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大曲面清水柱分段浇筑接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824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高大曲面清水柱分段浇筑接头的处理方法;包括将支撑定型架体搭设完成;将面层模板铺设至第一次浇筑高度;面板铺装完成后沿模板顶口加装混凝土压条板,使混凝土最终成型效果形成凸字形;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压板条拆除,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上层模板加固体系与下层加固体系结合;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是将接口面进行凿毛,还将构件边角的混凝土进行加深凿毛,形成45度的粗糙接触面,不仅加大了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得其粘结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避开模板的拼缝处,杜绝模板接口出现夹渣漏浆现象出现,保证混凝土的成型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大曲面清水柱分段浇筑接头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大曲面清水柱分段浇筑接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最小断面的任何一个方向的尺寸最小为0.8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0003]由于上述混凝土的特性,在大曲面大体积清水柱构件进行浇筑时,更易因为造型、温差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使高大曲面清水柱施工避免产生裂缝的施工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大曲面清水柱分段浇筑接头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将支撑定型架体搭设完成,用清水木制模板和木背楞一次铺设到顶,同时衬板也随背楞一次铺装到顶;步骤2:将面层模板铺设至第一次浇筑高度,并使用铝合金几子梁进行加固;步骤3:面板铺装完成后沿模板顶口加装混凝土压条板,压条板宽度同构件宽,高度为100mm,厚度在面板基础上增加17mm厚,使混凝土最终成型效果形成凸字形;步骤4: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浇筑高度为第一段模板高度向下10cm;步骤5: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压板条拆除,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在接口边缘进行45度凿毛,清理干净沿混凝土接口涂装玻璃胶后安装上层模板,上层模板加固体系与下层加固体系结合;步骤6: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
[0006]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方式仅为将接口面进行凿毛处理,之后便进行混凝土浇筑。而本专利技术不仅是将接口面进行凿毛,还要将构件边角的混凝土进行加深凿毛,形成45度的粗糙接触面,这样做不仅加大了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得其粘结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避开模板的拼缝处,杜绝模板接口出现夹渣漏浆现象出现,保证混凝土的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施例所示高大曲面清水柱分段浇筑接头的处理方法示意图一。
[0008]图中,1、清水模板,2、铝合金几字梁,3、φ16高强螺杆 ,4、模板条,5、压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0]如图1所示,一种高大曲面清水柱分段浇筑接头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将支撑定型架体搭设完成,用清水模板1和木背楞一次铺设到顶,同时衬板也随背楞一次铺装到顶;步骤2:将面层模板铺设至第一次浇筑高度,并使用铝合金几子梁2、φ16高强螺杆3 、模板条4进行加固;步骤3:面板铺装完成后沿模板顶口加装混凝土压板条5,压板条5宽度同构件宽,高度为100mm,厚度在面板基础上增加17mm厚,使混凝土最终成型效果形成凸字形;步骤4: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浇筑高度为第一段模板高度向下10cm;步骤5: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压板条拆除,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在接口边缘进行45度凿毛,清理干净沿混凝土接口涂装玻璃胶后安装上层模板,上层模板加固体系与下层加固体系结合;步骤6: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
[0011]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方式仅为将接口面进行凿毛处理,之后便进行混凝土浇筑。而本专利技术不仅是将接口面进行凿毛,还要将构件边角的混凝土进行加深凿毛,形成45度的粗糙接触面,这样做不仅加大了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得其粘结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避开模板的拼缝处,杜绝模板接口出现夹渣漏浆现象出现,保证混凝土的成型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大曲面清水柱分段浇筑接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将支撑定型架体搭设完成,用清水木制模板和木背楞一次铺设到顶,同时衬板也随背楞一次铺装到顶;步骤2:将面层模板铺设至第一次浇筑高度,并使用铝合金几子梁进行加固;步骤3:面板铺装完成后沿模板顶口加装混凝土压条板,压条板宽度同构件宽,高度为100mm,厚度在面板基础上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修志武克辰郭昊翔吴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