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锁的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10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锁的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带锁的拉头包括:底座、帽盖、弹性部件、位于弹性部件下部的码勾以及套设于帽盖的拉片;帽盖设置有活动部、锁止部以及通过部,拉片在活动部可活动设置、以便克服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将码勾抬起使拉头正常工作;拉片在锁止部脱离与码勾的接触,码勾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使拉头锁止;拉片设置有用于由通过部通过的通行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不需要借助外部的锁具结构就可以实现拉头的锁止,使拉头的结构更加轻便,且不需要两个拉头的配合,单个的拉头便可以实现锁止;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移动拉片,就可以实现拉头的锁止与解锁,操作过程方便,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锁的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配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锁的拉头。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带锁的拉头的拉链。

技术介绍

[0002]拉链是服饰辅料的组成部分,在人们日常穿着服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拉头是拉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拉链链牙的开合作用。现有市场上最普便使用的拉头大致上由四部分零件组成,分别为拉头本体、帽盖、码勾及拉片。
[0003]在一些需要防盗的情形中,由于常规的拉头本身不存在锁头结构,需要外接一些如密码锁或类似锁具结构,在除了行李箱的箱包上使用会显厚重繁琐;并且需要将拉片拉到一起之后再扣上,步骤繁多,不符合拉链便捷快速的特点。
[0004]现有的技术中存在可以给拉链上锁的结构,但需要两个拉头在中间闭合才能够完成上锁的工序;并且需要增设额外的锁头装置,显得拉片比较笨重;再者这些技术本身使用的是无锁象鼻拉头,密闭性不足。
[0005]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上锁、解锁方便的拉头,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锁的拉头,通过移动拉片至活动部,可以使拉头正常工作,将拉片移动至锁止部,可以实现拉头的锁止,不需要额外设置锁具,结构轻便,且锁止和解锁的过程方便易操作。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带锁的拉头的拉链。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带锁的拉头,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的帽盖、设置于所述帽盖与所述底座所围成空间内的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弹性部件下部的码勾以及套设于所述帽盖的拉片;
[0010]所述帽盖设置有活动部、锁止部以及通过部,所述拉片在所述活动部可活动设置、以便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将所述码勾抬起使拉头正常工作;所述拉片在所述锁止部脱离与所述码勾的接触,所述码勾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使所述拉头锁止;
[0011]所述拉片设置有用于由所述通过部通过的通行部,以使其由所述活动部移动至所述锁止部或由所述锁止部移动至所述活动部。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部为设置于所述帽盖的第一凹槽,所述锁止部为设置于所述帽盖的第二凹槽,所述通过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凸起;
[0013]所述码勾和所述弹性部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底座所围成的空间内。
[0014]优选的,所述凸起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间隙设置,以使所述拉片由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第二凹槽或由所述第二凹槽移动至所述第一凹槽。
[0015]优选的,所述拉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帽盖穿过的通孔,所述通行部为所述通孔与所述拉片的边缘形成的结构,且所述通行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拉片其它部位的厚度。
[0016]优选的,所述通过部与所述底座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尺寸大于所述通行部的厚度且小于所述拉片中除所述通行部之外的其它部位的厚度。
[0017]优选的,所述通行部设置于所述通孔宽度方向的一侧或所述通孔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的夹角处。
[0018]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有卡扣,所述帽盖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扣配合以使所述帽盖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扣合部。
[0019]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片。
[0020]优选的,所述码勾为人字形结构,所述底座和所述码勾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凸台,另一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台配合、以使所述码勾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的凹陷部。
[0021]一种拉链,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带锁的拉头。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锁的拉头,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部的帽盖、设置于帽盖与底座所围成空间内的弹性部件、位于弹性部件下部的码勾以及套设于帽盖的拉片;帽盖设置有活动部、锁止部以及通过部,拉片在活动部可活动设置、以便克服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将码勾抬起使拉头正常工作;拉片在锁止部脱离与码勾的接触,码勾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使拉头锁止;拉片设置有用于由通过部通过的通行部,以使其由活动部移动至锁止部或由锁止部移动至活动部。
[0023]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时,当需要将拉头锁止时,只需要将拉片的通行部经通过部移动至锁止部,当拉片处于锁止部时,脱离了与码勾的接触,即使拉片在锁止部内晃动,也不会与码勾接触,此时码勾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位于靠下的位置,实现锁止;当需要使拉头正常工作时,则移动拉片,使拉片由锁止部经通过部移动至活动部,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使拉片的通行部由通过部经过,才可以实现拉片的顺利移动,当拉片移动至活动部后,向上拉动拉片,便可以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抬起码勾,使码勾处于靠上的位置,此时拉动拉头,可以实现拉链的开合,使拉头正常工作。
[00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不需要借助外部的锁具结构就可以实现拉头的锁止,使拉头的结构更加轻便,且不需要两个拉头的配合,单个的拉头便可以实现锁止;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移动拉片,就可以实现拉头的锁止与解锁,操作过程方便,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002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带锁的拉头的拉链。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不带有拉片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的拉片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3中拉片的俯视图;
[0031]图5为图3中拉片的后视图;
[0032]图6为图3中拉片的侧视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中拉片穿过通过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中拉片穿过通过部时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中拉片处于活动部且向上抬起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中拉片处于活动部且向上抬起的剖面示意图;
[0037]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中拉片处于活动部且未向上抬起的剖面示意图;
[0038]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中拉片处于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锁的拉头中拉片处于锁止部的剖面示意图。
[0040]图1-13中:
[0041]1为底座、11为卡扣、12为凸台、2为帽盖、21为活动部、22为通过部、23为锁止部、24为扣合部、3为弹片、4为码勾、41为凹陷部、5为拉片、51为通行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锁的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部的帽盖(2)、设置于所述帽盖(2)与所述底座(1)所围成空间内的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弹性部件下部的码勾(4)以及套设于所述帽盖(2)的拉片(5);所述帽盖(2)设置有活动部(21)、锁止部(23)以及通过部(22),所述拉片(5)在所述活动部(21)可活动设置、以便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将所述码勾(4)抬起使拉头正常工作;所述拉片(5)在所述锁止部(23)脱离与所述码勾(4)的接触,所述码勾(4)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使所述拉头锁止;所述拉片(5)设置有用于由所述通过部(22)通过的通行部(51),以使其由所述活动部(21)移动至所述锁止部(23)或由所述锁止部(23)移动至所述活动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锁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21)为设置于所述帽盖(2)的第一凹槽,所述锁止部(23)为设置于所述帽盖(2)的第二凹槽,所述通过部(22)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凸起;所述码勾(4)和所述弹性部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底座(1)所围成的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锁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间隙设置,以使所述拉片(5)由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第二凹槽或由所述第二凹槽移动至所述第一凹槽。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丁杨张子鑫陶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