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96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清洁布主体和橡胶手套,所述清洁布主体设置在橡胶手套上,所述清洁布主体包括麻布和竹纤维布,所述麻布靠近竹纤维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竹纤维布靠近第一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所述竹纤维布远离海绵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橡胶手套可套在手部,清洁时橡胶手套可保护手部,而设置的海绵层可起到缓冲效果,可避免不平整表面的硬物撞击手部,进一步起到防护的效果,很好地适应于不平整表面,且设置的麻布、海绵层和竹纤维布大大提高了清洁布的厚度,无需折叠,省时省力,然后设置的刷丝可清理粘性较大的污物,清洁效果俱佳。佳。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布
,具体为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

技术介绍

[0002]清洁布是由原料为毛发百分之一细的超细合成纤维制作。清洁布能去除灰尘、霉菌、杂菌、油污、水印、烟灰。清洁布具有吸水性好、不掉屑、耐洗涤的性能,不含任何化学或药物成分,能够除灰尘、汗渍、污渍,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保洁中。目前,现有的清洁布只有单层结构,较薄,在清洁时需要折叠几次才能擦拭,耗时耗力,且缓冲效果不佳,在清洁不平整的表面时手部易撞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包括清洁布主体和橡胶手套,所述清洁布主体设置在橡胶手套上,所述清洁布主体包括麻布和竹纤维布,所述麻布靠近竹纤维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竹纤维布靠近第一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所述竹纤维布远离海绵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
[000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海绵层内填充有弹性橡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能提高海绵层的防撞能力,以便适应于不平整表面。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均由木棉线和竹纤维线相互交织形成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可抗菌,减少污染,延长使用寿命。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抗菌层远离竹纤维布的一侧粘结有PE膜。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膜起到防尘的效果。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清洁布主体对称设置在橡胶手套上,两个所述清洁布主体上均开设有通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手套可套在手上使用,避免清洁剂对手部的伤害。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手套的前后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刷丝,若干个刷丝均穿过清洁布主体上的通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刷丝可清洁粘性较大的污物,便于清洁。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刷丝为尼龙丝,且刷丝的长度大于清洁布主体的厚度。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手套的内部设置有绒毛层,绒毛层是由若干个绒毛编织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绒毛层可增加手部的舒适度,避免橡胶手套与手部因长时间摩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设置的橡胶手套可套在手部,清洁时橡胶手套可保护手部,而设置的海绵层可起到缓冲效果,可避免不平整表面的硬物撞击手部,进一步起到防护的效果,很好地适应于不平整表面,且设置的麻布、海绵层和竹纤维布大大提高了清洁布的厚度,无需折叠,省时省力,然后设置的刷丝可清理粘性较大的污物,清洁效果俱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清洁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清洁布主体;11、麻布;12、第一抗菌层;13、海绵层;14、竹纤维布;15、第二抗菌层;16、PE膜;2、通孔;3、橡胶手套;4、刷丝;5、绒毛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

3,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包括清洁布主体1和橡胶手套3,清洁布主体1设置在橡胶手套3上,清洁布主体1包括麻布11和竹纤维布14,麻布11靠近竹纤维布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12,竹纤维布14靠近第一抗菌层12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13,竹纤维布14远离海绵层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15。
[0029]海绵层13内填充有弹性橡胶,海绵层13具有一定的缓冲的效果,避免手部撞击不平整表面的硬物。
[0030]第一抗菌层12和第二抗菌层15均由木棉线和竹纤维线相互交织形成的,第一抗菌层12和第二抗菌层15可减少细菌的产生。
[0031]第二抗菌层15远离竹纤维布14的一侧粘结有PE膜16,PE膜16用于防护,使用时可撕下PE膜16。
[0032]实施例二:
[0033]参照图1、2,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两个清洁布主体1对称设置在橡胶手套3上,橡胶手套3两面均可清洁,方便使用,两个清洁布主体1上均开设有通孔2。
[0034]橡胶手套3的前后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刷丝4,若干个刷丝4均穿过清洁布主体1上的通孔2,若干个刷丝4可清理粘性较大的污物,清洁地更加彻底。
[0035]刷丝4为尼龙丝,且刷丝4的长度大于清洁布主体1的厚度。
[0036]橡胶手套3的内部设置有绒毛层5,绒毛层5是由若干个绒毛编织而成,绒毛层5较柔软,可提高舒适度。
[003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可将手插入橡胶手套3内,插入后绒毛层5能增加舒适度,然后将橡胶手套3上的清洁布主体1沾湿,即可擦拭,擦拭时,橡胶手套3能很好地防护手部,避免清洁剂对手部的伤害,同时也避免不平整表面的硬物撞击手部,当不平整表面的硬物撞击手部时,海绵层13可起到缓冲效果,有效地避免硬物撞击手部,且擦拭过程中,刷丝4利用摩擦的原理可清理粘性较大的污物。
[0038]在本技术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包括清洁布主体(1)和橡胶手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布主体(1)设置在橡胶手套(3)上,所述清洁布主体(1)包括麻布(11)和竹纤维布(14),所述麻布(11)靠近竹纤维布(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12),所述竹纤维布(14)靠近第一抗菌层(12)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13),所述竹纤维布(14)远离海绵层(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13)内填充有弹性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12)和第二抗菌层(15)均由木棉线和竹纤维线相互交织形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不平整表面的抗菌清洁布,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煜坤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方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