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05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包括腋托、第一支杆、第二支杆、手托、第一斜杆、第二斜杆、连接杆和防滑机构;所述腋托下部两侧轴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手托一端与第一支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的底部相交并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防滑机构。本新型通过设置照明灯及反光条,便于夜间使用,提高安全性能;通过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手托以及连接杆,满足各种使用需求;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防滑机构,便于更换,吸附垫设计成凹形,增大了吸附力,提高了拐杖防滑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残疾人的数量大约是8500万,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在大约8500万残疾者中,下肢残疾者占据很大一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拐杖,拐杖是下肢重度残疾者,日常生活中离不可少的行走辅助设备,但在目前的拐杖中,存在着夜间使用行走不方便、不安全,拐杖底部的防滑垫,不耐磨,易损坏,防滑性能不高,拐杖手托调节不灵活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使用者的日常生活。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急需研究一种能够在夜间使用安全,调节灵活,防滑垫耐磨、易更换的新型多功能拐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适用于夜间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拐杖使用轻便,调节灵活,防滑垫耐磨损,防滑性能好,而且可以随时更换。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包括腋托、第一支杆、第二支杆、手托、第一斜杆、第二斜杆、连接杆和防滑机构;所述腋托下部两侧轴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手托一端与第一支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的底部相交并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防滑机构;
[0006]其中所述第二斜杆设置有蓄电池和照明灯,所述第二支杆上设置有开关控制键;防滑机构包括防滑吸附垫、缓震弹簧、支撑框和外接螺纹,所述防滑吸附垫下侧为内凹形结构,其上侧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内均匀分布若干缓震弹簧,支撑框上部固定连接有外接螺纹。
[0007]优选的,所述手托两侧设置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一端与限位弹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一端连接拉力弹杆,所述拉力弹杆下端与握柄相连接。
[0008]优选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杆侧壁贴有第一反光条,所述第一斜杆的侧壁贴有第二反光条。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内接螺纹套,连接杆顶部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设置有紧固螺套。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杆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孔。
[0011]优选的,所述腋托上部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内部设置有海绵垫及缓冲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照明灯为LED节能灯,所述蓄电池、照明灯和开关控制键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通过设置照明灯及反光条,使得本新型拐杖能够适应夜间光线较暗的环境使用,从而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通过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手托以及连接杆,可灵活调节手托高度以及拐杖的整体高度,极大的提高了本新型的适用范围,满足各种身高体型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防滑机构,可以随时更换防滑机构,另通过将防滑机构的吸附垫设计成凹形,增大了吸附力,从而提高了拐杖防滑性能,防滑机构内设置缓震弹簧不但具有减震功能,而且缓震弹簧会根据不同坡度调节每个缓震弹簧压缩程度,保持防滑垫很好的贴合地面,从而也能够提高防滑性能。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的防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的手托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的手托的限位销收缩时的示意图。
[0020]图中各标号:100、腋托;101、缓冲垫层;200、第一支杆;201、第一反光条;202、第一限位孔;300、第二支杆;301、开关控制键;302、第二限位孔;400、手托;401、限位销;402、限位弹簧;403、拉力弹杆;404、握柄;500、第一斜杆;501、第二反光条;600、第二斜杆;601、蓄电池;602、照明灯;700、连接杆;701、紧固螺套;702、套管;703、内接螺纹套;800、防滑机构;801、防滑吸附垫;802、缓震弹簧;803、支撑框;804、外接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其主要结构包括腋托100、第一支杆200、第二支杆300、手托400、第一斜杆500、第二斜杆600、连接杆700和防滑机构800;为更好的贴合人体腋窝部位,本新型的腋托100外形采用一定弧度,为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腋托100的上部还设置有缓冲垫层101,缓冲垫层101内部填充海绵垫及缓冲弹簧,腋托100的下部两侧轴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杆200和第二支杆300。
[0024]第一支杆20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500,第一支杆200的侧壁贴有第一反光条201,第一斜杆500的侧壁贴有第二反光条501,第一反光条201与第二反光条501组成反光机构,在夜晚使用拐杖时,由于使用者移动缓慢,来遇到行人或车辆时可能来不及避让,通过设置放光机构能够使过往行人或车辆及时拐杖使用者,从而提前避让,保障拐杖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0025]第一支杆200内侧还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孔202,通过第一限位孔202使手托400一端与第一支杆200活动连接;手托400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杆300内侧上的第二限位孔302活动
连接,为了限制手托400上下移动时的轨迹能够沿着第一限位孔202和第二限位孔302所在的竖直面进行移动,还可以在第一限位孔202和第二限位孔302两侧设置限位槽。
[0026]为了便于使用控制照明,在第二支杆300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开关控制键301,第二支杆3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600,第二斜杆600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601和照明灯602,照明灯602的灯头位于第二斜杆600的外侧,照明灯602的光轴与第二斜杆600的轴线夹角在30
°
到90
°
之间,为了提高照明时长,本实施例中的照明灯602采用LED节能灯,蓄电池601、照明灯602和开关控制键30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27]第一斜杆500与第二斜杆600的底部相交并与连接杆700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700顶部设置有套管702,套管702下端设置有紧固螺套701,连接杆700的管径略小于套管702的内径,拐杖使用时连接杆700插入套管702内,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拧紧紧固螺套701,通过挤压力将连接杆700固定在套管702内;此外连接杆700的底端还设置有内接螺纹套703,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包括腋托(100)、第一支杆(200)、第二支杆(300)、手托(400)、第一斜杆(500)、第二斜杆(600)、连接杆(700)和防滑机构(800);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托(100)下部两侧轴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杆(200)和第二支杆(300),所述手托(400)一端与第一支杆(200)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杆(30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2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500),所述第二支杆(3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600),所述第一斜杆(500)与第二斜杆(600)的底部相交并与连接杆(7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0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防滑机构(800);其中所述第二斜杆(600)设置有蓄电池(601)和照明灯(602),所述第二支杆(300)上设置有开关控制键(301);所述防滑机构(800)包括防滑吸附垫(801)、缓震弹簧(802)、支撑框(803)和外接螺纹(804),所述防滑吸附垫(801)下侧为内凹形结构,其上侧与支撑框(80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803)内均匀分布若干缓震弹簧(802),支撑框(803)上部固定连接有外接螺纹(8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仙章安梅朱春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