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518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包括第一位移柱、第二位移柱、第一卡具和第二卡具,第一位移柱为两个,其中的第一位移柱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底板,另一个第一位移柱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底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卡具,且在每个第一卡具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位移柱,且每个第二位移柱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卡具,能够对插孔钢筋底部进行固定,通过在第二卡具外侧面设置滚轮,避免插孔钢筋与孔内壁发生摩擦碰撞的情况,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拼装剪力墙,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在对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拼装时,需要将预制好的剪力墙吊装至混凝土钢筋的上方,并使剪力墙底部的圆孔套设在对应插孔钢筋的外部;由于圆孔较深,所以对应插孔钢筋的高度也比较高,现有的插孔钢筋层倒U型分布,在施工中会存在以下缺点:

、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因预制板的碰撞使插孔钢筋发生偏斜,严重影响剪力墙的安装;

、剪力墙下放前,需要工作人员半蹲地面,观察圆孔的位置与下方插孔钢筋的位置是否对应,且拼装时,插孔钢筋应尽量位于圆孔靠近中间位置处,避免下方过程中,位于圆孔内的钢筋与孔内壁发生摩擦、碰撞的情况,从而会对剪力墙造成损坏,严重影响后续的拼装施工。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能够快速将剪力墙下放至插孔钢筋的外部,避免圆孔内壁与插孔钢筋因碰撞造成损伤的情况。
[0007]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包括第一位移柱、第二位移柱、第一卡具和第二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柱为两个,其中的第一位移柱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底板,另一个第一位移柱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卡具,且在每个第一卡具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位移柱,且每个第二位移柱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具,所述第二连接板下方的第二位移柱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母。
[0009]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可以沿着对应的第一位移柱移动,且在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两侧的第一位移柱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相匹配的第一定位螺母。
[0010]所述第一卡具呈截面为半圆状的柱体分布,位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第一卡具形成一个截面为圆形的柱体,且位于每个第一卡具内侧面的第一凹槽分别直通对应底板内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底板上第一卡具的两侧与第二底板上第一卡具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外侧板,且对应的两个外侧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1]每个所述第二位移柱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卡具,且两个第二卡具形成一个截面为圆的柱体;所述第二卡具的外侧挖设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且滚轮的外侧位于第二卡具的外部。
[0012]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外侧板,且两个第二卡具两侧的第一外侧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0013]所述第二卡具的内侧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呈两端相通状
分布。
[0014]所述连接板的外端设置有手柄。
[0015]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卡具内壁设置第一凹槽,起到对插孔钢筋底部固定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卡具,且第二卡具通过连接板与第二位移柱滑动连接在一起,起到对插孔钢筋上部固定的作用,同时能够快速完成对孔的操作。
[0017]2、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卡具外侧面设置滚轮,使用时,随着剪力墙的下移,第二卡具也会沿着第二位移柱下移,避免插孔钢筋与孔内壁发生摩擦碰撞的情况,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拼装剪力墙。
[0018]3、本技术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套设在第一位移柱上,并通过第一定位螺母进行调节相邻底板直接的距离,便于将该插孔赶紧插设对应卡具的凹槽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0019]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一底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第二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0025]实施例:参见图1

图3,一种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包括第一位移柱1、第二位移柱4、第一卡具5和第二卡具7,第一位移柱1为两个,其中的第一位移柱1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底板2,另一个第一位移柱1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底板3;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卡具5,且在每个第一卡具5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6;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位移柱4,且每个第二位移柱4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板8,在连接板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具7,第二连接板8下方的第二位移柱4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母40A。
[0026]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分别可以沿着对应的第一位移柱1移动,且在第一底板2或第二底板3两侧的第一位移柱1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相匹配的第一定位螺母10A。
[0027]第一卡具5呈截面为半圆状的柱体分布,位于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上的第一卡具5形成一个截面为圆形的柱体,且位于每个第一卡具5内侧面的第一凹槽6分别直通对应底板内侧面的底部;第一底板2上第一卡具5的两侧与第二底板3上第一卡具5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外侧板15,且对应的两个外侧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0028]每个第二位移柱4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板8,每个所述连接板8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卡具7,且两个第二卡具7形成一个截面为圆的柱体;第二卡具7的外侧挖设第三凹槽10,且第三凹槽10位于连接板8的上方,第一凹槽1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11,且滚轮11的外侧位于第二卡具7的外部。
[0029]连接板8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外侧板12,且两个第二卡具7两侧的第一外侧板1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0030]第二卡具7的内侧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凹槽9,且第二凹槽9呈两端相通状分布。
[0031]连接板8的外端设置有手柄13。
[0032]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的数量一致,且均至少为两个。
[0033]上述描述中,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为两个相同的底板,且每个底板的内侧分别设置卡具,当两个卡具对应拼接在一起时,形成一个柱体;第一卡具内壁的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卡具的中间位置处,且第一凹槽直通底板的底部。
[0034]上述描述中,两个第一卡具位于圆孔的正下方,两个第二位移柱位于建立墙外部的两侧;两个第二卡具位于圆孔的正下方,且两个第二卡具形成的圆形截面的内径率小于圆孔的内径,下放的过程中,第二卡具外部的滚轮与圆孔内壁滚动接触在一起。
[0035]上述描述中,两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矩形通孔的宽度分别与插孔钢筋的宽度一致。
[0036]上述描述中,两个第二卡具位于两个第一卡具的正上方,且位于圆孔的正下方,因为施工中,所有剪力墙圆孔及相邻圆孔的间距都是相同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包括第一位移柱(1)、第二位移柱(4)、第一卡具(5)和第二卡具(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柱(1)为两个,其中的第一位移柱(1)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底板(2),另一个第一位移柱(1)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底板(3);所述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卡具(5),且在每个第一卡具(5)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位移柱(4),且每个第二位移柱(4)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板(8),在所述连接板(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具(7),所述第二连接板(8)下方的第二位移柱(4)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母(40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分别可以沿着对应的第一位移柱(1)移动,且在第一底板(2)或第二底板(3)两侧的第一位移柱(1)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相匹配的第一定位螺母(10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模拟用装配式外墙定位实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具(5)呈截面为半圆状的柱体分布,位于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上的第一卡具(5)形成一个截面为圆形的柱体,且位于每个第一卡具(5)内侧面的第一凹槽(6)分别直通对应底板内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底板(2)上第一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帅军刘安斌刘鑫斌赵康华朱广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