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810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厨余垃圾筛选,去除无法处理的非有机垃圾;B、菌床制作;C、垃圾投放并搅拌,同时加热垃圾到一定温度,保持生物菌活力在最佳状态;D、实时检测有机垃圾内的传感器数据;E、不间断翻堆搅拌;F、持续监测垃圾持续处理的时间、温度、湿度及重量;G、垃圾腐熟后,进行快熟除湿并烘干操作;H、出料操作,保留1/3的腐熟有机物作为下一次垃圾处理的菌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可通过特制配方的复合菌种对厨余生活垃圾进行快速发酵处理,实现了厨余垃圾就地大幅减量,同时达到资源化的目的,对有机厨余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很强的应用价值。很强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是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是一项发展循环经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整洁的重要工作。《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2016-01-09修正版)将餐厨垃圾处理作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列入一项重要内容。随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同时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都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态势,将会大幅增加湿垃圾(餐厨垃圾)后期处理工作。
[0003]厨余垃圾的传统处理方式一般采用堆肥 、填埋 、焚烧、固体饲料 、粉碎直排等方式,这些处理方式都 会对资源 、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恶劣影响。像堆肥会占有大量的土地面积,处理周期也较长,并且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臭水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还有长期堆肥会造成土壤的盐碱化 ;粉碎直排,会污染地下水,造成河水发臭,滋生出细菌、病菌,会造成疾病传播,而且一些油垢会造成管道堵塞,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0004] 近年来,微生物处理在国内外逐渐兴起,与其他传统处理技术相比,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微生物降解处理技术是将餐厨垃圾就地处理 ,首先,微生物技术处理的餐厨垃圾较彻底,安全性也高,处理之后不会产生异味,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其次 ,微生物技术处理后的垃圾总质量会减少大约 90%,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垃圾运输的成本。再次,微生物 处理技术处理后残留物可以制成有机肥料 ,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促进了资源的节约。餐厨 垃圾通过微生物处理技术 ,使得相关生产活动符合社会“环保节能”要求,实现我国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厨余垃圾筛选,去除无法处理的非有机垃圾;B、菌床制作,根据菌种的特点搭配合适的辅料,培养菌床;C、垃圾投放并搅拌,同时加热垃圾到一定温度,保持生物菌活力在最佳状态;D、实时检测有机垃圾内的传感器数据;E、不间断翻堆搅拌,保证垃圾与氧气的充分接触;F、持续监测垃圾持续处理的时间、温度、湿度及重量;G、垃圾腐熟后,进行快熟除湿并烘干操作;H、出料操作,保留1/3的腐熟有机物作为下一次垃圾处理的菌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厨余垃圾筛选是指剔除垃圾中的非有机物。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菌床制作的具体步骤如下:将符合菌种与辅料和水进行混合搅拌,辅料包括木屑和豆粕,其比例为:菌种:木屑:豆粕:水=0.5:7:5:8,菌床培养时间为4~6小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垃圾投放并搅拌是指将筛选后的有机垃圾投放到制作好的菌床中,并启动搅拌,搅拌转速为2转/分钟左右。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步骤C对垃圾进行加温处理,开始阶段应快速加温到60度,升温到60度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并进行保温操作。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D中实时检测处理垃圾的实时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垃圾堆芯温度、仓内湿度、仓内垃圾重量。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E中垃圾在仓内进行不间断搅拌,搅拌方式采用正转搅拌、停止、反向搅拌的交替,使垃圾能充分接触氧气,更好的创造有氧发酵的环境。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F中持续监测垃圾的状态参数,包括处理时间、堆芯温度、仓内湿度、剩余垃圾重量,实时判断垃圾处理过程状态和垃圾腐熟状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判断垃圾处理过程状态包括,通过处理时间、投入垃圾的重量、剩余垃圾重量判断垃圾腐熟预计时间,通过堆芯温度的监测、判断是否处于发酵阶段,垃圾投入后30分钟内,外部辅助升温到60度,当堆芯温度达70度以上时,垃圾厨余快速发酵阶段,通过仓内湿度值判断发酵环境情况,最佳发酵环境湿度为60%左右,出料阶段是指垃圾腐熟烘干后,可取出部分产出物,仓内保留1/3产出物作为下一次垃圾处理菌床。一般菌床活跃持续时间30天左右,如菌种活跃度不佳是,可根据情况可适度添加菌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G垃圾腐熟后,进行烘干操作,设备加热升温至80度,并持续搅拌和除湿操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可通过特制配方的复合菌种对厨余生活垃圾进行快速发酵处理,实现了厨余垃圾就地大幅减量,同时达到资源化的目的,对有机厨余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厨余垃圾筛选,去除无法处理的非有机垃圾;厨余垃圾筛选是指剔除垃圾中的非有机物。
[0020]B、菌床制作,根据菌种的特点搭配合适的辅料,培养菌床;菌床制作的具体步骤如下:将符合菌种与辅料和水进行混合搅拌,辅料包括木屑和豆粕,其比例为:菌种:木屑:豆
粕:水=0.5:7:5:8,菌床培养时间为4~6小时。
[0021]C、垃圾投放并搅拌,同时加热垃圾到一定温度,保持生物菌活力在最佳状态;垃圾投放并搅拌是指将筛选后的有机垃圾投放到制作好的菌床中,并启动搅拌,搅拌转速为2转/分钟左右。加温处理,开始阶段应快速加温到60度,升温到60度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并进行保温操作。
[0022]D、实时检测有机垃圾内的传感器数据;实时检测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垃圾堆芯温度、仓内湿度、仓内垃圾重量。
[0023]E、不间断翻堆搅拌,保证垃圾与氧气的充分接触;垃圾在仓内进行不间断搅拌,搅拌方式采用正转搅拌、停止、反向搅拌的交替,使垃圾能充分接触氧气,更好的创造有氧发酵的环境。
[0024]F、持续监测垃圾持续处理的时间、温度、湿度及重量;持续监测垃圾的状态参数,包括处理时间、堆芯温度、仓内湿度、剩余垃圾重量,实时判断垃圾处理过程状态和垃圾腐熟状态。判断垃圾处理过程状态包括,通过处理时间、投入垃圾的重量、剩余垃圾重量判断垃圾腐熟预计时间,通过堆芯温度的监测、判断是否处于发酵阶段,垃圾投入后30分钟内,外部辅助升温到60度,当堆芯温度达70度以上时,垃圾厨余快速发酵阶段,通过仓内湿度值判断发酵环境情况,最佳发酵环境湿度为60%左右,出料阶段是指垃圾腐熟烘干后,可取出部分产出物,仓内保留1/3产出物作为下一次垃圾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厨余垃圾筛选,去除无法处理的非有机垃圾;菌床制作,根据菌种的特点搭配合适的辅料,培养菌床;垃圾投放并搅拌,同时加热垃圾到一定温度,保持生物菌活力在最佳状态;实时检测有机垃圾内的传感器数据;不间断翻堆搅拌,保证垃圾与氧气的充分接触;持续监测垃圾持续处理的时间、温度、湿度及重量;垃圾腐熟后,进行快熟除湿并烘干操作;出料操作,保留1/3的腐熟有机物作为下一次垃圾处理的菌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厨余垃圾筛选是指剔除垃圾中的非有机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床制作的具体步骤如下:将符合菌种与辅料和水进行混合搅拌,辅料包括木屑和豆粕,其比例为:菌种:木屑:豆粕:水=0.5:7:5:8,菌床培养时间为4~6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投放并搅拌是指将筛选后的有机垃圾投放到制作好的菌床中,并启动搅拌,搅拌转速为2转/分钟左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对垃圾进行加温处理,开始阶段应快速加温到60度,升温到60度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并进行保温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汉新朱勇勇张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谆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