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01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助行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助行器,包括框架、控制器、卷筒机构、绳状部件和第一传感器;控制器、卷筒机构和第一传感器可分别设置于框架上,绳状部件可被卷绕在卷筒机构上,绳状部件的一端可被牵拉,第一传感器可被卷筒机构驱动,且第一传感器与控制器可电性连接;控制器至少用于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被牵拉的绳状部件的长度变化量。绳状部件可被连接于病患的身体上,当病患移动智能助行器时,绳状部件可驱动卷筒机构发生转动,被卷筒机构驱动的第一传感器可产生第一电信号,控制器可接收第一电信号,且控制器可判断当前卷筒是否为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并能够获得绳状部件被拉伸的长度;从而获得智能助行器被移动的间距。动的间距。动的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助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助行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助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助行器是辅助支撑人体、保持人体平衡和辅助人体行走的器具。
[0003]在针对病患的下肢功能恢复训练中,经常使用助行器,病患通常需要双手握持助行器而获得助行器的支撑力;病患从站立状态转变为移动状态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做出移动助行器的动作,待助行器再次稳定的设置于地面之后,再通过助行器的支撑力支撑住身体并向前迈步。
[0004]病患通过助行器进行下肢功能恢复训练的过程中,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病患的摔倒情况发生,其中一种情况是:助行器被病患移动的距离过大,导致病患的身体重心失衡,从而产生病患在重心失衡的情况下摔倒。虽然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目测而限制病患移动助行器的距离,但在脱离医护人员的情况下,病患通过助行器自行做出下肢功能恢复训练而产生摔倒的几率大大增加,其根本原因是,现有技术中的助行器无法获得被移动的距离,从而无法通过报警的方式提示病患。
[0005]因此,现有技术中,如何获得助行器的被移动的距离,成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获得助行器的被移动的距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智能助行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智能助行器,包括框架、控制器、卷筒机构、绳状部件和第一传感器;
[0009]所述控制器、所述卷筒机构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可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绳状部件可被卷绕在所述卷筒机构上,所述绳状部件的一端可被牵拉,所述第一传感器可被所述卷筒机构驱动,且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可电性连接;
[0010]所述控制器至少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被牵拉的所述绳状部件的长度变化量。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
[0012]任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可分别且可同时被同一个平面挤压,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满足第一预设间距;
[0013]任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可同时获得任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反馈信号。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传感器;
[0015]任一个所述第三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三传感器之间
的间距满足第二预设间距;
[0016]任一个所述第三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判断接收到的任一个所述第三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第四传感器;
[0018]所述框架的其中两处位置分别被设置为抓握部,其中,任一个所述第四传感器分别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抓握部处;
[0019]任一个所述第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判断接收到的任一个所述第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具体为如下之一:光电编码器、霍尔编码器和机械编码器。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感器具体为压力传感器。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传感器具体为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光电传感器。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传感器具体为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0024]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装置;
[0025]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至少用于根据所述绳状部件的长度变化量触发所述报警装置。
[0026]进一步的,还包括安全带;
[0027]所述安全带可连接于所述框架。
[0028]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0029]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助行器,绳状部件可被连接于病患的身体上,当病患移动智能助行器时,绳状部件可驱动卷筒机构发生转动,被卷筒机构驱动的第一传感器可产生第一电信号,控制器可接收第一电信号,且控制器可判断当前卷筒是否为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并能够获得绳状部件被拉伸的长度;绳状部件被拉伸的长度可代表智能助行器被移动的间距。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卷筒机构和第一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助行器的电性连接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三传感器的状态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三传感器的状态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三传感器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例1:
[0037]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提供一种智能助行器,包括框架1、控制器2、卷筒机构3、绳状部件4和第一传感器5;
[0038]控制器2、卷筒机构3和第一传感器5可分别设置于框架1上,其中,绳状部件4可被卷绕在卷筒机构3上,绳状部件4的一端可被牵拉,第一传感器5可被卷筒机构3驱动,且第一
传感器5与控制器2可电性连接;
[0039]控制器2至少用于通过第一传感器5获取被牵拉的绳状部件4的长度变化量。
[0040]现有技术中,病患使用助行器而可能发生摔倒的第一个场景是:病患在移动助行器的过程中,助行器与病患之间的间距被过量移动,导致病患的身体重心不稳定,从而产生摔倒。
[0041]本实施例中,智能助行器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将绳状部件4与病患的身体连接;例如:将绳状部件4的可被牵拉的一端连接于病患的腰部;当病患与智能助行器矗立于地面、且病患没有移动智能助行器时,绳状部件4当前的长度为S1,S1代表着当前的智能助行器与病患之间的间距;当病患移动智能助行器的过程中,随着智能助行器逐渐远离病患的腰部,则绳状部件4形成被病患的腰部牵拉,从而绳状部件4的长度从S1向S2转变,S2代表智能助行器被推动之后且重新矗立于地面时的智能助行器与病患之间的间距。从上述内容可知,S2与S2的差值,代表这绳状部件4被拉伸的长度,即为智能助行器被移动的距离;接着,当用户扶住智能助行器进行走动时,绳状部件4从S2向S1转变,其代表着智能助行器与病患的间距变小。
[0042]当绳状部件4被牵拉,使得绳状部件4的长度从S1向S2转变时,被牵拉的绳状部件4向卷筒机构3施加作用力,从而带动卷筒机构3转动,假设此时的卷筒机构3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使得卷筒机构3能够释放绳状部件4,从而使得绳状部件4的长度从S1可转变至S2;反之,当智能助行器与病患的间距减小时,卷筒机构3失去了绳状部件4的作用力,从而卷筒机构3反转,即此时的卷筒机构3应当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绳状部件4逐渐被缠绕在卷筒机构3上,从而使得绳状部件4的长度从S2可转变至S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控制器、卷筒机构、绳状部件和第一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所述卷筒机构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可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绳状部件可被卷绕在所述卷筒机构上,所述绳状部件的一端可被牵拉,所述第一传感器可被所述卷筒机构驱动,且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至少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被牵拉的所述绳状部件的长度变化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任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可分别且可同时被同一个平面挤压,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满足第一预设间距;任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可同时获得任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反馈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传感器;任一个所述第三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三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满足第二预设间距;任一个所述第三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判断接收到的任一个所述第三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敏罗丽江淼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