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集流体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集流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动力汽车、储能等领域。其中,圆柱型电池一般由钢壳、顶盖、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等组成,正极极耳向上引出与盖帽处极耳焊接,负极极耳通过底部焊接与钢壳连接,目前商业化圆柱型电芯一般是只有通过一个极耳引出正负极(部分电芯负极会用两个极耳),但是随着对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单电芯容量和倍率性能以及放电温升等要求提高,电池的尺寸随之增大,对应电芯的正、负极极片的片长增加,同时为了减少温升及提高电芯倍率性能,对电芯的内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圆柱型电芯多极耳的结构设计及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3]目前多极耳圆柱型电芯,在涂布时正负极集流体边缘会预留空箔区,经过碾压和分切后,在卷绕前将极片边缘的空箔区经过裁切处理后形成多个极耳。然而当前的多极耳电芯技术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04]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集流体结构,包括正极集流体(1)、负极集流体(2)和电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3)上设置有极片(6),所述极片(6)裁切形成多极耳(4),所述正极集流体(1)和所述负极集流体(2)结构相同,所述电芯(3)表面套设有钢壳(5),所述钢壳(5)上设置有盖帽,所述多极耳(4)位于所述电芯(3)的两侧,所述多极耳(4)包括正极极耳(41)和负极极耳(42),所述负极集流体(2)位于所述负极极耳(42)端与所述钢壳(5)底部之间,所述正极集流体(1)位于所述正极极耳(41)端与盖帽之间,所述正极集流体(1)焊接在所述盖帽上,所述负极集流体(2)焊接在所述钢壳(5)底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绕式多极耳电芯的集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1)和所述负极集流体(2)包含且不限于盘绕式,网格状、栅格状、线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随军,傅裕,刘贯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