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保用组合式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近年来,集装箱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仓储、临时建筑、活动房屋、设备装载及储能领域,均可使用集装箱。现有技术中的房屋箱,通常采用标准或非标准的单个集装箱构成。然而,这种单个集装箱构成的房屋箱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在房屋箱内设置多个功能区域的需求,因而,房屋箱大多功能单一。如设计一种房屋箱,由多个集装箱组合而成,在不同集装内分别设置不同的功能,这样不但便于多功能区域房屋的快速搭建和部署,还可进一步丰富集装箱的使用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集装箱。
[0004]本技术所公开的组合式集装箱,包括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由第一集装箱(11)和第二集装箱(12)沿宽度方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由第一集装箱(11)和第二集装箱(12)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并相互拼接而成;所述第一集装箱(11)包括第一侧壁(1101)、第一端壁(1102)和第二端壁(1103);所述第二集装箱(12)包括第二侧壁(1201)、第三端壁(1202)和第四端壁(1203);所述第一端壁(1102)和所述第三端壁(1202)相对接形成所述第一箱体(1)的前端壁;所述第二端壁(1103)和所述第四端壁(1203)相对接形成所述第一箱体(1)的后端壁;所述第一侧壁(1101)、所述前端壁、所述第二侧壁(1201)及所述后端壁共同围合成所述第一箱体(1)壁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板(31),所述第一隔板(31)沿所述第一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板(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101)相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1201)相固定;所述第一隔板(31)与所述后端壁之间的距离L2是所述第一隔板(31)与所述前端壁之间的距离L1的2.5至5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板(32)、第三隔板(33)、第四隔板(34)和一矩形隔框(35);所述第二隔板(32)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101)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矩形隔框(35)的一端板相对接;所述第四隔板(34)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1201)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矩形隔框(35)的另一端板相对接;所述第三隔板(33)与所述第二隔板(32)并排设置且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1101)与所述矩形隔框(35)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口部(41)和第二开口部(42);所述第一开口部(4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0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31)和所述第二隔板(32)之间;所述第二开口部(42)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120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31)和所述第四隔板(34)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1)上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01)的位置设有第三开口部(43),所述第三开口部(43)上设有第一门体(51);和/或,所述第一侧壁(1101)上设有第四开口部(44),所述第四开口部(44)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32)与所述第三隔板(33)之间;所述第四开口部(44)上设有第二门体(52);和/或,所述第一侧壁(1101)上设有第五开口部(45),所述第五开口部(45)设置在所述第三隔板(33)和所述后端壁之间,所述第五开口部(45)上设有第三门体(53);和/或,所述第二侧壁(1201)上设有第十二开口部,所述第十二开口部设置在所述第四隔板(34)与所述后端壁之间,所述第十二开口部上设有第八门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隔框(35)上与所述第二侧壁(1201)相对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十三开口部;所述矩形隔框(35)上与所述后端壁相对的一侧设有第十四开口部,所述第十四开口部上设有第九门体;和/或,所述矩形隔框(35)上与所述第二侧壁(1201)相对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十三开口部;所述矩形隔框(35)上与所述第一侧壁(1101)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桂,温锦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胜狮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