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式风电制氢装置,包括:平台本体、风机、电解水制氢模块、海水淡化模块、淡水纯化模块、提升泵、变电站、氢气压缩机机组、储氢瓶、吊机;海水淡化模块、淡水纯化模块、电解水制氢模块设置在平台本体上,海水淡化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提升泵,提升泵位于海水水面下,海水淡化模块连接淡水纯化模块,淡水纯化模块连接电解水制氢模块;变电站设置在平台本体上,风机电连接变电站,变电站电连接电解水制氢模块;电解水制氢模块为多组,每组对应设置在一个集装箱内;电解水制氢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氢气压缩机机组,储氢瓶连接于氢气压缩机机组;吊机设置在平台本体边缘位置,储氢瓶位于吊机的起重臂的吊装范围内。位于吊机的起重臂的吊装范围内。位于吊机的起重臂的吊装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式风电制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
,特别涉及一种浮式风电制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深远海的开发,深远海风电技术也得到发展。目前人们开始逐渐开发深远海风电平台。常规地,风电平台一般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后,通过升压站升压后由海底电缆输送到岸上电网,此存在一些弊端:第一、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离岸较远,这导致电力的输送成本较大,降低了浮式风电场的经济性。第二、由于风场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发出来的电的品质满足不了电网的要求,或者发出的电和消耗不匹配。上述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风电项目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式风电制氢装置。
[0004]为实现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浮式风电制氢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平台本体、风机、电解水制氢模块、海水淡化模块、淡水纯化模块、提升泵、变电站、氢气压缩机机组、储氢瓶、吊机;海水淡化模块、淡水纯化模块、电解水制氢模块设置在平台本体上,海水淡化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提升泵,提升泵位于海水水面下,海水淡化模块的出水管道连接淡水纯化模块,淡水纯化模块的出水管道管道连接电解水制氢模块;变电站设置在平台本体上,风机电连接变电站,变电站电连接电解水制氢模块;电解水制氢模块为多组,每组对应设置在一个集装箱内;氢气压缩机机组设置在平台本体上,电解水制氢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氢气压缩机机组,储氢瓶可拆卸连接于氢气压缩机机组;吊机设置在平台本体边缘位置,储氢瓶位于吊机的起重臂的吊装范围内。
[0006]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组解水制氢模块分别包括供电单元、电解单元、冷却单元;供电单元电连接变电站,电解单元电连接供电单元,冷却单元连接电解单元;电解单元为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
[0007]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集装箱内分隔有供电间、电解间、冷却间;供电单元设置在供电间;电解单元设置在电解间;冷却单元设置在冷却间。
[0008]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海水淡化模块为二级反渗透设备。
[0009]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淡水纯化模块为电渗析设备或离子交换膜设备。
[0010]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阀及供气模块;供气模块设置在平台本体上,供气装置为压缩空气供气装置和/或氮气供气装置;气动
阀连接供气模块,气动阀为若干个,设置在管道上。
[0011]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综合仓,综合仓设置在平台本体上,综合仓分隔为消防设备室、应急配电室以及休息室。
[0012]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平台本体呈三角形结构;电解水制氢模块设置在三角形结构的中部;储氢瓶位于三角形结构的边缘位置。
[0013]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提升泵的数量为1至3个,提升泵设置在三角形结构的顶角位置。
[0014]在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平台本体上安装有若干火灾报警器和氢气泄漏报警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设置有风机、电解水制氢模块、海水淡化模块、淡水纯化模块、提升泵、变电站、氢气压缩机机组以及吊机,通过各部件之间运行,实现了集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纯化、电解水制氢、氢气运输为一体。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风电输送成本高、并网效率低的缺陷,本技术风电转换为氢气,并且设置有方便管理存储及运输氢气的相关结构,使得能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且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0019]附图标记:1
‑
平台本体;2
‑
风机;3
‑
电解水制氢模块;3a
‑
供电间;3b
‑
电解间;3c
‑
冷却间;4
‑
海水淡化模块;5
‑
淡水纯化模块;6
‑
提升泵;7
‑
变电站;8
‑
氢气压缩机机组;9
‑
储氢瓶;10
‑
吊机;11
‑
连接索;12
‑
立柱;13
‑
供气模块;14
‑
综合仓;15
‑
安全逃生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风电制氢浮式平台作具体阐述。
[0021]<实施例>
[0022]参阅图1和图2,一种浮式风电制氢装置包括:平台本体1、风机2、电解水制氢模块3、海水淡化模块4、淡水纯化模块5、提升泵6、变电站7、氢气压缩机机组8、储氢瓶9、吊机10。
[0023]平台本体1可以采用半潜浮浮体或张力腿浮体等常规浮体结构。平台本体1呈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可以有效抗弯矩,在海上风浪过大时,起到保护平台的作用,提高平台的稳定性。三角形结构的三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立柱12,立柱12内部为空压舱,该空压舱直接连通海水。每根立柱12上固定有两条连接索11,连接索11的末端连接锚固件或配重件。平台本体1的甲板周围设置的环甲板的安全逃生通道15,每个立柱外侧都设置有通向海面的安全逃生楼梯。
[0024]风机2设置在平台本体1侧旁,风机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风机2电连接变电站7,变电站7设置在平台本体1上。
[0025]提升泵6的数量设置为1至3个,提升泵6设置在立柱12内部的空压舱内,位于海水
水面下,通过提升泵6抽提海水。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泵6的数量如图1所示设置为2个。
[0026]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模块4和淡水纯化模块5均设置在平台本体1上。海水淡化模块4通过管道连接提升泵6,海水淡化模块4的出水管道连接淡水纯化模块5。海水淡化模块4用于进行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模块4为二级反渗透设备。淡水纯化模块5用于进行淡水纯化,淡水纯化模块5采用电渗析设备或离子交换膜设备,其得到纯水满足GB/T37562
‑
2019的规定,获得的纯水作为电解水制氢的用水及冷却用水。优选地,将海水淡化模块4和淡水纯化模块5设置在同一个集装箱撬块中,采用集装箱撬块形式将海水淡化模块4和淡水纯化模块5集成为一体,方便统一管理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式风电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本体、风机、电解水制氢模块、海水淡化模块、淡水纯化模块、提升泵、变电站、氢气压缩机机组、储氢瓶、吊机;所述海水淡化模块、所述淡水纯化模块、所述电解水制氢模块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所述海水淡化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提升泵,所述提升泵位于海水水面下,所述海水淡化模块的出水管道连接所述淡水纯化模块,所述淡水纯化模块的出水管道管道连接电解水制氢模块;所述变电站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变电站,所述变电站电连接所述电解水制氢模块;所述电解水制氢模块为多组,每组对应设置在一个集装箱内;所述氢气压缩机机组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所述电解水制氢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氢气压缩机机组,所述储氢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氢气压缩机机组;所述吊机设置在平台本体边缘位置,所述储氢瓶位于所述吊机的起重臂的吊装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中,每组所述解水制氢模块分别包括供电单元、电解单元、冷却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变电站,所述电解单元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连接所述电解单元;所述电解单元为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式风电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集装箱内分隔有供电间、电解间、冷却间;所述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斌,田利君,兰建华,桂薇,刘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