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40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4
本实用新提供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共同夹持形成容腔,用以夹设微流检测试纸;第一壳体设有透明的观察窗;第一壳体两侧内壁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壳体两侧外壁;加样时,滑动第一壳体以露出微流检测试纸的加样垫;加样完毕后,反向滑动第一壳体以复位并遮住加样垫。滑动第一壳体露出微流检测试纸加样垫以实现加样,加样完毕后反向滑动第一壳体使其复位,使得外壳的用以容纳微流检测试纸的容腔为密封状态,避免加样垫或微流检测试纸其他部位的待测样本挥发进外壳周围环境内,以保证检测卡使用时的环保性和安全性,避免可能存在的空气传播性病毒污染环境。免可能存在的空气传播性病毒污染环境。免可能存在的空气传播性病毒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


[0001]本技术涉及免疫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

技术介绍

[0002]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最新的AMI诊断建议是以心肌坏死标志物为基础指标,结合病史、心电图、影像学改变、PCI、冠脉造影、心肌生化标志物的新诊断标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protein,H

FABP)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正在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成为AMI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H

FABP是一种可溶性细胞质蛋白,特异地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分子量仅为14~15KD,正常人的血浆和尿中几乎不含有H

FABP。当心肌缺血或受损后,H

FABP被迅速释放入血,并原样从肾脏清除、尿液中排出;H

FABP在血中1.4
±
0.5h达峰值,在尿中3
±
0.6h达峰值,可见尿液H FABP与血浆H 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AMI)具有同等的诊断价值。
[0003]微流检测卡作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适合现场检测和经济实用的特点。使用时,将样本滴入检测卡的样品孔内即可。这样的检测卡结构,卡壳的样品孔将微流检测试纸的加样垫暴露在外,若检测对象血液或尿液内存在空气传播性病毒,检测卡检测完毕后,会存在病毒传播的危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滑动第一壳体露出微流检测试纸加样垫以实现加样,加样完毕后反向滑动第一壳体使其复位,使得外壳的用以容纳微流检测试纸的容腔为密封状态,避免加样垫或微流检测试纸其他部位的待测样本挥发进外壳周围环境内,以保证检测卡使用时的环保性和安全性,避免可能存在的空气传播性病毒污染环境。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技术第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包括外壳、用以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试纸,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共同夹持形成容腔,用以夹设微流检测试纸;所述第一壳体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其中,
[0007]所述第一壳体两侧内壁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两侧外壁;
[0008]加样时,滑动所述第一壳体以露出所述微流检测试纸的加样垫,以向所述加样垫加样;
[0009]加样完毕后,反向滑动所述第一壳体以复位并遮住所述加样垫,且所述观察窗与所述微流检测试纸的结果显示区位置相对应,以观察检测结果。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一端为开口;所述第二壳体自所述开口滑动连接于所述第
一壳体内。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空腔,用以容纳所述微流检测试纸;所述第一壳体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上表面相抵靠。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至少两卡扣结构,用以分别扣住所述微流检测试纸两端。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表面高于所述微流检测试纸上表面。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导向块,所述第二壳体两侧外壁分别设有一导向轨道;通过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轨道的滑动配合实现所述滑动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导向块设有至少一限位槽;所述导向轨道设有至少两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一可伸缩的弹性件;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弹性件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壳体的锁定或解锁。
[0016]优选地,所述弹性件数目为两个。
[0017]优选地,两所述弹性件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所述加样垫沿所述微流检测试纸延伸方向的长度。
[0018]优选地,所述限位槽数目为一个。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提供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通过设计外壳的结构,使得第一壳体可沿其延伸方向相对第二壳体进行滑动。外壳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覆盖第二壳体的上表面,此状态可用于外壳存储或检测卡检测。加样时,第一壳体沿远离微流检测试纸的加样垫的方向滑动,露出加样垫,以供用户加样,替代传统卡壳结构通过设置加样孔来加样的方案,此时,外壳为加样状态。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空气传播性病毒,快速加样,加样完毕后,快速反向滑动第一壳体使其复位,第一壳体密封住第二壳体的开口端,遮住加样垫,避免加样垫或微流检测试纸其他部位的待测样本挥发进外壳周围环境内,以保证检测卡本体使用时的环保性和安全性,避免可能存在的空气传播性病毒污染环境。
[0021]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外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卡的剖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外壳为闭合状态时检测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外壳为加样状态时检测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100、检测卡本体;
[0029]10、外壳;11、第一壳体;111、观察窗;112、开口;113、导向块;1131、限位槽;12、第
二壳体;121、空腔;122、导向轨道;1221、弹性件;12211、第一弹性件;12212、第二弹性件;123、第一侧壁;
[0030]20、微流检测试纸;21、加样垫;22、结合垫;23、硝酸纤维素垫;231、检测线;232、质控线;24、吸水垫;25、PVC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包括外壳(10)、用以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试纸(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共同夹持形成容腔(13),用以夹设所述微流检测试纸(20);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透明的观察窗(111);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两侧内壁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两侧外壁;加样时,滑动所述第一壳体(11)以露出所述微流检测试纸(20)的加样垫(21),以向所述加样垫(21)加样;加样完毕后,反向滑动所述第一壳体(11)以复位并遮住所述加样垫(21),且所述观察窗与所述微流检测试纸(20)的结果显示区位置相对应,以观察检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一端为开口(112);所述第二壳体(12)自所述开口(11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空腔(121),用以容纳所述微流检测试纸(20);所述第一壳体(11)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12)上表面相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微流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至少两卡扣结构,用以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慧倪燕婕连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科均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