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组件及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28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路组件及换热设备,管路组件包括管路结构和减振包覆件,管路结构包括管路,管路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管路进口和第一管路出口、以及相连通的第二管路进口和第二管路出口,第一管路进口用于与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接通,第一管路出口用于与压缩机的进气口接通,第二管路进口用于与压缩机的排气口接通,第二管路出口用于与两个换热器中的另一个接通,减振包覆件呈一体包裹于管路结构的外周,且至少部分地为阻尼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整块的减振包覆件将与压缩机连通的管路部件包裹在一起,替代传统的防振胶和配重块,减小由压缩机引起的管路振动,减振效果好,装配效率高。配效率高。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组件及换热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管路组件及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换热设备通常包含压缩机、换热剂管路和换热器,压缩机的进气口、排气口及换热器通过换热剂管路相连,实现换热剂循环换热。其中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振动,引起与其连接的换热剂管路振动,造成噪音并影响换热剂管路的使用寿命。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换热剂管路上安装防振橡胶和/或配重块来实现减振,然而防振胶或配重块的规格多样,不具备通用性,减振效果难以保证,而且在各管路上包防振胶或配重块工序复杂,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组件及换热设备,旨在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装配效率高的具有减振功能的管路组件、及包含该管路组件的换热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管路组件,包括:
[0006]管路结构,包括管路包覆件,所述管路包覆件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管路进口包覆件和第一管路出口包覆件、以及相连通的第二管路进口包覆件和第二管路出口包覆件,所述第一管路进口包覆件用于与两个换热器包覆件中的一个接通,所述第一管路出口包覆件用于与压缩机包覆件的进气口接通,所述第二管路进口包覆件用于与所述压缩机包覆件的排气口接通,所述第二管路出口包覆件用于与两个所述换热器包覆件中的另一个接通;
[0007]减振包覆件包覆件,呈一体包裹于所述管路结构的外周,且至少部分地为阻尼材料。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结构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个接口通过所述管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管路进口包覆件、所述第一管路出口包覆件、所述第二管路进口包覆件和所述第二管路出口包覆件。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包覆件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路进口包覆件,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路出口包覆件,所述第二管路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进口包覆件,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出口包覆件。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进口、所述第一管路出口所述第二管路进口及所述第二管路出口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露设于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外。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包覆件形成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包覆于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中。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呈长形,所述第一管路进口、所述第一管路出口、所述第二管路进口及所述第二管路出口分别露设于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60mm,且小
于等于120mm;和/或,
[0014]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60mm。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包覆件的外周侧在径向上与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的外周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为聚氨酯发泡材料。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换热设备包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8]压缩机包覆件;以及,
[0019]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组件包覆件。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与所述压缩机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30mm。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两个所述换热器包覆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与至少一个所述换热器包覆件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30mm。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底盘包覆件,所述压缩机包覆件承载于所述底盘包覆件,所述减振包覆件包覆件与所述底盘包覆件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80mm。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设备为空调器。
[0024]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管路组件包括管路结构和减振包覆件,管路结构包括管路,管路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管路进口和第一管路出口、以及相连通的第二管路进口和第二管路出口,第一管路进口用于与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接通,第一管路出口用于与压缩机的进气口接通,第二管路进口用于与压缩机的排气口接通,第二管路出口用于与两个换热器中的另一个接通,减振包覆件呈一体包裹于管路结构的外周,且至少部分地为阻尼材料。在本技术中,采用整块的减振包覆件将与压缩机连通的管路部件包裹在一起,替代传统的防振胶和配重块,减小由压缩机引起的管路振动,减振效果好,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换热设备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外壳被移除;
[0026]图2为图1中换热设备的俯视图;
[0027]图3图1中换热设备的正视图;
[0028]图4图3中换热设备的俯视图。
[00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换热设备111第一管路进口10管路组件112第一管路出口20压缩机113第二管路进口30换热器114第二管路出口40底盘12减振包覆件11管路
ꢀꢀ
[003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设备100,具体提供一种利用压缩机20、换热器30和管路系统配合实现换热的换热设备100。换热设备100可以是冰箱或空调器等包含有压缩机20的换热设备100。在换热设备100中,压缩机20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通过管路系统连通两个换热器30两个换热器30其中一个作为蒸发器,另一个作为冷凝器,形成换热剂的循环回路,实现换热。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换热设备100可以仅包括压缩机20和连通压缩机20的管路组件10,也可以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结构,包括管路,所述管路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管路进口和第一管路出口、以及相连通的第二管路进口和第二管路出口,所述第一管路进口用于与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接通,所述第一管路出口用于与压缩机的进气口接通,所述第二管路进口用于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接通,所述第二管路出口用于与两个所述换热器中的另一个接通;减振包覆件,呈一体包裹于所述管路结构的外周,且至少部分地为阻尼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结构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个接口通过所述管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管路进口、所述第一管路出口、所述第二管路进口和所述第二管路出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路进口,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路出口,所述第二管路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进口,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出口。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进口、所述第一管路出口所述第二管路进口及所述第二管路出口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露设于所述减振包覆件外。5.如权利要4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形成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包覆于所述减振包覆件中。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包覆件呈长形,所述第一管路进口、所述第一管路出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志鹏马列赵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