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机式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8933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机式储能系统,包括储能柜,储能柜内安装有双向逆变模块、储能模块、能源管理模块、转换开关,储能模块通过第一直流变换器与双向逆变模块电连接,双向逆变模块输入端外接光伏电池,双向逆变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网和负载,电网与负载之间设有与双向逆变模块电连接的转换开关,能源管理模块与储能模块、第一直流变换器及双向逆变模块电连接。通过能源管理模块使能量在储能模块、光伏电池、电网及负载之间相互转换,实现光伏电池给储能模块充电,光伏电池给电网或负载送电,储能模块给电网或负载充放电,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使用场景广泛;通过切换转换开关,在需要维修或更换对应模块时,通过电网直接对负载提供不间断供电。不间断供电。不间断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机式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机式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目前社会能源、环保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正在大范围普及民用光伏发电,而户用储能系统更是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0003]传统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4]1)一体化并网逆变器,采用光伏组件与逆变模块结合,通过光伏组件侧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通过站内的交流母线并入电网,具有结构简单、逆变效率高,能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的优点。但是由于未设置能量存储单元,导致多余的发电量无法进行存储,不能对能量进行实时管理,会浪费直流侧的输入能量。
[0005]2)一体化交流耦合储能机,采用储能模块与逆变模块结合,一般配合并网逆变器使用,电网正常时,储能模块向电网侧获取能量或存储能量,当电网断电时,储能模块可将电能直接提供给家用负载提供能量,能实现清洁能源利用,适用于电网不稳定的地区及已安装光伏系统的用户,主要作为备用储能装置,稳定家庭用电,灵活构筑储能;但这种方案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且系统集成度低,时间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机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柜(1),所述储能柜(1)内安装有双向逆变模块(3)、储能模块(4)、能源管理模块(5)、转换开关(6),所述储能模块(4)通过第一直流变换器(7)与双向逆变模块(3)电连接,所述双向逆变模块(3)的输入端外接光伏电池(8),所述双向逆变模块(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网(9)和负载(10),所述电网(9)与负载(10)之间设有与双向逆变模块(3)电连接的转换开关(6),所述能源管理模块(5)分别与储能模块(4)、第一直流变换器(7)及双向逆变模块(3)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机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4)包括电池包(41)及电池管理模块(42),所述电池包(41)通过电池管理模块(42)与能源管理模块(5)电连接,所述电池包(41)与第一直流变换器(7)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机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柜(1)内还安装有第二直流变换器(2),所述第二直流变换器(2)分别与第一直流变换器(7)、双向逆变模块(3)及能源管理模块(5)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机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柜(1)内还安装有DC/AC转换器(11),所述DC/AC转换器(11)分别与第一直流变换器(7)、第二直流变换器(2)、双向逆变模块(3)及能源管理模块(5)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机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4)与第一直流变换器(7)之间设有电池保护开关(12),所述第二直流变换器(2)与光伏电池(8)之间设有光伏保护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金远彭江许颇王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