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889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上爬升架、下爬升架和设置在上爬升架和下爬升架之间的联动平台,所述联动平台上设有驱动上爬升架或下爬升架与联动平台同步移动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驱动上爬升架和下爬升架沿电梯井方向直线来回运动;通过设置上爬升架、下爬升架和设置在上爬升架和下爬升架之间的联动平台,采用三段式结构,主要构件可灵活拆分和拼装,使用方便且维护费用低,重量大大减轻。而且采用驱动电机、转向器、旋涡螺杆和旋涡螺杆提升机的方式进行提升,提升过程平稳,误差小,减少提升后的调整时间,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电梯井筒常是采用浇注混凝土的筒体结构,而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从下往上搭建脚手架的方法。但电梯井内部面积小,如果采用散的钢模或木模作为筒模,那么在支模和拆模过程中都会很困难,尤其在进行拆模操作时,内模被混凝土的侧压力挤压,因此拆的时候很费力,经常会导致模板出现变形、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涡轮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上爬升架、下爬升架和设置在上爬升架和下爬升架之间的联动平台,所述联动平台上设有驱动上爬升架或下爬升架与联动平台同步移动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驱动上爬升架和下爬升架沿电梯井方向直线来回运动。
[0006]优选地,所述联动平台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上爬升架(3)、下爬升架(2)和设置在上爬升架(3)和下爬升架(2)之间的联动平台,所述联动平台上设有驱动上爬升架(3)或下爬升架(2)与联动平台同步移动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驱动上爬升架(3)和下爬升架(2)沿电梯井方向直线来回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平台包括第一增高架(110)和第二增高架(120),所述第一增高架(110)和第二增高架(120)之间架设有多根加强柱(130),所述第二增高架(120)与下爬升架(2)连接,所述第一增高架(110)上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驱动上爬升架(3)沿电梯井方向直线来回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105)、转向器(106)、旋涡螺杆(103)和套设在旋涡螺杆(103)上的旋涡螺杆提升机(102),所述旋涡螺杆(103)的上端设有上爬升架连接件(107),所述上爬升架连接件(107)与上爬升架(3)活动连接,所述转向器(106)与旋涡螺杆提升机(102)通过联轴器(108)连接,所述旋涡螺杆提升机(102)套设在旋涡螺杆(103)上并通过螺纹啮合驱动旋涡螺杆(103)带动上爬升架连接件(107)做相对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涡螺杆升降电梯井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一驱动电机(105)、第一转向器(1061)、第二转向器(1062)、第三转向器(1063)、(4)根旋涡螺杆(103)和对应套设在(4)根旋涡螺杆(103)上的旋涡螺杆提升机(102),所述旋涡螺杆(103)的上端设有上爬升架连接件(107),所述第一转向器(1061)、第二转向器(1062)和第三转向器(1063)依次通过联轴器(108)连接,所述第二转向器(1062)与驱动电机(105)连接,所述第一转向器(1061)和第三转向器(1063)的两侧均通过联轴器(108)与旋涡螺杆提升机(102)连接,所述旋涡螺杆提升机(102)均套设在各自的旋涡螺杆(103)上,并通过螺纹啮合使各自的旋涡螺杆(103)带动上爬升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渭泉彭辉祝文飞谭宇谢延义姚木平王朋童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志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