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永强专利>正文

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732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结构,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护栏,护栏两侧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杆件,第一杆件转动的第二杆件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固定有限位板,螺纹杆转动的套杆与第二杆件转动,第一杆件固定的固定把手与套杆固定,固定把手螺纹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护栏转动,套杆对称设有的第三杆件与套杆固定,第三杆件滑动有第一移动块,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移动块固定有第四杆件,第四杆件与第一移动块滑动,第四杆件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固定杆与支撑板固定,第一移动块底端均固定有若干导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支撑装置使护栏可实现稳定支撑的同时也可自由切换导轮,方便了移动,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员的劳动强度。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具体为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日益快速发展的生活需求和科技进步,公路的字面含义是公用之路、公众交通之路,汽车、单车、人力车、马车等众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当然不同公路限制不同。民间也称作马路,其中公路施工时需要使用道路防护结构进行防护,通过防护结构提醒车辆注意避让。
[000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使用道路防护结构不便移动,每次挪动都需要人工搬运,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结构,本技术设置的支撑装置使护栏可实现稳定支撑的同时也可自由切换导轮,方便了移动,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结构,包括护栏,所述护栏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螺纹杆套设有套杆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套杆顶端与所述第二杆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底部一端与所述套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把手靠近所述护栏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下两端均贯穿所述护栏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套杆关于其轴线对称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与所述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杆件底端套设有第一移动块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底部一侧套设有第二移动块且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置于所述螺纹杆后侧贯穿插设有水平设置的第四杆件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杆件两侧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所述第四杆件与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件位于所述第三杆件前侧,所述第四杆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杆底端插设于所述支撑板内且两者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导向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护栏,能够起到防护的效果,防止行人车辆误入施工区域,设置的支撑装置使护栏可实现稳定支撑的同时也可自由切换导轮,方便了移动,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设置的固定把手、第一杆件、套杆,能够使得第一杆件与套杆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也方便了施工人员对该装置的推动,设置的固定杆,能够起到对支撑装置和护栏相连接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把手与护栏的螺纹连接,能够实现可拆卸的效果,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设置固定杆与护栏转动连接,能够实现护栏与支撑装置可相互转动的效果,从而适应不同情况的转弯抵挡,设置的两个第三杆件,能够起到导向的效果,能够
使得两个第一移动块分别沿着两个第三杆件滑动,设置的螺纹杆与第二移动块的螺纹连接,能够实现转动第二杆件时,螺纹杆在套杆内转动,带动了第二移动块和第四杆件的同步转动,设置的第一移动块能对第四杆件起到限位的效果,螺纹杆转动后,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移动块受到第四杆件、第一移动块的限位,而竖直向下移动,设置的限位板,能够对螺纹杆上的第二移动块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其移动至螺纹杆底端而脱落,设置的支撑板,能够与地面贴合从而起到支撑的效果,通过设置导向轮,能够实现该护栏的可移动,当转动第二杆件时,第二杆件带动了螺纹杆的同步转动,螺纹杆带动了第二移动块竖直向下移动,第二移动块固定连接的第四杆件在两个第一移动块内滑动,两个第一移动块分别沿着两个第三杆件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了两侧的导向轮将该支撑装置支撑起来,从而实现了对护栏从固定支撑切换为移动的效果,方便了移动。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杆件套设有橡胶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套,能够增大手部贴合的摩擦力,从而方便对第二杆件的转动。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杆件顶端固定连接有警示牌。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警示牌,能够对行人车辆起到警示效果,防止行人车辆误入施工区域。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护栏贴设有若干警示反光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警示反光贴,能够在光线较弱的夜晚对通行的车辆起到警示的效果。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5]设置的护栏,能够起到防护的效果,防止行人车辆误入施工区域,设置的支撑装置使护栏可实现稳定支撑的同时也可自由切换导轮,方便了移动,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设置的固定把手、第一杆件、套杆,能够使得第一杆件与套杆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也方便了施工人员对该装置的推动,设置的固定杆,能够起到对支撑装置和护栏相连接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把手与护栏的螺纹连接,能够实现可拆卸的效果,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设置固定杆与护栏转动连接,能够实现护栏与支撑装置可相互转动的效果,从而适应不同情况的转弯抵挡,设置的两个第三杆件,能够起到导向的效果,能够使得两个第一移动块分别沿着两个第三杆件滑动,设置的螺纹杆与第二移动块的螺纹连接,能够实现转动第二杆件时,螺纹杆在套杆内转动,带动了第二移动块和第四杆件的同步转动,设置的第一移动块能对第四杆件起到限位的效果,螺纹杆转动后,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移动块受到第四杆件、第一移动块的限位,而竖直向下移动,设置的限位板,能够对螺纹杆上的第二移动块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其移动至螺纹杆底端而脱落,设置的支撑板,能够与地面贴合从而起到支撑的效果,通过设置导向轮,能够实现该护栏的可移动,当转动第二杆件时,第二杆件带动了螺纹杆的同步转动,螺纹杆带动了第二移动块竖直向下移动,第二移动块固定连接的第四杆件在两个第一移动块内滑动,两个第一移动块分别沿着两个第三杆件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了两侧的导向轮将该支撑装置支撑起来,从而实现了对护栏从固定支撑切换为移动的效果,方便了移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主视角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支撑装置后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第一移动块的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支撑板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护栏;11、反光贴;2、支撑装置;201、第一杆件;2011、警示牌;202、第二杆件;2021、橡胶套;203、螺纹杆;204、限位板;205、套杆;206、固定把手;207、固定杆;208、第三杆件;209、第一移动块;210、第二移动块;211、第四杆件;212、支撑板;213、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披露的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结构,包括护栏1,设置的护栏1,能够起到防护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结构,包括护栏(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1)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杆件(201),所述第一杆件(201)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杆件(202),所述第二杆件(202)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3),所述螺纹杆(203)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4),所述螺纹杆(203)套设有套杆(205)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套杆(205)顶端与所述第二杆件(2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2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206),所述固定把手(206)底部一端与所述套杆(205)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把手(206)靠近所述护栏(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杆(207),所述固定杆(207)上下两端均贯穿所述护栏(1)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套杆(205)关于其轴线对称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三杆件(208),所述第三杆件(208)与所述套杆(2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杆件(208)底端套设有第一移动块(209)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肖永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