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喂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14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猪只饲喂技术领域的饲喂传感器,包括触碰头,所述触碰头的右侧可拆卸固定设置有触碰杆,所述外壳底板右侧固定有与外壳内腔相适配的下绝缘桶,所述下绝缘桶内腔左侧固定设置有下导电块,所述触碰杆右端固定有下接触块,所述接触块一的右侧固定有弹簧支柱,且弹簧支柱外壁套设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准确的感知猪只的触碰状态,在通电状态下可感知饲槽内剩料剩水情况,从而可以根据猪只的行为作相应的投饲动作,精准下料下水,避免造成浪费,大大的降低饲喂成本。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科学精确.安全,实现代价小。科学精确.安全,实现代价小。科学精确.安全,实现代价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饲喂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猪只饲喂
,具体为饲喂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的养猪场规模化越来越大,产业化越来越集中,大量的资本涌入养猪业,养猪业的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对现代化技术的依靠也越来越明显,用现代化设备装备的规模化、智能信息化管理养殖模式,正逐步占领中国的主要养猪市场。目前使用饲喂传感器在减少猪场劳动力、改善猪生产性能、保障生物安全、提升猪场生产成绩和降低养殖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现有的饲喂传感器在使用时,目前,普遍的触碰传感器采用接近开关来实现,相对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存在触碰漏报,误报的情况,且不具备剩料检测功能。为此,我们提出饲喂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饲喂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饲喂传感器,包括触碰头,所述触碰头的右侧可拆卸固定设置有触碰杆,所述触碰杆的右端活动处于外壳内左侧,所述外壳内腔左侧设置有相适配的外壳底板,所述外壳底板活动套设在触碰杆外壁,所述外壳底板右侧固定有与外壳内腔相适配的下绝缘桶,所述触碰杆的右端活动贯穿下绝缘桶并处于下绝缘桶内腔左侧,所述下绝缘桶内腔左侧固定设置有下导电块,且下导电块活动套设在触碰杆外壁,所述触碰杆右端固定有下接触块,且下接触块的右侧贴合有接触块一,所述接触块一的右侧固定有弹簧支柱,且弹簧支柱外壁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弹簧支柱另一端连接有接触块二,所述接触块二外壁活动套设有相配合的导电块一,且导电块一固定在外壳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腔右侧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右侧固定插设有相连通的安装杆,且安装杆内设置有多组导线,且多组导线分别与导电块一和下导电块电性连接,多组导线均活动贯穿安装杆右侧并连接有快速航插。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右端且处于安装杆和导线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线帽,且多组导线处于安装杆右端的外壁部分套设有绝缘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腔右侧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边,且环形凸边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上绝缘盖,且上绝缘盖的左端插设于下绝缘桶内腔右侧,所述上绝缘盖活动套设在弹簧支柱外壁,所述接触块二处于环形凸边内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块一通过螺栓固定在环形凸边右侧外壁,所述触碰杆竖截面呈倒T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板和触碰杆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垫,且复位垫处于外壳底板右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准确的感知猪只的触碰状态,从而可以根据猪只的行为作相应的饲喂动作,触碰头感知可避免饲喂时的过多下料,大大的降低饲喂成本。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代价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3]图中:1、触碰头;2、触碰杆;3、外壳底板;4、复位垫;5、下绝缘桶;6、下导电块;7、下接触块;8、接触块一;9、弹簧支柱;10、压缩弹簧;11、上绝缘盖;12、接触块二;13、导电块一;14、安装座;15、安装杆;16、防水线帽;17、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实施例1
[001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饲喂传感器技术方案:饲喂传感器,包括触碰头1,触碰头1的右侧可拆卸固定设置有触碰杆2,触碰杆2可采用螺栓与触碰头1固定连接,触碰杆2的右端活动处于外壳17内左侧,外壳17内腔左侧设置有相适配的外壳底板3,起到封闭外壳17左侧的作用,外壳底板3活动套设在触碰杆2外壁,不干涉触碰杆2受到触碰移动;
[0017]请参阅图1,外壳底板3右侧固定有与外壳17内腔相适配的下绝缘桶5,下绝缘桶5的左侧带有与复位垫4配合的槽口,触碰杆2的右端活动贯穿下绝缘桶5并处于下绝缘桶5内腔左侧,下绝缘桶5内腔左侧固定设置有下导电块6,下绝缘桶5的底部开设有横向的凹槽,通过凹槽内一侧插入螺栓固定下导电块6,同时方便导线布置,且下导电块6活动套设在触碰杆2外壁,不干涉触碰杆2受到触碰移动,触碰杆2右端固定有下接触块7,且下接触块7的右侧贴合有接触块一8;
[0018]请参阅图1,接触块一8的右侧固定有弹簧支柱9,弹簧支柱9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另做详述,弹簧支柱9竖截面呈T形,且弹簧支柱9外壁套设有压缩弹簧10,弹簧支柱9移动使得压缩弹簧10受到挤压,压缩弹簧10一端与弹簧支柱9左端的阶梯端面连接,另一端与上绝缘盖11的左端连接,弹簧支柱9另一端连接有接触块二12,随弹簧支柱9移动,接触块二12外壁活动套设有相配合的导电块一13,且导电块一13固定在外壳17内。
[0019]如图1所示:外壳17内腔右侧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安装座14,可采用螺栓的固定方式,安装座14的右侧固定插设有相连通的安装杆15,方便使用该传感器的同时方便穿线,且安装杆15内设置有多组导线,且多组导线分别与导电块一13和下导电块6电性连接,多组导线均活动贯穿安装杆15右侧并连接有快速航插,快速航插属于现有技术,为本技术中的电器元件提供电源;
[0020]如图1所示:安装杆15右端且处于安装杆15和导线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线帽16,使得外界的液体等不易从安装杆15和导线的连接处进入安装杆15内部,提高防水性能,且多组导线处于安装杆15右端的外壁部分套设有绝缘套,绝缘套一端与防水线帽16连接,一端
与快速航插连接,起到保护外露导线的作用,在此不另做详述。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1所示:外壳17内腔右侧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边,起到支撑和安装结构的作用,且环形凸边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上绝缘盖11,且上绝缘盖11的左端插设于下绝缘桶5内腔右侧,上绝缘盖11起到承接结构和对弹簧支柱9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上绝缘盖11活动套设在弹簧支柱9外壁,接触块二12处于环形凸边内侧,上绝缘盖11的右侧开设有与接触块二12适配的活动槽;
[0023]如图1所示:导电块一13通过螺栓固定在环形凸边右侧外壁,触碰杆2竖截面呈倒T形;
[0024]如图1所示:外壳底板3和触碰杆2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垫4,且复位垫4处于外壳底板3右侧,提高触碰杆2与外壳底板3连接处的密封性。
[0025]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饲喂传感器,包括触碰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碰头(1)的右侧可拆卸固定设置有触碰杆(2),所述触碰杆(2)的右端活动处于外壳(17)内左侧,所述外壳(17)内腔左侧设置有相适配的外壳底板(3),所述外壳底板(3)活动套设在触碰杆(2)外壁,所述外壳底板(3)右侧固定有与外壳(17)内腔相适配的下绝缘桶(5),所述触碰杆(2)的右端活动贯穿下绝缘桶(5)并处于下绝缘桶(5)内腔左侧,所述下绝缘桶(5)内腔左侧固定设置有下导电块(6),且下导电块(6)活动套设在触碰杆(2)外壁,所述触碰杆(2)右端固定有下接触块(7),且下接触块(7)的右侧贴合有接触块一(8),所述接触块一(8)的右侧固定有弹簧支柱(9),且弹簧支柱(9)外壁套设有压缩弹簧(10),所述弹簧支柱(9)另一端连接有接触块二(12),所述接触块二(12)外壁活动套设有相配合的导电块一(13),且导电块一(13)固定在外壳(1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喂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7)内腔右侧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的右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蚂蜂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