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618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视觉选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包括若干玻璃管滚筒,相邻玻璃管滚筒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处用于放置蚕茧;若干聚光导光体,设置于玻璃管滚筒内,所述聚光导光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斜向上的出光口;通过调节内置聚光导光体的玻璃滚筒与挡板之间的距离来确保出光口与蚕茧之间的夹角满足光全反射临界公式,并利用光束激发光在蚕茧的茧层中的全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特性,使整个蚕茧的蚕层被照亮,以便于筛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该装置操作容易,能够快速筛选疵茧,确保蚕茧质量。确保蚕茧质量。确保蚕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视觉选茧装置
,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缺乏一种精准发现疵茧并进行挑选回收装置。现有的选茧工序中,大多采用人工操作,费工、费时,工人劳动强度大,且送茧装置的送茧能力和效率均不理想,选茧过程辨别精准度不高。因此,提高选茧精准度及蚕茧质量,使产品色泽统一是目前选茧装置的主要目的。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911112822公开了一种自动选茧机,包括:机架、选茧台、选茧槽孔、选茧槽挡板、近红外光源、分束器、接收器、高压风嘴、空压机、收集袋和控制器,该专利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蚕茧的茧层量进行检测,利用近红外光谱选茧机实现准确选茧,利用多个分束器实现一个光源覆盖整个选茧台的目的,达到节约成本,但该专利采用分束器从蚕茧的下方照射,其照射的通透性不够,会造成有疵茧识别率不高。
[0004]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621014640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灯光的选茧机,包括滑块、滑轨、固定板、安装座、第一电机、转盘、连接杆、左支架、第一连杆、移动块、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等;底板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架、收集框、支杆、输送装置和右架,左架和右架顶端设置有顶板,该专利达到了能够清晰分辨内印茧的效果,该专利虽然通过调节照明装置提升蚕茧的光照效果,但是其结构复杂,效率不高,并且该专利采用蚕茧顶部照射的方式,其照射的通透性也不够,同样会造成有疵茧识别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全反射激发照明、提高蚕茧照射通透性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包括若干玻璃管滚筒,相邻玻璃管滚筒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处用于放置蚕茧;若干聚光导光体,设置于玻璃管滚筒内,所述聚光导光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斜向上的出光口;通过调整相邻玻璃管滚筒之间的间隙,使聚光导光体的出光口位于蚕茧中心水平轴以下,且聚光导光体出光口发出的入射光与蚕茧的夹角满足光全反射临界公式sinC=1/n,式中C为临界角,n为折射率。
[0007]本技术还具有如下优选技术方案:
[0008]所述的选茧装置,还包括一整体式输送带,若干玻璃管滚筒设置于整体式输送带上。
[0009]所述的选茧装置,也可以替换为若干分体式输送带,分体式输送带设置于玻璃管滚筒之间的间隙处。
[0010]所述的玻璃管滚筒之间设有间隙处设有若干挡板。
[0011]所述玻璃管滚筒包括外滚筒和内滚筒,外滚筒采用透光材质制成,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内滚筒固定不动,且内部设有聚光导光体。
[0012]所述聚光导光体截面呈倒三角形,顶部两端为出光口,底部两侧的内部或外部贴有LED灯条。LED灯光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波长进行交替使用。
[0013]所述聚光导光体除了出光口,其余位置设有避光材质。防止光对视觉相机的干扰。
[0014]所述聚光导光体由金属制成,聚光导光体内侧设有高反射的镜面体和LED光源,LED光源经镜面体反射聚集后由出光口射出。
[0015]所述选茧装置还包括吊装式机械手,吊装式机械手底部设有弹性爪,弹性爪上设有视觉相机。
[0016]所述输送带上设有位置传感器。
[0017]所述选茧装置末端设有往复式摆动梳理机构,往复式摆动梳理机构一侧设有水平喷气口。
[0018]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0019]1.本技术采用玻璃滚筒带动蚕茧滚动装置,方便调节蚕茧受光照射面位置,实现蚕茧的全照明。
[0020]2.本技术通过调整相邻玻璃管滚筒之间的间隙,使聚光导光体的出光口位于蚕茧中心水平轴以下,且聚光导光体出光口发出的入射光与蚕茧的夹角满足光全反射临界公式sinC=1/n,式中C为临界角,n为折射率,聚光导光体出光口的灯光使蚕茧照射得更为通透,以实现准确选茧的目的。
[0021]3.本技术方法简单方便,操作容易上手,能够快速选出疵茧,保证了进入蚕茧的质量,同时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整体操作较为容易。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蚕茧的全反射激发照明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蚕茧接收光照方向的侧面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滚动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吊装机械手抓取及归类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梳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照明单元结构局部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聚光出光体截面图;
[0029]图中:1.聚光导光体 2.出光口 3.玻璃管滚筒 4.LED灯条 5.挡板 6.整体式输送带 7.蚕茧 8.照明方向及位置 9.分体式输送带 10.吊装式机械手 11. 弹性抓 12.视觉相机 13.水平喷气口 14.往复式摆动梳理机构 15.位置传感器 16.疵茧回收筒 17.滚筒排列方向输送带运动方向 18.内滚筒 19.外滚筒 20.聚光出光体 21.出光口 22.LED灯珠 23.散热安装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装置由蚕茧的全反射激发照明单元、滚动输送单元、吊装机械手抓取及归类单元、梳理单元组成。
[0031]桑蚕丝是一种表面光滑且本体透明的胶状体,具有光学性,经过测量其相对于真空或空气的全反临界角约为43
°
左右,利用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C=1/n,式中C为临界角,n为折射率,从蚕茧的水平轴以下侧面水平射入一束光,此时灯光在蚕丝内的全反射叠加灯光在茧丝的光滑表面的镜面反射,形成了光在蚕茧的整个茧层中的连续的反射光路,从而使整个茧子就像是一个灯泡被激发点亮,通体发光。因为形成了光在蚕茧的整个茧层的全照明,此时茧子的内层上的各种瑕疵就可以被非常清晰地被看见并发现,照亮蚕茧的是一个由光学塑料制成的聚光导光体。导光体上安装高亮度的LED灯条,导光体将LED的灯条的光通过导光体的聚光结构将光聚集到底部的出光口,出光口的光可以激发茧层建立连续反射光路。
[0032]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聚光导光体还可以是聚光出光体20,聚光出光体由金属制成,它的内侧为高反射的镜面体,底面为散热安装台23。由LED灯珠22发出的灯光在内侧聚集后由出光口21射出,起到照亮茧子的作用。其作用与聚光导光体的作用一致。
[0033]将茧子放在纵向排列的滚筒上,滚筒都朝同一方向旋转,滚筒由玻璃管制成,LED聚光导光体安装在玻璃管内,且不随玻璃滚筒转动,照亮茧子用于视觉检测,滚筒的间距可根据茧子大小调整。
[0034]输送带采用两种形式:

整体式;

分体式。
[0035]⑴
整体式为在所有的滚筒底部有一条整体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玻璃管滚筒,相邻玻璃管滚筒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处用于放置蚕茧;若干聚光导光体,聚光导光体设置在玻璃管滚筒内,聚光导光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斜向上的出光口;通过调整相邻玻璃管滚筒之间的间隙,使聚光导光体的出光口位于蚕茧中心水平轴以下,且聚光导光体出光口发出的入射光与蚕茧的夹角满足光全反射临界公式sinC=1/n,式中C为临界角,n为折射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整体式输送带,若干玻璃管滚筒设置于整体式输送带上,所述的输送带上设有挡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分体式输送带,分体式输送带设置于玻璃管滚筒之间的间隙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反射激发照明的滚动视觉选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滚筒包括外滚筒和内滚筒,外滚筒采用透光材质制成,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内滚筒固定不动,且内部设有聚光导光体。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俊徐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家俊制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