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869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控装置,包括反应釜、驱动组件和控温搅拌组件,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控温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所述控温搅拌组件的搅拌端位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控温搅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温搅拌组件,首先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温控搅拌组件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对反应釜内的反应物进行搅拌,促进物料混合均匀,其次在温控搅拌组件的转动下,并将其内部通入换热液体后,能够搅拌反应物的同时与反应物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时,能够与各个位置的反应物接触,增加换热效率,使反应物各处温度均匀。使反应物各处温度均匀。使反应物各处温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烯反应装置
具体地说是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石墨烯生产过程中,反应釜内控制温度效果较差,传统的换热方式一般通过固定不动的盘管或加热套、加热板等进行,与反应釜内反应物接触面积小,换热的速度较慢,而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物料品质由至关重要的影响,物料品质不稳定对后道工序会造成严重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控温效果好,使物料品质一致的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控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控装置,包括反应釜、驱动组件和控温搅拌组件,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控温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所述控温搅拌组件的搅拌端位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控温搅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控温搅拌组件的搅拌端内开设有换热通道。
[0006]上述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控装置,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和控温搅拌组件,所述控温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所述控温搅拌组件的搅拌端位于所述反应釜(1)内,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控温搅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控温搅拌组件的搅拌端内开设有换热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反应釜精准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搅拌组件包括主轴(401)、第一空心杆(402)、第二空心杆(410)和换热管(403),所述第一空心杆(402)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轴(401)的第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心杆(410)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轴(401)的第二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40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空心杆(402)侧壁流体导通,所述换热管(4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空心杆(410)的侧壁流体导通,所述主轴(401)为空心轴,所述主轴(401)内第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液环(406),所述主轴(401)内第二端固定连接有分液板(407),所述第一空心杆(402)的第一端与所述分液环(406)的侧壁流体导通,所述第二空心杆(410)的第一端与所述分液板(407)的侧壁流体导通,所述第一空心杆(402)和所述第二空心杆(410)的第二端均为封闭端,所述主轴(401)的第一端上套接有第一旋转接头(404)和第二旋转接头(405),所述分液板(407)的顶部流体导通有进液管(408),所述进液管(40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液环(406)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第一旋转接头(404)的出液端流体导通,所述分液环(406)的顶部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虎赵磊路鹏飞李淑慧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瑞盛天然石墨应用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