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多个首尾拼接的踢脚线本体,所述踢脚线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腔是否处于密封状态,所述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有能够提示用户的反馈模块。本申请具有便于用户及时更换已损坏的踢脚线的效果。已损坏的踢脚线的效果。已损坏的踢脚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踢脚线安装于墙角等区域,不常在用户的视线范围内,从而容易发生部分踢脚线由于外部环境原因发生破损而无法让用户及时得知的情况,若不及时修理或替换已破损的踢脚线,则会降低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用户及时更换已损坏的踢脚线,本申请提供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多个首尾拼接的踢脚线本体,所述踢脚线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腔是否处于密封状态,所述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有能够提示用户的反馈模块。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踢脚线本体完整未受损耗时,空腔内处于密封状态,检测模块不发送任何信号;当踢脚线本体受损,空腔内部的密封状态被破坏,检测模块随即被触发向反馈模块发送触发信号,反馈模块根据触发信号提示用户对踢脚线本体进行查看。
[0008]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踢脚线本体端部上的压力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空腔内部的亮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启闭所述亮度传感器,所述亮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踢脚线本体未处于安装状态时,踢脚线本体的端部未与其余的踢脚线本体抵接,从而未能触发压力传感器,即亮度传感器处于休眠模式;当踢脚线本体处于安装使用状态时,踢脚线本体的端部与其余的踢脚线本体的端部抵接,从而触发压力传感器,即亮度传感器处于运行模式;从而避免踢脚线本体未使用时导致的破损误触反馈模块。
[0010]可选的,所述反馈模块包括控制器和提示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提示灯的控制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亮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随即开启提示灯,通过提示灯警示用户,当前踢脚线本体处于受损状态。
[0012]可选的,所述踢脚线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踢脚线本体。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对接组件位于相邻两个踢脚线本体之间,减少相邻
踢脚线本体之间存在的间隙,同时还可以提高相邻踢脚线本体之间对接的稳定性。
[0014]可选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多个安装座和可供安装座卡接的转角座,相邻安装座面向墙体的一侧呈铰接设置,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两端凸出设置有凸部,所述安装座面向踢脚线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可供凸部扣入的凹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踢脚线时,根据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踢脚线本体的实际长度将相邻安装座固定于水平状态与墙体安装,若遇墙体转角处,将相邻安装座调整至垂直状态,将转角座与相邻安装座卡接,再将踢脚线本体与安装座卡接,避免工人现场再对踢脚线本体切割,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凸部与凹部的相互配合,当需替换新的踢脚线本体时,将踢脚线本体向上提起,凸部从凹部内滑出,从而提高替换新的踢脚线本体时的便捷性。
[0016]可选的,所述安装座的相邻侧壁开设有可供转角座卡接的卡接槽,当不需使用转角座时,卡接槽内嵌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块与卡接槽卡接,迫使相邻安装座处于水平状态,提高基座件在水平使用状态时的稳定性;当需要接触连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状态时,将带有螺纹的螺杆旋入螺孔即可接触连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状态,从而提高改变安装座之间使用状态的便捷性。
[0018]可选的,所述踢脚线本体面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灌胶槽,所述灌胶槽沿踢脚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踢脚线本体背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灌胶孔,所述灌胶孔与灌胶槽连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踢脚线本体与基座件安装完成,通过灌胶孔往灌胶槽内灌注粘合胶,从而提高踢脚线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0020]可选的,所述灌胶孔开设有多个,所述灌胶孔沿踢脚线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且所述灌胶孔内壁呈倾斜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灌胶孔对灌胶槽灌胶,提高灌胶槽内粘合胶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将灌胶孔倾斜设置,便于粘合胶沿灌胶孔进入灌胶槽,从而提高踢脚线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当踢脚线本体受损,空腔内部的密封状态被破坏,检测模块随即被触发向反馈模块发送触发信号,反馈模块根据触发信号提示用户对踢脚线本体进行查看;
[0024]若遇墙体转角处,将相邻安装座调整至垂直状态,将转角座与相邻安装座卡接,再将踢脚线本体与安装座卡接,避免工人现场再对踢脚线本体切割;
[0025]设置多个灌胶孔对灌胶槽灌胶,提高灌胶槽内粘合胶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将灌胶孔倾斜设置,便于粘合胶沿灌胶孔进入灌胶槽,从而提高踢脚线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中踢脚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沿图1中A
‑
A线的剖视图;
[0028]图3是本申请中检测模块和反馈模块的控制原理框图;
[0029]图4是踢脚线安装于转角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踢脚线安装于平直墙体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踢脚线本体;11、空腔;12、凸部;13、灌胶槽;14、灌胶孔;2、连接组件;21、安装座;211、凹部;22、转角座;23、连接块;24、卡接槽;25、螺纹孔;26、螺纹杆;3、检测模块;31、压力传感器;32、亮度传感器;4、反馈模块;41、控制器;42、提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
[00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多个首尾片拼接的踢脚线本体1和卡接于踢脚线本体1端部的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能够与墙体螺栓连接,踢脚线本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11。
[0035]参照图1和图3,踢脚线本体1上安装有检测空腔11密封性的检测模块3,检测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有用于提示用户的反馈模块4。
[0036]检测模块3包括设置于踢脚线本体1端部上的压力传感器31和设置于空腔11内部的亮度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31用于启闭亮度传感器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首尾拼接的踢脚线本体(1),所述踢脚线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的内壁设置有检测模块(3),所述检测模块(3)用于检测空腔(11)是否处于密封状态,所述检测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有能够提示用户的反馈模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3)包括设置于踢脚线本体(1)端部上的压力传感器(31)和设置于所述空腔(11)内部的亮度传感器(32),所述压力传感器(31)用于启闭所述亮度传感器(32),所述亮度传感器(32)的信号输出端与反馈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4)包括控制器(41)和提示灯(42),所述控制器(41)的信号输出端与提示灯(42)的控制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41)的信号输入端与亮度传感器(32)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踢脚线本体(1)。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幼红,王福全,许法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大华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