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隔离结构的TTL电平转串口通讯接口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35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隔离结构的TTL电平转串口通讯接口的电路,包括控制板接线端子、通讯接口和隔离电源电路;在控制板接线端子和通讯接口之间设置有隔离元件和电平转换电路;控制板接线端子的信号传输引脚连接至隔离元件的第一端;隔离元件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平转换电路的第一端;电平转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通讯接口的信号传输引脚;控制板接线端子的电压引脚和接地引脚分别连接至隔离元件的电源端和接地端;隔离电压输出端和隔离电源接地端分别连接至电平转换电路的电源端和接地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控制板接线端子和通讯接口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隔离结构的TTL电平转串口通讯接口的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隔离结构的TTL电平转串口通讯接口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s)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长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其长度可达1200米。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串口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分别是地线、发送、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这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信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串口通信所遇到的问题是,串口通信技术应用广范,硬件电路也五花八门,大多数存在数据传输不稳定,易掉线、丢包、通讯堵死等问题;有的因硬件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隔离结构的TTL电平转串口通讯接口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接线端子、通讯接口和隔离电源电路;在控制板接线端子和通讯接口之间设置有隔离元件和电平转换电路;控制板接线端子的信号传输引脚连接至隔离元件的第一端;隔离元件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平转换电路的第一端;电平转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通讯接口的信号传输引脚;控制板接线端子还包括电压引脚和接地引脚,控制板接线端子的电压引脚和接地引脚分别连接至隔离元件的电源端和接地端;隔离电源电路包括隔离电压输出端和隔离电源接地端;隔离电压输出端和隔离电源接地端分别连接至电平转换电路的电源端和接地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结构的TTL电平转串口通讯接口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元件包括第一隔离元件和第二隔离元件;隔离电源电路包括第一隔离电压输出端和第二隔离电压输出端;控制板接线端子的电压引脚连接第二隔离元件的电源端;第一隔离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隔离元件的电源端;第二隔离电压输出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的电源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隔离结构的TTL电平转串口通讯接口的电路,其特征在于:隔离元件包括第一隔离元件和第二隔离元件;第一隔离元件和第二隔离元件均为光耦元件;第一隔离元件的阳极输入端连接第一隔离电压输出端,第一隔离元件的阴极输入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第一隔离元件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控制板接线端子的读信号引脚,第一隔离元件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控制板接线端子的接地引脚;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出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第二隔离元件的阳极输入端连接控制板接线端子的电压引脚;第二隔离元件的阴极输入端连接控制板接线端子的写信号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结构的TTL电平转串口通讯接口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平转换电路包括NPN型的第一三极管和PNP型的第二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通讯接口的信号地线引脚,且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隔离电源接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通讯接口的写信号引脚;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隔离元件连接至控制板接线端子的读信号引脚;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隔离电压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通讯接口的读信号引脚,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隔离元件连接至控制板接线端子的写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卫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欧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