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支撑台安置于传动机构的上方,筒体贯穿支撑台,并与支撑台固定连接,顶盖与筒体固定连接,第一电机与顶盖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盖,并与搅拌组件固定连接,凹槽底与筒体固定连接,出料管与凹槽底固定连接,出水组件贯穿出料管,出料管的一侧具有开口,第一限流块和第二限流块分别与出料管固定连接,转筒与出料管固定连接,且转筒具有内螺纹,转杆具有外螺纹,密封板与转杆转动连接,烘干箱安置于传动机构的外部。以上结构的设置,既达到了省力的效果,又可以加快清洗和烘干食用油原料的速度,进而提升了食用油的生产效率。提升了食用油的生产效率。提升了食用油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油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食用油的原料选用广泛,包括菜籽、大豆、玉米、橄榄、芝麻等各种原料,在对原料进行榨油前,需要对原料进行清洗,去除污渍,并且清洗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
[0003]但是现有的清洗烘干往往由人工进行,比较费时费力,效率太低,影响食用油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往往由人工进行,比较费时费力,效率太低,影响食用油的生产速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包括传动机构、烘干箱、支撑台、筒体、顶盖、凹槽底、进料管、出料管、进水管、出水组件、第一限流块、第二限流块、密封板、转杆、转筒、第一电机和搅拌组件,所述支撑台安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筒体贯穿所述支撑台,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盖,并与所述搅拌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底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凹槽底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底的下方;
[0006]所述出水组件贯穿所述出料管,并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外表壁,所述出料管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第一限流块和所述第二限流块分别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内壁,所述转筒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外表壁,且所述转筒具有内螺纹,所述转杆具有外螺纹,且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适配,所述密封板与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杆靠近所述出料管的一端,所述烘干箱安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外部。
[0007]通过所述支撑台的设置将所述筒体进行支撑,所述顶盖对所述筒体进行密封,将原料由所述进料管倒入所述筒体内部,将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水泵的输出端,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进而使得所述搅拌组件进行转动,对所述筒体内的原料和水进行搅拌,以此达到对原料的清洗,清洗完成后的污水由所述出水组件进行排泄,当污水排泄完毕后,转动所述转筒内的转杆,将所述转杆向外部旋转,进而使得所述密封板向外打开,所述出料管的管口打开后,所述筒体内的原料通过所述凹槽底的坡度和重力因素,向下排放至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一限流块和所述第二限流块的设置,可以使得排放原料的料口变得窄小,进而使得排放至传动机构上的原料的厚度变薄,可以大幅减少原料的烘干时间,原料排放至
所述传动机构后,进而由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贯穿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以上结构的设置,大幅减少人工作业的时间,既达到了省力的效果,又可以加快清洗和烘干食用油原料的速度,进而提升了所述食用油的生产效率。
[0008]其中,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过滤网、密封片和转轴,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出水管的内部,并与所述出水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片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内部。
[0009]通过所述过滤网的设置,可以防止在排放污水时原料堵塞所述出水管,转动所述转轴进而转动所述密封片,进而达到关闭所述出水组件的目的。
[0010]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带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轮、支撑杆、第二电机和连接轴,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轮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表壁,所述传动带套设于两个所述转轮的外表壁,并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且所述传动带贯穿所述烘干箱。
[0011]通过支撑杆对所述第二电机进行固定,启动所述第二电机,进而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转轮进行转动,最终带动所述传动带进行转动,将所述传动带上的原料匀速送入至所述烘干箱内部进行烘干。
[0012]其中,所述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还包括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杆远离所述密封板的一端。
[0013]通过所述旋转块的设置,可以使得在拧动所述转杆时更加轻松省力。
[0014]其中,所述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烘干箱粘接,并位于所述烘干箱的外表壁。
[0015]通过所述保温层的设置,可以对所述烘干箱进行保温,防止所述烘干箱温度流失过快,进而使得所述烘干箱内的温度达不到烘干原料需要的温度。
[0016]其中,所述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还包括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板的一侧。
[0017]通过所述橡胶条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对所述出料管的出口处进行密封,防止所述筒体内的水流出。
[0018]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片,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片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搅拌片分别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并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轴的外表壁。
[0019]通过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进而带动所述搅拌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搅拌片进行旋转,以此用来对原料达到更好的清洗。
[0020]其中,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密封片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片的外边缘。
[0021]通过所述橡胶圈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密封片的密封效果更好,防止所述筒体内的水通过所述出水组件流出。
[0022]本技术的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通过所述支撑台的设置将所述筒体
进行支撑,所述顶盖对所述筒体进行密封,将原料由所述进料管倒入所述筒体内部,将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水泵的输出端,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进而使得所述搅拌组件进行转动,对所述筒体内的原料和水进行搅拌,以此达到对原料的清洗,清洗完成后的污水由所述出水组件进行排泄,当污水排泄完毕后,转动所述转筒内的转杆,将所述转杆向外部旋转,进而使得所述密封板向外打开,所述密封板打开后,所述筒体内的原料通过所述凹槽底的坡度和重力因素,向下排放至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一限流块和所述第二限流块的设置,可以使得排放原料的料口变得窄小,进而使得排放至传动机构上的原料的厚度变薄,可以大幅减少原料的烘干时间,原料排放至所述传动机构后,进而由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贯穿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加快清洗和烘干食用油原料的速度,进而提升了所述食用油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烘干箱、支撑台、筒体、顶盖、凹槽底、进料管、出料管、进水管、出水组件、第一限流块、第二限流块、密封板、转杆、转筒、第一电机和搅拌组件,所述支撑台安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筒体贯穿所述支撑台,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盖,并与所述搅拌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底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凹槽底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底的下方;所述出水组件贯穿所述出料管,并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外表壁,所述出料管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第一限流块和所述第二限流块分别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内壁,所述转筒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外表壁,且所述转筒具有内螺纹,所述转杆具有外螺纹,且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适配,所述密封板与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杆靠近所述出料管的一端,所述烘干箱安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过滤网、密封片和转轴,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出水管的内部,并与所述出水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片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原料清洗烘干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