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损连梁全部切除的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震损建筑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震损连梁全部切除的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筋混凝土建筑大部分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而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在墙肢平面内相连的梁被称为连梁。
[0003]近年来,震后功能可快速恢复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研究热门。而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依旧是RC联肢墙,在地震的往复作用下,RC连梁首先屈服,耗散地震所带来的负荷。由于在实际的应用中,高层建筑中整根连梁其两端埋入RC墙肢内部,且由于其自身质量较大,在震后很难进行直接修复。而对其进行更换时也会耗时耗力。
[0004]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法阵的经济以及可持续法阵的需求,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对建筑结构功能震后的快速修复已经迫在眉睫。因此,现亟需一种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中连梁震后修复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震损连梁全部切除的加固装置及施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损连梁全部切除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分别能够安装在震损连梁两个切除端口的非耗能段,能够镶嵌设置所述非耗能段上的耗能段;所述非耗能段为工字型钢梁;所述耗能段包括耗能块(1),以及能够安装在所述耗能块(1)两端用于连接工字型钢梁的第一连接件(2);所述耗能块(1)包括耗能块本体(11),两个安装在耗能块本体(11)内部的耗能组件(12),安装在耗能块本体(11)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耗能组件(12)之间的消能球(13),安装在耗能块本体(11)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耗能组件(12)下端的消能垫(14),以及活动安装在耗能块本体(11)上端的传能块(15);所述耗能组件(12)包括安装块(120),分别活动安装在安装块(120)上端面、下端面、左端面、右端面的上滑块(121)、下滑块(122)、左滑块(123)、右滑块(124);所述上滑块(121)、下滑块(122)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件(125);所述左滑块(123)、右滑块(124)同结构,且左滑块(123)、右滑块(124)关于安装块(120)中心相对设置,左滑块(123)、右滑块(124)与上滑块(121)、下滑块(122)接触端面均为斜面;所述消能球(13)的左、右端分别与其中一个耗能组件(12)的左滑块(123)一端、另一个耗能组件(12)的右滑块(124)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2)与其中一个耗能组件(12)的左滑块(123)另一端、另一个耗能组件(12)的右滑块(124)另一端连接;所述消能垫(14)与下滑块(122)连接;所述传能块(15)与上滑块(12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块(1)还包括消能组件(16);所述卸能组件(16)有两个,两个消能组件(16)安装在耗能块本体(11)内部且分别位于消能球(13)上、下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组件(16)包括一端能够与消能球(13)接触的接触传能块(161),与所述接触传能块(161)另一端连接的阻尼器(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