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棱镜组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804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棱镜组件,其包括棱镜;位于所述棱镜的入射端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其中第一镜片的最大外径小于棱镜的顶面的外接圆直径,且大于棱镜的顶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复合镜筒,其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上分段和下分段,所述上分段的俯视轮廓呈具有突出部的圆形,所述俯视轮廓中的圆形区段形成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用于承靠所述第一镜片底面的台阶面,所述俯视轮廓中的突出部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下贯通,使得所述棱镜的顶面可穿过所述上分段;所述下分段适于承靠和固定所述棱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潜望式摄像模组以及棱镜组件组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提升生产良率和一致性;有助于减小器件尺寸。器件尺寸。器件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棱镜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棱镜组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模组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棱镜和透镜固定在一起的棱镜组件和相应的潜望式摄像模组,以及相应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升高,消费者对于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的摄像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实现背景虚化、夜间拍摄等效果,还对远摄提出了需求,消费者需要能够清楚地拍摄远处画面的终端设备。为了拍摄远处画面,通常需要摄像模组具有较长的焦距。对于直立式模组来说,提高焦距势必要增加高度,然而由于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的尺寸限制(特别是设备厚度的限制),直立式的长焦模组只能做到2X-3X的相较主摄的等效焦距。而潜望式摄像模组相较于主摄能提供更高倍率的焦距,因此对于远距或超远距的拍摄,通常以潜望式摄像模组实现。潜望式通过棱镜将光路进行折叠,将模组的高度由沿着入射方向的高度转变为垂直于入射方向,从而避免了因倍率的增加而导致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厚度增加。目前,手机中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已经能够实现相较于主摄/广角模组5X-10X的等效焦距。因此手机厂商在保证手机终端不增加手机厚度的情况下,潜望摄像模组是实现远摄的较佳选择。
[0003]潜望式模组一般包括棱镜和多个透镜,其中棱镜具备将光线折叠的能力,而棱镜反射后的光线需要保证尽可能稳定地经过各个透镜,才能在芯片上成较为清晰的像,此外由于焦距较长,拍摄主体画面占比较大,为了减少因为抖动的画面影响,潜望式模组往往会配备OIS机构,使得潜望式模组能够实现防抖。
[0004]现有技术中,对于棱镜前端(指靠近物的一端)设置有透镜的方案,通常需将透镜和棱镜组装在一个模块中。然而镜片的形状往往是圆形的,而棱镜的各个面一般是多边形的,两者形状上不尽相同,这给组装带来了更大的难度。由于摄像模组是高精密的光学系统,各个光学元件的微小位置偏移即可造成成像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成像。因此,如何将棱镜和透镜进行高精度地组立,使得所得到的棱镜组件和摄像模组具有更好的生产良率和一致性。
[0005]因此,当前需要一种新的棱镜和镜片的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的解决方案,以便提升棱镜组件和潜望式摄像模组的生产良率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棱镜和镜片的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的解决方案,以便提升棱镜组件和潜望式摄像模组的生产良率和一致性。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棱镜组件,其包括:棱镜,其具有互相垂直的两个直角面和一个斜面,所述两个直角面分别为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斜面为反射面;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其位于所述棱镜的入射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棱镜的顶面的外接圆直径,且大于所述棱镜的顶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复合镜筒,其
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上分段和下分段,所述上分段的俯视轮廓呈具有突出部的圆形,所述俯视轮廓中的圆形区段形成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用于承靠所述第一镜片底面的台阶面,所述俯视轮廓中的突出部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下贯通,使得所述棱镜的顶面可穿过所述上分段;所述下分段适于承靠和固定所述棱镜。
[0008]其中,所述棱镜的顶面呈矩形,所述第一安装槽贯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所述上分段的四角,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在俯视角度下形成一矩形轮廓,以容许所述棱镜的顶面穿过所述上分段。
[0009]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面具有多级台阶,以便承靠多个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括所述第一镜片、隔圈或遮光片。
[0010]其中,俯视角度下,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棱镜的顶面边缘的距离至少为3μm。
[001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具有正折射能力。
[0012]其中,所述上分段的深度为0.40mm-1.5mm。
[0013]其中,所述棱镜组件还包括遮光片或隔圈,其安装于所述上分段且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的上表面或者位于两个相邻第一镜片之间;其中所述遮光片或隔圈的俯视形状呈具有四个突出部的圆环状,所述四个突出部外轮廓构成一与所述棱镜的顶面形状适配的矩形。
[001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的俯视形状呈具有四个突出部的圆环状,所述四个突出部外轮廓构成一与所述棱镜的顶面形状适配的矩形。
[0015]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纵剖面具有倾斜边,所述倾斜边的倾斜角度为30-45
°

[0016]其中,所述下分段形成棱镜安装槽,所述棱镜安装槽在俯视视角下呈矩形,所述棱镜安装槽的底部形成斜面,以作为所述棱镜的底部承靠面。
[0017]其中,所述承靠面具有凸边,所述凸边的顶面高于所述底部承靠面的表面10-20μm。
[0018]其中,所述底部承靠面开有多个俯视角度下呈条形的条形凹槽。
[0019]其中,所述条形凹槽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
[0020]其中,所述复合镜筒的出光侧设置有光窗,所述光窗的边缘设置适于承靠所述棱镜的所述出射面的支撑件。
[0021]其中,所述下分段还具有两个封闭的侧壁,所述两个封闭的侧壁分别对应于所述棱镜的两个平行的侧面,所述两个封闭的侧壁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
[0022]其中,所述棱镜由玻璃制成,所述第一镜片由塑料制成。
[0023]其中,所述复合镜筒是一体成型的。
[0024]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其包括:前述任一的棱镜组件;第二镜头组件;以及感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镜头组件固定在所述棱镜组件的出射端,所述感光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镜头组件的后端。
[0025]其中,所述第二镜头组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是一体成型的。
[0026]其中,所述第一筒体呈切割圆筒状,所述第二筒体呈圆筒状;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是一体成型的;其中,所述切割圆筒状是对圆筒的顶部和/或底部进行切割,从而
在顶部和/或底部形成切割面的形状。
[0027]其中,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所述第二镜片呈切割圆状。
[0028]其中,所述潜望式摄像模组还包括马达,所述第二镜筒安装于所述马达内。
[0029]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感光芯片和驱动所述感光芯片移动的光学防抖模块。
[0030]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棱镜组件组装方法,其包括:步骤1)准备彼此分离的复合镜筒和棱镜,其中,所述棱镜具有互相垂直的两个直角面和一个斜面,所述两个直角面分别为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斜面为反射面;所述复合镜筒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上分段和下分段,所述上分段的俯视轮廓呈具有突出部的圆形,所述俯视轮廓中的圆形区段形成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台阶面,所述俯视轮廓中的突出部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下贯通,使得所述棱镜的顶面可穿过所述上分段;所述下分段具有倾斜承靠面;步骤2)将所述棱镜从所述复合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棱镜,其具有互相垂直的两个直角面和一个斜面,所述两个直角面分别为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斜面为反射面;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其位于所述棱镜的入射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棱镜的顶面的外接圆直径,且大于所述棱镜的顶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复合镜筒,其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上分段和下分段,所述上分段的俯视轮廓呈具有突出部的圆形,所述俯视轮廓中的圆形区段形成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用于承靠所述第一镜片底面的台阶面,所述俯视轮廓中的突出部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下贯通,使得所述棱镜的顶面可穿过所述上分段;所述下分段适于承靠和固定所述棱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顶面呈矩形,所述第一安装槽贯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所述上分段的四角,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在俯视角度下形成一矩形轮廓,以容许所述棱镜的顶面穿过所述上分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面具有多级台阶,以便承靠多个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括所述第一镜片、隔圈或遮光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俯视角度下,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棱镜的顶面边缘的距离至少为3μ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具有正折射能力。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段的深度为0.40mm-1.5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组件还包括遮光片或隔圈,其安装于所述上分段且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的上表面或者位于两个相邻第一镜片之间;其中所述遮光片或隔圈的俯视形状呈具有四个突出部的圆环状,所述四个突出部外轮廓构成一与所述棱镜的顶面形状适配的矩形。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的俯视形状呈具有四个突出部的圆环状,所述四个突出部外轮廓构成一与所述棱镜的顶面形状适配的矩形。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纵剖面具有倾斜边,所述倾斜边的倾斜角度为30-45
°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段形成棱镜安装槽,所述棱镜安装槽在俯视视角下呈矩形,所述棱镜安装槽的底部形成斜面,以作为所述棱镜的底部承靠面。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靠面具有凸边,所述凸边的顶面高于所述底部承靠面的表面10-20μm。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靠面开有多个俯视角度下呈条形的条形凹槽。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凹槽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镜筒的出光侧设置有光窗,
所述光窗的边缘设置适于承靠所述棱镜的所述出射面的支撑件。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段还具有两个封闭的侧壁,所述两个封闭的侧壁分别对应于所述棱镜的两个平行的侧面,所述两个封闭的侧壁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由玻璃制成,所述第一镜片由塑料制成。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镜筒是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海鹏田中武彦蒋伟杰孙鑫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