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575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包括锅炉、大汽轮机、小汽轮机、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以及充氮保护组件;充氮保护组件包括变压吸附制氮机,变压吸附制氮机的出口连接充氮管道;热网加热器的壳侧上设置热网壳侧充氮管、管侧上设置热网管侧充氮管;乏汽加热器的壳侧上设置乏汽壳侧充氮管、管侧上设置乏汽管侧充氮管;热网壳侧充氮管、热网管侧充氮管、乏汽壳侧充氮管、乏汽管侧充氮管均连接至充氮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氮保护组件的设置,在系统停运时,能够对热网系统中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的壳侧和管侧分别进行充氮保养,从而增加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热网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网加热器是热网系统的重要设备,包括用来流通蒸汽的壳侧和用来流通循环水的由内部管束构成的管侧,壳侧的蒸汽与管侧的循环水之间进行换热,换热之后的蒸汽冷却为凝结水排出,换热之后的循环水吸收热量进入热水管道,供二次管网及用户使用,温度降低后再次返回到热网加热器的管侧进行加热。
[0003]热网系统中的循环水由于需要进入二次管网及用户,长期循环使用之后会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会造成结垢甚至腐蚀;同时蒸汽换热冷却凝结的水长期残存在壳侧也会对加热器产生危害,从而降低热网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在停运时,热网系统中的充氮保护组件能够对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的壳侧和管侧分别进行充氮保养,从而增加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包括锅炉、大汽轮机、小汽轮机、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以及充氮保护组件;
[0008]所述锅炉的出汽端与大汽轮机的进汽端进行管道连接,所述大汽轮机的蒸汽出口端与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进行管道连接;所述大汽轮机的蒸汽出口端还与小汽轮机的进汽端进行管道连接,所述小汽轮机的蒸汽出口端与乏汽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进行管道连接;
[0009]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壳侧底部、乏汽加热器的壳侧底部均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疏水阀、疏水泵;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锅炉的进口端;
[0010]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管侧入口、乏汽加热器的管侧入口均与循环水管道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管侧出口、乏汽加热器的管侧出口均与热水管道相连;
[0011]所述充氮保护组件包括变压吸附制氮机,所述变压吸附制氮机的入口连接压缩空气管道,所述变压吸附制氮机的出口连接充氮管道;
[0012]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壳侧上设置有热网壳侧充氮管,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管侧上设置有热网管侧充氮管;所述乏汽加热器的壳侧上设置有乏汽壳侧充氮管,所述乏汽加热器的管侧上设置有乏汽管侧充氮管;
[0013]所述热网壳侧充氮管、热网管侧充氮管、乏汽壳侧充氮管、乏汽管侧充氮管均连接至充氮管道;所述热网壳侧充氮管、热网管侧充氮管、乏汽壳侧充氮管、乏汽管侧充氮管上
各设置有充氮阀门。
[0014]优选的,所述热网加热器汽侧入口的管道上设置热网进汽阀。
[0015]优选的,所述乏汽加热器汽侧入口的管道上设置乏汽进汽阀。
[0016]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除氧器的入口端,所述除氧器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前置泵、高压给水加热器,所述高压给水加热器的出口端与锅炉的进口端进行管道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热网加热器管侧入口的管道上设置热网进水阀,所述热网加热器管侧出口的管道上设置热网出水阀。
[0018]优选的,所述乏汽加热器管侧入口的管道上设置乏汽进水阀,所述乏汽加热器管侧出口的管道上设置乏汽出水阀。
[0019]优选的,所述热网进水阀、热网出水阀、乏汽进水阀、乏汽出水阀均为电动阀。
[0020]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道上设置循环泵。
[0021]优选的,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壳侧底部设置热网排汽管,所述热网排汽管上设置热网排汽阀;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管侧底部设置热网排水管,所述热网排水管上设置热网排水阀。
[0022]优选的,所述乏汽加热器的壳侧底部设置乏汽排汽管,所述乏汽排汽管上设置乏汽排汽阀;所述乏汽加热器的管侧底部设置乏汽排水管,所述乏汽排水管上设置乏汽排水阀。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技术通过充氮保护组件的设置,在系统停运时,能够对热网系统中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的壳侧和管侧分别进行充氮保养:一方面通过充装氮气将其中残存的气体替换出来,另一方面使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在停运过程中始终处于氮气氛围内实现充氮保养;从而增加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0025](2)本技术中变压吸附制氮机的设置,能够满足热网系统充氮保养过程中氮气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27]图1是本技术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中热网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中乏汽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
[0031]1‑
锅炉,2

大汽轮机,3

小汽轮机;
[0032]4‑
热网加热器,401

热网进汽阀,402

热网进水阀,403

热网出水阀,404

热网壳侧充氮管,405

热网管侧充氮管,406

热网排汽阀,407

热网排水阀;
[0033]5‑
乏汽加热器,501

乏汽进汽阀,502

乏汽进水阀,503

乏汽出水阀,504

乏汽壳侧充氮管,505

乏汽管侧充氮管,506

乏汽排汽阀,507

乏汽排水阀;
[0034]6‑
排水管,601

疏水阀,602

疏水泵,7

除氧器,8

前置泵,9

高压给水加热器,10

循环水管道,1001

循环泵,11

热水管道;
[0035]12

变压吸附制氮机,121

压缩空气管道,122

充氮管道,123

充氮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大汽轮机、小汽轮机、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以及充氮保护组件;所述锅炉的出汽端与大汽轮机的进汽端进行管道连接,所述大汽轮机的蒸汽出口端与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进行管道连接;所述大汽轮机的蒸汽出口端还与小汽轮机的进汽端进行管道连接,所述小汽轮机的蒸汽出口端与乏汽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进行管道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壳侧底部、乏汽加热器的壳侧底部均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疏水阀、疏水泵;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锅炉的进口端;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管侧入口、乏汽加热器的管侧入口均与循环水管道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管侧出口、乏汽加热器的管侧出口均与热水管道相连;所述充氮保护组件包括变压吸附制氮机,所述变压吸附制氮机的入口连接压缩空气管道,所述变压吸附制氮机的出口连接充氮管道;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壳侧上设置有热网壳侧充氮管,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管侧上设置有热网管侧充氮管;所述乏汽加热器的壳侧上设置有乏汽壳侧充氮管,所述乏汽加热器的管侧上设置有乏汽管侧充氮管;所述热网壳侧充氮管、热网管侧充氮管、乏汽壳侧充氮管、乏汽管侧充氮管均连接至充氮管道;所述热网壳侧充氮管、热网管侧充氮管、乏汽壳侧充氮管、乏汽管侧充氮管上各设置有充氮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加热器汽侧入口的管道上设置热网进汽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进行充氮保护的热网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营马强张海峰孙元亮王印政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