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施工电梯附墙因结构层高较大,无法将施工电梯附墙安装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工电梯附墙垂直间距无法满足规范或相关电梯使用说明书要求,一般施工电梯附墙垂直间距不超过9m一道,且建筑采用钢管柱结构时,常规的施工电梯附墙以附在混凝土结构中为主,对于存在超过9m高度无混凝土结构来安装附墙时,都是以在基础平面上单独增加钢构标准节来安装电梯附墙支架,标准节利用斜撑加固。这种附墙的安装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施工电梯的安装成本。现有施工电梯附墙在遇到上述情况时,一般在电梯基础结构平面上单独安装一个钢构标准节用于施工电梯附墙,该方法工作繁杂,成本高,劳动力大等问题,本技术可解决以上问题。
[0003]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0004]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管柱,第一节点板,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外表面,第二节点板,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外表面,第三节点板,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外表面,所述第三节点板位于所述第二节点板和第一节点板之间,第一撑杆,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节点板,第二撑杆,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节点板,另一端经由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撑杆,水平主梁,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节点板,另一端经由第二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经由第三撑杆支撑,所述第三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管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板、第二节点板和第三节点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位置低于所述水平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板、第二节点板和/或第三节点板包括贴合钢管柱外表面的背面以及沿所述背面垂向衍生的双耳板。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胡佑平,王思岚,龙瀚,赵朋,陈顺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