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高效沉淀池加药泵故障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510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效沉淀池加药泵故障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剂储池、絮凝剂储池、控制柜、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剩余污泥排放泵、混凝剂流量计以及絮凝剂流量计;所述混合池连接所述絮凝池,所述絮凝池连接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剩余污泥排放泵,所述混凝剂储池连接所述混合池,所述混凝剂储池和所述混合池之间安装所述混凝剂流量计,所述絮凝剂储池连接所述絮凝池,所述絮凝剂储池和所述絮凝池之间安装所述絮凝剂流量计,所述混凝剂储池、所述絮凝剂储池、所述剩余污泥排放泵、所述混凝剂流量计以及所述絮凝剂流量计连接所述控制柜。本装置结构合理,通过流量计加药准确稳定,减少加药不准确导致的故障。减少加药不准确导致的故障。减少加药不准确导致的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高效沉淀池加药泵故障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地,涉及应用于高效沉淀池加药泵故障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污泥回流为特征的高效沉淀池技术(以下简称高效沉淀池技术)是以物化反应为基础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载体混凝沉淀的方式去除污水中各类污染物。该工艺主要去除污水中的SS、TP等污染物,可应用于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污水深度处理、雨水处理等多个水处理领域。高效沉淀池技术在2000年左右逐渐进入我国水处理领域,最初主要应用于给水处理。随着我国市政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推进,该工艺凭借其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在2010年前后开始推广并应用于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环节中,目前已发展成为主流处理工艺。高效沉淀池技术是通过投加混凝剂(或除磷剂)、絮凝剂与污水中污染物反应并形成矾花,再通过斜管沉淀进行泥水分析,最终实现高效处理。可见,混凝剂(或除磷剂)及絮凝剂的稳定投加是该技术处理效果的保障之一。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由于混凝剂(或除磷剂)及絮凝剂加药故障导致的处理效果不稳定,出水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效沉淀池加药泵故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剂储池(1)、絮凝剂储池(2)、控制柜(3)、混合池(4)、絮凝池(5)、沉淀池(6)、剩余污泥排放泵(7)、混凝剂流量计(13)以及絮凝剂流量计(23);所述混合池(4)连接所述絮凝池(5),所述絮凝池(5)连接所述沉淀池(6),所述沉淀池(6)连接所述剩余污泥排放泵(7);所述混凝剂储池(1)连接所述混合池(4),所述混凝剂储池(1)和所述混合池(4)之间安装所述混凝剂流量计(13);所述絮凝剂储池(2)连接所述絮凝池(5),所述絮凝剂储池(2)和所述絮凝池(5)之间安装所述絮凝剂流量计(23);所述混凝剂储池(1)、所述絮凝剂储池(2)、所述剩余污泥排放泵(7)、所述混凝剂流量计(13)以及所述絮凝剂流量计(23)连接所述控制柜(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高效沉淀池加药泵故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3)内安装控制模块(31)、报警模块(32)以及数据采集模块(33);所述报警模块(32)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1)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高效沉淀池加药泵故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储池(1)内安装混凝剂加药泵(11)和混凝剂备用泵(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鹏杨国亮曹效鑫郭媛媛张术宝庞洪涛侯锋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