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82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充气球,所述固定底座顶部远离充气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的上方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螺纹轴和第一限位板,通过手旋转第一转盘带动第一螺纹轴旋转,进而推动第一限位板移动,同时手旋转第二转盘带动第二螺纹轴旋转,进而推动第二限位板移动,然后将第一限位板上的四个插销插入第二限位板上的四个凹槽,进一步手往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可以调节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针对不同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针对不同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离,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
[0003]现有的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一般结构比较单一,不便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且无法针对不同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而且颈动脉线圈与患者无法贴合,容易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一般结构比较单一,不便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且无法针对不同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而且颈动脉线圈与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充气球(3),所述固定底座(2)顶部远离充气球(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5)内部的上方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轴(7),所述第一螺纹轴(7)贯穿第一支撑板(5)的两侧,所述第一螺纹轴(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6),所述第一螺纹轴(7)远离第一转盘(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8)远离第一螺纹轴(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9),所述固定底座(2)顶部远离第一支撑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6),所述第二支撑板(16)内部的上方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轴(14),所述第二螺纹轴(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15),所述第二螺纹轴(14)远离第二转盘(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二连接块(13)远离第二螺纹轴(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2),所述固定底座(2)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颈部动脉线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底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所述第一固定环(1)内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18),所述固定底座(2)底部远离第一固定环(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20),所述第二固定环(20)内部的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卡块(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团汤福光吴奇新黄艳芳梁冬莹卢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崇左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