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装卸脚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81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装卸脚垫,涉及日常家庭用品领域,包括脚垫主体和脚垫装配体;脚垫装配体设置于脚垫主体的上表面,并在脚垫装配体上设置有装配部,脚垫主体以及脚垫装配体两者通过装配部进行连接;相较于一体化设计的脚垫,脚垫装配体在遭受踩踏变脏后,可进行单独的更换清洗,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更为便捷;并且可根据个人审美在脚垫装配体的外表面制作一些美观的图案或是画像,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美观程度更佳。的美观程度更佳。的美观程度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装卸脚垫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装卸脚垫。

技术介绍

[0002]脚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一种日常用品,通常放置在家门内外或者是房门内外,供人们踩踏防止滑倒或是提供换鞋的空间防止将鞋底的灰尘或是液体带入房间对生活环境造成破坏;当前市面上的脚垫通常采用一体式的设计,在脚垫经过踩踏后变脏,其整体的清洗处理较为麻烦;并且一体式设计的脚垫美观程度较低,在进行加工又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其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可固定并且有导水能力的一种可装卸脚垫。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可装卸脚垫,包括脚垫主体和脚垫装配体;脚垫装配体设置于脚垫主体的上表面,并在脚垫装配体上设置有装配部,脚垫主体以及脚垫装配体两者通过装配部进行连接。
[0006]进一步的,装配部分布设置于脚垫装配体的下表面。
[0007]进一步的,在脚垫主体上分布设置将脚垫主体贯穿的装配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为等边形状的通孔;所述装配孔由装配侧壁包围组成,相邻的装配侧壁之间夹角大于90
°
;装配孔的内径大小随着装配孔的深度自高到低进行从大到小改变。
[0009]进一步的,装配部呈柱状,所述装配部包括装配柱和装配块,装配柱的一端与脚垫装配体的下表面连接,装配块设置于装配柱的另一端;所述装配柱设置于装配孔内,装配柱的直径≤装配孔的内径;装配块的直径>装配孔的内径
[0010]进一步的,装配块采用高弹性的材料。
[0011]进一步的,在脚垫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装配下凹,所述脚垫装配体安装在装配下凹内。
[0012]进一步的,装配孔设置于装配下凹的底面。
[0013]进一步的,在脚垫主体与地面接触的表面分布设置有蘑菇搭扣、纽扣或是胶带等固定材料将脚垫主体固定在地面上。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的通过脚垫主体和脚垫装配体两者配合组成,相较于一体化设计的脚垫,脚垫装配体在遭受踩踏变脏后,可进行单独的更换清洗,使得本技术的使用更为便捷。
[0016]2.可根据个人审美在脚垫装配体的外表面制作一些美观的图案或是画像,使得本
技术的美观程度更佳。
[0017]3.本技术上存留的液体可通过装配孔进行处理;进而保持本技术的干燥,从而提升本技术的防滑效果。
[0018]4.本技术可安装固定在地面上,不会因为踩踏所施加的外力造成的本技术的位移,从而可以更好的起到防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脚垫主体正面结构图。
[0021]图3为装配孔结构图。
[0022]图4为脚垫主体背面结构图。
[0023]图5为第一脚垫装配体结构图。
[0024]图6为第二脚垫装配体结构图。
[0025]图7为装配部结构图。
[0026]图8为装配部侧面结构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脚垫主体;2.脚垫装配体;3.装配部;4.蘑菇搭扣;11.装配下凹;12.装配孔;13.装配侧壁;14.镂空;15.第一装配下凹;16.第二装配下凹;21.第一脚垫装配体;22.第二脚垫装配体;31.装配柱;32.装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所示,一种可装卸脚垫,包括脚垫主体1和脚垫装配体2;脚垫装配体2设置于脚垫主体1的上表面,并在脚垫装配体2上设置有装配部3,脚垫主体1以及脚垫装配体2两者通过装配部3进行连接;相较于一体化设计的脚垫,脚垫装配体2在遭受踩踏变脏后,可进行单独的更换清洗,使得本技术的使用更为便捷;并且可根据个人审美在脚垫装配体2的外表面制作一些美观的图案或是画像,使得本技术的美观程度更佳。
[0032]如图2、3、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脚垫主体1整体呈半圆状,并在脚垫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处装配下凹11,分别为第一装配下凹15和第二装配下凹16用于安装脚垫装配体2,所述第一装配下凹15呈半圆状,所述第二装配下凹16呈扇形,第一装配下凹15和第二装配下凹16设置于脚垫主体1中间,并且第二装配下凹16设置于第一装配下凹15的上方;在第一装配下凹15和第二装配下凹16的底面还设置有将脚垫主体1贯穿的装配孔12,所述装配孔12为等边六边形的通孔状;所述装配孔12由装配侧壁13包围组成,相邻的装配侧壁13之间夹角为120
°
;装配孔12的内径大小随着装配孔12的深度自高到低进行从大到小改变,装配孔12越靠近第一装配下凹15和第二装配下凹16的底面处的内径越大,装配孔12越远离第一装配下凹15和第二装配下凹16的底面处的内径越小;第一装配下凹15和第二装配
下凹16上表面存留的液体可沿装配侧壁13流下,进而保持本技术的干燥,从而提升本技术的防滑效果;脚垫主体1的形状以及第一装配下凹15和第二装配下凹16的形状可根据本技术需要放置的位置进行改变。
[0033]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脚垫主体1上还设置有一圈将第一装配下凹15和第二装配下凹16包围的镂空14,镂空14能够起到一定装饰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供脚垫主体1上表面积起的水或其他液体流下,从而保持脚垫主体1的干燥起到防滑效果。
[0034]如图5、6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脚垫装配体2包括第一脚垫装配体21和第二脚垫装配体22;第一脚垫装配体21的形状与第一装配下凹15对应并安装在第一装配下凹15内,第二脚垫装配体22的形状与第二装配下凹16对应并安装在第二装配下凹16内,第一脚垫装配体21的下表面与第一装配下凹15的底面接触,第二脚垫装配体22的下表面与第二装配下凹16的底面接触;并且第一脚垫装配体21和第二脚垫装配体22的上表面可根据个人审美喜好进行设计,从而使其更为美观,也更符合使用者的审美。
[0035]如图7、8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装配部3分布设置于第一脚垫装配体21和第二脚垫装配体22的下表面,脚垫主体1、第一脚垫装配体21和第二脚垫装配体22通过装配部3进行配合,并且因为装配部3的存在使得一个脚垫主体1可与多个第一脚垫装配体21或多个第二脚垫装配体22进行组装配合,在本技术更为美观的同时,也使得第一脚垫装配体21和第二脚垫装配体22的更换以及清理更为方便快捷。
[0036]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装配体的整体形状与装配孔12的内壁所包围的空间对应;所述装配部3包括装配柱31和装配块32,装配柱31的一端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装卸脚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脚垫主体和脚垫装配体;脚垫装配体设置于脚垫主体的上表面,并在脚垫装配体上设置有装配部,脚垫主体以及脚垫装配体两者通过装配部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卸脚垫,其特征在于,装配部分布设置于脚垫装配体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装卸脚垫,其特征在于,在脚垫主体上分布设置将脚垫主体贯穿的装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装卸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为等边形状的通孔;所述装配孔由装配侧壁包围组成,相邻的装配侧壁之间夹角大于90
°
;装配孔的内径大小随着装配孔的深度自高到低进行从大到小改变。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可装卸脚垫,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耀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熙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