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85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底板的左侧边通过折叠线与第二折叠襟片连接,底板的右侧边通过折叠线与第一折叠襟片连接,第一顶板的中间开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插口,支撑立板的右侧边通过折叠线依次由左至右连接有第一支撑侧板、第二支撑侧板、第三支撑侧板和第一插合襟片,支撑立板的左侧边通过折叠线依次由右至左连接有第四支撑侧板、第五支撑侧板、第六支撑侧板和第二插合襟片。内衬坯采用一片式结构,折叠成型的内衬可直接卡装在包装盒内,支撑部用于放置手机的充电头,锁合部用于与数据线或耳机线配合卡装,成型的内衬不需要使用胶水与包装盒粘贴,提高环保性,并且在拆下内衬后折叠为手机支架,提高内衬坯的利用率。内衬坯的利用率。内衬坯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


[0001]本技术属于手机包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通过手机快速获取信息,手机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移动通信工具了,尤其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当前,手机相比于电脑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0003]手机包装盒作为手机的承载体,使用量巨大。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所使用的包装盒造型各异,大多采用分体式的包装盒,即盒体与盒盖分开,此种包装盒的密封效果较差,虽然有一体式的包装盒,但是其结构复杂,在包装盒折叠成型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制作成本高。
[0004]包装盒一般采用硬质纸板做外盒,采用塑料板做内衬垫层,并且内衬垫层与外盒采用胶水粘接,既不环保,其内衬垫层还不能重复使用。在购买手机后,手机包装盒的再次使用率极低,与包装盒粘接的内衬更是不可能再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十分不环保。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环保、提高内衬使用率的手机包装盒内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再利用折叠成型为手机支架、节能环保的可重复利用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包括通过折叠线依次连接的第一粘贴襟片、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第三折叠板、支撑板、第四折叠板、底板、第五折叠板、顶板和支撑立板,所述第一粘贴襟片、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和第三折叠板沿折叠线翻折形成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部,所述底板的左侧边通过折叠线与第二折叠襟片连接,底板的右侧边通过折叠线与第一折叠襟片连接,所述底板的上部设有第一折叠线将底板分为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五折叠板上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折叠线,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折叠线,将顶板分为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中间开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插口,所述支撑立板的顶边上剪裁有对称设置的弧线,所述支撑立板的右侧边通过折叠线依次由左至右连接有第一支撑侧板、第二支撑侧板、第三支撑侧板和第一插合襟片,所述支撑立板的左侧边通过折叠线依次由右至左连接有第四支撑侧板、第五支撑侧板、第六支撑侧板和第二插合襟片。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底板的形状为梯形,且该第一底板的顶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底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形状由矩形板和梯形板组成,且该梯形板的顶
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梯形板的底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与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第一底板的形状与支撑板底部的梯形板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底板的形状与支撑板的矩形板形状相同。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侧板、第四支撑侧板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支撑侧板、第四支撑侧板的底边均形成有相同的波浪线。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侧板、第五支撑侧板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支撑侧板、第五支撑侧板的底边均剪裁有相同形状的波浪线。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支撑侧板、第六支撑侧板的形状相同,其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插合襟片和第二插合襟片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插合襟片、第二插合襟片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三支撑侧板、第六支撑侧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插合襟片、第二插合襟片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在折叠成型支架时可两个插合襟片插入所述插口内固定。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折叠板、第三折叠板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五折叠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折叠板、第三折叠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折叠襟片与第二折叠襟片的尺寸相同,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部。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插合襟片的顶边与底边左侧均剪裁有一卡口,用于第一支撑侧板、第二支撑侧板、第三支撑侧板与第一插合襟片沿折叠线翻折后,通过卡口使第一插合襟片插装在支撑立板的底边上。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插合襟片的顶边与底边右侧均剪裁有一卡口,用于第四支撑侧板、第五支撑侧板、第六支撑侧板和第二插合襟片沿折叠线翻折后,通过卡口使第二插合襟片插装在支撑立板的底边上。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立板的底边上剪裁有对称设置的圆弧线。
[0022]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3]1.本技术的内衬坯采用一片式结构,折叠成型的内衬可直接卡装在包装盒内,折叠成型的支撑部用于放置手机的充电头,锁合部用于与数据线或耳机线配合卡装,成型的内衬不需要使用胶水与包装盒粘贴,提高环保性,并且在拆下内衬后,剪裁掉部分内衬坯,折叠成型为手机支架,提高内衬坯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0024]2.内衬坯上剪裁有波浪线,在折叠成型为支架后,手机放置在支架上起到限位卡紧手机的作用,提高手机支架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的展开图;
[0026]图2是图1的手机包装盒内衬的折叠成型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的展开图(折叠成型支架状态下的内衬坯);
[0028]图4是图3的手机支架的折叠成型图。
[0029]图中:
[0030]1、第一粘贴襟片
ꢀꢀꢀꢀꢀꢀꢀꢀ
2、第一折叠板
ꢀꢀꢀꢀꢀꢀꢀꢀꢀꢀꢀ
3、第二折叠板
[0031]4、第三折叠板
ꢀꢀꢀꢀꢀꢀꢀꢀꢀꢀ
5、支撑板
ꢀꢀꢀꢀꢀꢀꢀꢀꢀꢀꢀꢀꢀꢀꢀ
6、第四折叠板
[0032]7、第一折叠襟片
ꢀꢀꢀꢀꢀꢀꢀꢀ
8、底板
ꢀꢀꢀꢀꢀꢀꢀꢀꢀꢀꢀꢀꢀꢀꢀꢀꢀ
9、第五折叠板
[0033]10、第一顶板
ꢀꢀꢀꢀꢀꢀꢀꢀꢀꢀꢀ
11、插口
ꢀꢀꢀꢀꢀꢀꢀꢀꢀꢀꢀꢀꢀꢀꢀꢀ
12、第二顶板
[0034]13、支撑立板
ꢀꢀꢀꢀꢀꢀꢀꢀꢀꢀꢀ
14、第一支撑侧板
ꢀꢀꢀꢀꢀꢀꢀꢀ
15、第二支撑侧板
[0035]16、第三支撑侧板
ꢀꢀꢀꢀꢀꢀꢀ
17、第一插合襟片
ꢀꢀꢀꢀꢀꢀꢀꢀ
18、第四支撑侧板
[0036]19、第五支撑侧板
ꢀꢀꢀꢀꢀꢀꢀ
20、第六支撑侧板
ꢀꢀꢀꢀꢀꢀꢀꢀ
21、第二插合襟片
[0037]22、第二折叠襟片
ꢀꢀꢀꢀꢀꢀꢀ
23、第一折叠线
ꢀꢀꢀꢀꢀꢀꢀꢀꢀꢀ
24、第二折叠线
[0038]25、卡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折叠线依次连接的第一粘贴襟片、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第三折叠板、支撑板、第四折叠板、底板、第五折叠板、顶板和支撑立板,所述第一粘贴襟片、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和第三折叠板沿折叠线翻折形成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部,所述底板的左侧边通过折叠线与第二折叠襟片连接,底板的右侧边通过折叠线与第一折叠襟片连接,所述底板的上部设有第一折叠线将底板分为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五折叠板上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折叠线,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折叠线,将顶板分为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中间开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插口,所述支撑立板的顶边上剪裁有对称设置的弧线,所述支撑立板的右侧边通过折叠线依次由左至右连接有第一支撑侧板、第二支撑侧板、第三支撑侧板和第一插合襟片,所述支撑立板的左侧边通过折叠线依次由右至左连接有第四支撑侧板、第五支撑侧板、第六支撑侧板和第二插合襟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形状为梯形,且该第一底板的顶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底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包装盒内衬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形状由矩形板和梯形板组成,且该梯形板的顶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梯形板的底边在水平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林佳欣杨旭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