体循环支持系统和方法(Fluid Circul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的国际专利申请序列号PCT/CA2019/050421;(3)于2020年3月26日提交的题为“模块化哺乳动物身体可植入流体流动影响装置和相关方法(Modular Mammalian Body Implantable Fluid Flow Influencing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3/004,673;以及(4)于2020年4月9日提交的题为“模块化哺乳动物身体可植入流体流动影响装置和相关方法(Modular Mammalian Body Implant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块化哺乳动物身体可植入流体流动影响装置,其包括:

对接单元,

所述对接单元具有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具有:

纵轴,

至少一个收纳表面,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平行于所述纵轴延伸,

远端和近端,以及

至少一个近侧导向孔,每个收纳表面具有与其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近侧导向孔,并且

所述对接单元被尺寸和形状设定成能通过导液管递送到哺乳动物身体的导管系统的导管内的植入部位;以及

第一功能单元,

所述第一功能单元具有:

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具有:

纵轴,

对接表面,所述对接表面平行于所述纵轴延伸,所述对接表面被形状设定成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第一收纳表面配合,

远端和近端,所述细长主体经过大小设定、形状设定和结构设定中的至少一种,以便无法穿过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近侧导向孔中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一收纳表面相关联的一个近侧导向孔,

控制金属丝,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端向近侧延伸,穿过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近侧导向孔中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一收纳表面相关联的所述一个近侧导向孔,并且然后远离所述对接单元向近侧延伸,

所述第一功能单元被尺寸和形状设定成能通过所述导液管递送到所述植入部位;

所述第一功能单元具有:

对接配置,在所述对接配置中,所述第一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一收纳表面配合,以及

未对接配置,在所述未对接配置中,所述第一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一收纳表面解除配合并且间隔开;并且

所述第一功能单元能通过所述第一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的移动在所述可植入部位处在所述未对接配置与所述对接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功能单元能通过拉动所述第一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未对接配置移动到所述对接配置中,并且

所述第一功能单元能通过推动所述第一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对接配置移动到所述未对接配置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是不可膨胀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对接单元的最小包围直圆柱体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功能单元的最小包围直圆柱体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对接单元是中心对接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功能单元,

所述第二功能单元具有:

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具有:

纵轴,

对接表面,所述对接表面平行于所述纵轴延伸,所述对接表面被形状设定成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第二收纳表面配合,

远端和近端,以及所述细长主体经过大小设定、形状设定和结构设定中的至少一种,以便无法穿过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近侧导向孔中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二收纳表面相关联的一个近侧导向孔,

控制金属丝,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端向近侧延伸,穿过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近侧导向孔的所述至少一个近侧导向孔中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二收纳表面相关联的所述一个近侧导向孔,并且然后远离所述对接单元向近侧延伸;

所述第二功能单元被尺寸和形状设定成能通过所述导液管递送到所述植入部位;并且

所述第二功能单元具有:

对接配置,在所述对接配置中,所述第二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二收纳表面配合,以及

未对接配置,在所述未对接配置中,所述第二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二收纳表面解除配合并且间隔开;并且

所述第二功能单元能通过所述第二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的移动在所述未对接配置与所述对接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二功能单元能通过拉动所述第二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未对接配置移动到所述对接配置中,并且

所述第二功能单元能通过推动所述第二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对接配置移动到所述未对接配置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第三功能单元,

所述第三功能单元具有:

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具有:

纵轴,

对接表面,所述对接表面平行于所述纵轴延伸,所述对接表面被形状设定成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第三收纳表面配合,

远端和近端,以及所述细长主体经过大小设定、形状设定和结构设定中的至少一种,以便无法穿过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近侧导向孔中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三收纳表面相关联的一个近侧导向孔,

控制金属丝,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主体的所述近端向近侧延伸,穿过所述对接单
元的所述至少一个近侧导向孔中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三收纳表面相关联的所述一个近侧导向孔,并且

所述第三功能单元被尺寸和形状设定成能通过所述导液管递送到所述植入部位;并且

所述第三功能单元具有:

对接配置,在所述对接配置中,所述第三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三收纳表面配合,以及

未对接配置,在所述未对接配置中,所述第三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所述第三收纳表面解除配合并且间隔开;并且

所述第三功能单元能通过所述第三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的移动在所述未对接配置与所述对接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三功能单元能通过拉动所述第三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未对接配置移动到所述对接配置中,并且

所述第三功能单元能通过推动所述第三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对接配置移动到所述未对接配置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每个收纳表面沿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外表面径向等距地定位。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每个收纳表面是凹形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沿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弯曲的凸形外侧壁延伸。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与所述对接单元的当所述功能单元处于所述对接配置时与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对接表面配合的所述收纳表面流体非侵入性地配准。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从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端的顶点延伸。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在从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纵轴偏移的位置处从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端延伸。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对接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中的每个收纳表面具有相关联的近端抵接件,与所述对接表面相关联的所述近侧导向孔安置在所述相关联的近端抵接件中。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端具有抵接件接触表面。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每个功能单元处于其对接配置时,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端的所述抵接件接触表面与同所述对接单元的与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对接表面配合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相关联的所述近端抵接件配合。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每个功能单元处于其对接配置时,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端的所述抵接件接触表面与同所述对接单元的与所述功能单
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对接表面配合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相关联的所述近端抵接件流体非侵入性地配准。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每个功能单元处于其对接配置时,

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端的所述抵接件接触表面和

与所述对接单元的与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对接表面配合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相关联的所述近端抵接件相对于彼此被形状设定成使得当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控制金属丝被张紧时,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对接表面朝所述对接单元的与所述功能单元的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对接表面配合的所述至少一个收纳表面偏置。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每个功能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
申请(专利权)人:益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