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火管及基于附火管的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53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烟火管中使用的附火管,附火管包括定位装置、中心段和第一过渡段,中心段内部设有第一通道,第一过渡段内部设有第二通道,中心段与第一过渡段连接,第一通道用于置入点火装置,第二通道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或减小;通过移动定位装置,能够改变点火装置与第二通道之间的间隙大小,调节进入烟火管的空气量;使用该附火管的加热炉能够满足低负荷下安全高效运行,便于控制助燃空气量,风量及风速大小也可控,避免烟火管局部积碳、火焰熄灭及爆炸事故、节约燃料、减少烟气排放量,实现清洁、绿色生产。产。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附火管及基于附火管的加热炉


[0001]本技术涉及水套加热炉
,特别是附火管及基于附火管的加热炉。

技术介绍

[0002]加热炉,是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加热原油、天然气、清水等工质,使其达到工艺所需温度,保障生产系统的正常。在生产后期或因工艺进步,加热炉的运行负荷下降,即燃料量下降,当下降到经济负荷值及以下后,助燃空气量不便控制,燃料燃烧火焰不稳定,造成加热炉运行效率低下、烟气排放量大或不达标、火管局部积碳或损坏或爆炸事故。为保持加热炉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需要控制好助燃空气量,需要达到较好控制助燃空气量要求,保障低负荷下加热炉运行效率较高、烟气量较小、烟气达标排放和避免发生火管局部积碳现象。
[0003]目前生产企业未生产出满足加热炉低负荷下安全高效运行的加热炉,使用单位通常采用更换为小功率燃烧器方法解决低负荷运行问题,并采用减小风门方法控制助燃空气量,但实际操作中无法达到控制要求,风门较小可能造成火管局部积碳、火焰熄灭而引发爆炸事故,风门较大造成加热炉运行效率低下及燃料浪费、烟气排放量大或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加热炉不能满足低负荷下安全高效运行、不便于控制助燃空气量的技术问题,提供附火管及基于附火管的加热炉,能够保持加热炉在低负荷下安全高效运行,风量大小可控,避免烟火管局部积碳、火焰熄灭及爆炸事故、节约燃料、减少烟气排放量,实现清洁、绿色生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附火管,其用于置入加热炉的烟火管内,包括管体和连接管体的定位装置,管体包括中心段和第一过渡段,中心段和第一过渡段连接,中心段内具有用于置入点火装置的第一通道,点火装置相对于中心段沿第一通道可移动,第一过渡段内具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为中心段与第一过渡段连接处的一端,第二通道的尺寸从第一端至其另一端逐渐增大或减小;通过移动定位装置,能够改变点火装置与第二通道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而调节风量;使用附火管时,通过改变点火装置相对于第二通道的位置,进而改变点火装置外侧与第二通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大小;由于第二通道是内径变化的,改变距离时,空气流经的通道大小也随之改变,进而能够对进入烟火管的空气量进行调节,将风量调节到合适大小,这样可避免烟火管内积碳、火焰熄灭的情况发生,不但解决了加热炉低负荷下安全高效运行的问题,还扩展了其经济运行区间,减少了燃料浪费,减少烟气排放量并实现达标排放,满足低碳环保要求,为使用加热炉企业开展碳达峰和实施碳中和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支持。
[0007]进一步地,点火装置置入第一通道后,通过调节位置至满足低负荷高效的运行后,将点火装置固定于中心段的第一通道内;进一步地,中心段和/或第一过渡段的剖面外侧为
圆形;进一步地,中心段和第一过渡段为铁或钢材质制成;进一步地,点火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火把、燃烧器和点火器;进一步地;通过移动定位装置,改变点火装置在第一通道中位置,同时改变点火装置与第二通道之间的间隙大小,以调节进入烟火管的空气量。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通道在第一过渡段内形成的内壁为平滑光面或不平整面,沿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内壁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整体形状为笔直状或弯曲状;内壁的设置只要使得第二通道从一端至另一端增大或减小即可,通过第一过渡段设置的第二通道,形成空气通过量变化的气流通道,点火装置调节位置时,可改变点火装置与第二通道的间隙,从而实现对空气进入量的调节。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过渡段的内壁为圆锥台侧面、喇叭形面、多级台阶状结构形成的面或多层波浪状结构形成的面;第一过渡段的内壁为圆锥台侧面,第二通道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或减小;或第一过渡段的内壁为喇叭形面,且该喇叭形面外凸或内凹形成弧形,第二通道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非均匀变化的增大或减小;或第一过渡段的内壁呈多级台阶状,台阶状结构沿第二通道一周呈环形,第二通道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阶梯式变化;或第一过渡段的内壁呈多层波浪状,波浪状结构沿第二通道一周呈环形,第二通道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起伏变化;通过多种不同的结构设置,实现第二通道从一端至另一端的内部尺寸变化。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中心段与第一过渡段,定位装置与中心段和/或定位装置与第一过渡段,均一体成型或拆卸式连接;进一步地,一体成型是通过一体铸造、焊接或胶接的方式成型,拆卸式连接是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的方式连接。通过一体成型结构,便于附火管整体在烟火管内移动,通过拆卸式结构,便于附火管拆开和组装,方便转移位置和对其中零件进行维修、更换。
[0011]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管体还包括第二过渡段,第二过渡段与第一过渡段的结构相同,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分别连接在中心段的两端;进一步地,第一过渡段、中心段和第二过渡段位于同一轴向方向上,即上述三段结构同轴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的长度相等或不等;进一步地,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的结构相同是指结构的外形相同、设置的第二通道相同,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的内壁形成的面的形状相同,均为平滑光面或不平整面。通过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形成两段进入空气量变化的气流通道,满足调节较小负荷下燃料燃烧所需较少量空气需要。
[0012]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管体还包括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内分别设有第三通道,第一固定段连接至第一过渡段,第二固定段连接至第二过渡段,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同轴设置并连通;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段、第一过渡段、中心段、第二过渡段和第二固定段同轴设置。附火管形成一条直的通道,便于置入点火装置,同时便于点火装置在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中移动。
[0013]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定位装置的一端连接至中心段、第一过渡段、第二过渡段、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中的至少一者,且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或拆卸式连接,定位装置的另一端设置为弯曲状或直杆状;进一步地,一体成型是通过一体铸造、焊接或胶接的方式成型,拆卸式连接是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的方式连接。通过定位装置方便了附火管维护并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定位装置的端部便于操作,将附火管推入或拉出烟火管。
[0014]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段与第一过渡段、中心段与第二过渡段、第二过渡段与第二固定段,均一体成型或拆卸式连接;进一步地,一体成型是通过一体铸造、焊接或胶接的方式成型,拆卸式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的方式连接。通过连接或组装为一体,方便附火管整体进出烟火管,通过拆卸的结构便于附火管拆开和组装,方便转移位置和对其中零件进行维修、更换。
[0015]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通道的各处尺寸相等,使得中心段能够相对于点火装置水平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附火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连接管体的定位装置,所述管体包括中心段和第一过渡段,所述中心段和第一过渡段连接,所述中心段内具有用于置入点火装置的第一通道,所述点火装置相对于中心段沿第一通道可移动,所述第一过渡段内具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为中心段与第一过渡段连接处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的尺寸从第一端至其另一端逐渐增大或减小;通过移动定位装置,能够改变点火装置与第二通道之间的间隙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在第一过渡段内形成的内壁为平滑光面或不平整面,沿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内壁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整体形状为笔直状或弯曲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为圆锥台侧面、喇叭形面、多级台阶状结构形成的表面或多层波浪状结构形成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段与第一过渡段,定位装置与中心段和/或定位装置与第一过渡段,均一体成型或拆卸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附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还包括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过渡段与第一过渡段的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君刘真凯马智国李天宝朱洪涛李硕杨凌邹中云罗浩然刘大君蒋杨涛孙贵军王浩录苏雅芬范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