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14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与充电桩体内部连接的充电线,充电桩体的正面安装有安装框。使用时手握充电枪对充电线进行拉扯延长,旋转轴随着充电线的拉扯进行逆时针转动,旋转轴转动同时旋转轮也跟随转动,旋转轮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表面的齿与双齿杆啮合,延长充电线的长度将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上配套的插座中,对汽车进行持续性供电,充电完成,将充电枪拔离汽车插座,复位弹簧向旋转轮的方向扩张,推动双齿杆向旋转轮的方向水平移动,则齿轮三顺时针转动通过传送带同时带动旋转轮与旋转轴顺时针转动对充电线进行自动卷绕收纳,避免充电线长度过长,出现踩踏变形、断裂等现象。断裂等现象。断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场所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
[0003]充电桩在使用时,通过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上配套的插座中,直流电能就输入蓄电池对其充电。
[0004]目前的充电桩大多都是裸露在外界,遇上恶劣天气时,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及时防护(如图1所示),且由于充电桩内部设有密集的线路,雨水渗入充电桩内部容易造成充电桩内部短路,影响使用,并且充电线比较长,使用完成后都是将充电线悬挂在充电桩上,并不会对此进行有序整理,充电线过长拖拉地上容易出现被踩踏和绊脚,引起变形、断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技术方案,具有避免充电线长度过长出现踩踏变形现象,并且能够长期对充电桩进行雨水防护等的优点,解决了充电线过长,拖拉在地上,容易发生踩踏,变形、断裂等现象;同时解决了充电桩长期裸露在外界,雨水直接降落在充电桩表面渗透内部,引起充电桩出现短路现象等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与充电桩体内部连接的充电线,所述充电桩体的正面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通过滑槽一滑动安装有双齿杆,所述双齿杆的一端与安装框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双齿杆的一端表面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齿轮二与齿轮一,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呈上下对称分布在连接杆与双齿杆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与双齿杆的表面啮合,所述充电桩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表面通过传送带与齿轮二传送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三,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卷绕有充电线。
[0007]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体的两侧表面滑动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单齿杆,所述单齿杆表面的齿与齿轮三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侧表面开设有相邻的滑槽二与插槽,所述单齿杆的背面在滑槽二上滑动,所述单齿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扣片。
[0009]优选的,所述扣片贯穿插槽表面,所述扣片与滑槽二的一侧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扣片的形状为四分之一的椭圆形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的中部套接在安装框内部的固定轴上。
[0011]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体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支架,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贯穿支架且延伸至支架的外部,所述旋转轮与齿轮三分别相对安装在旋转轴的两端表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充电桩通过设置的双齿杆、复位弹簧、齿轮二、齿轮一、连接杆均安装在安装框的内部,然后将旋转轴安装在充电桩体的一侧表面,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轮,且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三,将充电线卷绕在旋转轴的表面,在使用时,使用人员手握充电枪对充电线进行拉扯延长,旋转轴随着充电线的拉扯进行逆时针转动,旋转轴转动同时旋转轮也跟随转动,旋转轮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表面的齿与双齿杆啮合,齿轮二转动使得双齿杆在连接杆上向充电桩体的一侧方向水平滑动,此时,复位弹簧产生压缩状态,延长充电线的长度将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上配套的插座中,通过拉力固定旋转轮、双齿杆、齿轮二与复位弹簧之间的工作状态,对汽车进行持续性供电,充电完成时,将充电枪拔离汽车插座,复位弹簧向旋转轮的方向扩张,推动双齿杆向旋转轮的方向水平移动,则齿轮三顺时针转动通过传送带同时带动旋转轮与旋转轴顺时针转动对充电线进行自动卷绕收纳,避免充电线长度过长,拖拉在地上,出现踩踏变形、断裂等现象。
[0014]2、该充电桩通过上述中旋转轴逆时针转动,齿轮三也随之转动,齿轮三表面的齿与单齿杆啮合,齿轮三逆时针转动使得防护罩在充电桩体的两侧表面升高,露出充电桩的操作区域,供使用者进行操作,旋转轴顺时针转动同时降低防护罩的高度,对充电桩体表面的操作区域进行屏蔽,通过防护罩套在充电桩体表面,能够长期对充电桩体进行防护,避免阴雨天气时,雨水直接降落在充电桩体表面渗透充电桩体的内部,引起充电桩出现短路现象,而且工作人员不能对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影响使用,通过拉扯和放松充电线能够对防护罩进行自动升降,既能对充电桩进行保护也不妨碍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充电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防护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连接杆与双齿杆之间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1]图7为本技术防护罩的侧视操作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充电桩体;2、防护罩;3、充电线;4、安装框;5、传送带;6、旋转轮;7、双齿杆;8、复位弹簧;9、单齿杆;10、齿轮一;11、连接杆;12、齿轮二;14、滑槽二;15、旋转轴;17、插槽;18、扣片;19、连接片;20、齿轮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7,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1与充电桩体1内部连接的充电线3,充电桩体1的正面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表面通过滑槽一滑动安装有双齿杆7,双齿杆7的一端与安装框4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双齿杆7的一端表面套有复位弹簧8,安装框4的内部安装有齿轮二12与齿轮一10,且齿轮二12与齿轮一10呈上下对称分布在连接杆11与双齿杆7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与双齿杆7的表面啮合,充电桩体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旋转轴15,旋转轴15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轮6,旋转轮6的表面通过传送带5与齿轮二12传送连接,旋转轴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三20,旋转轴15的表面卷绕有充电线3,齿轮二12与齿轮一10的中部套接在安装框4内部的固定轴上,充电桩体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支架,旋转轴15的两端贯穿支架且延伸至支架的外部,旋转轮6与齿轮三20分别相对安装在旋转轴15的两端表面。
[0025]双齿杆7、复位弹簧8、齿轮二12、齿轮一10、连接杆11均安装在安装框4的内部,然后将旋转轴15安装在充电桩体1的一侧表面,旋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轮6,且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三20,将充电线3卷绕在旋转轴15的表面,在使用时,使用人员手握防护罩2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1)与充电桩体(1)内部连接的充电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1)的正面安装有安装框(4),所述安装框(4)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表面通过滑槽一滑动安装有双齿杆(7),所述双齿杆(7)的一端与安装框(4)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双齿杆(7)的一端表面套有复位弹簧(8),所述安装框(4)的内部安装有齿轮二(12)与齿轮一(10),所述齿轮二(12)与齿轮一(10)呈上下对称分布在连接杆(11)与双齿杆(7)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与双齿杆(7)的表面啮合,所述充电桩体(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旋转轴(15),所述旋转轴(15)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轮(6),所述旋转轮(6)的表面通过传送带(5)与齿轮二(12)传送连接,所述旋转轴(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三(20),所述旋转轴(15)的表面卷绕有充电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1)的两侧表面滑动安装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振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朗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