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65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包括底层,底层的底面设置有粘接层,底层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底层上重叠设置有若干可撕开层,每层可撕开层均为透明状,用来解决目前核应急医学救援过程中,由于铺设整个地垫时,较为繁琐,浪费救援时间,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进出的医护人员以及伤员,很容易将指示标识磨损、脱落、卷边以及污染,磨损、脱落、卷边以及污染后的指示标识需要重新粘贴,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使人跨区域移动,污染医疗设备;治疗完成后,一些伤员的带入手术车的放射性灰尘、掉落的体液、血液沾染在手术车内的膜或地巾上,更换也较为麻烦,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


[0001]本技术涉及地垫
,尤其涉及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

技术介绍

[0002]地垫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一般放置在门口,使进入的人踩在地垫上,便于人们更换鞋子,同时,避免鞋子上携带的杂物进入室内。随着地垫的发展,地垫也逐渐应用在医疗卫生、无尘车间等领域。
[0003]在核应急医学救助过程中,由于核应急事故一般位于较为偏远、荒凉的地区,这些地区一般环境气候不佳,因此,一般使用手术车进行核应急医学救助。目前,用于核应急医学救援的手术车在使用时,均会在手术车的车厢内贴膜或喷膜,然后在膜上铺上手术地巾,再将手术床、医疗设备等相应物资放置在手术地巾上,在根据手术床、医疗设备等物资放置的位置,通过人工贴上分区指示标识的方式,将整个手术车划分为不同区域,便于救援过程中伤员、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的标识行动。在铺设整个地垫时,较为繁琐,浪费救援时间,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进入的医护人员以及伤员,很容易将指示标识磨损、脱落、卷边以及污染,磨损、脱落、卷边以及污染后的指示标识需要重新粘贴,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使人跨区域移动,污染医疗设备;治疗完成后,一些伤员的带入手术车的放射性灰尘、掉落的体液、血液沾染在手术车内的膜或地巾上,更换也较为麻烦,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用来解决目前核应急医学救援过程中,由于铺设整个地垫时,较为繁琐,浪费救援时间,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进出的医护人员以及伤员,很容易将指示标识磨损、脱落、卷边以及污染,磨损、脱落、卷边以及污染后的指示标识需要重新粘贴,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使人跨区域移动,污染医疗设备;治疗完成后,一些伤员的带入手术车的放射性灰尘、掉落的体液、血液沾染在手术车内的膜或地巾上,更换也较为麻烦,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底面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底层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所述限制区上设置有第一标识,所述半限制区上设置有第二标识,所述非限制区上设置有第三标识,所述底层上重叠设置有若干可撕开层,每层所述可撕开层均为透明状,每层所述可撕开层依次粘接。
[0007]进一步,每层所述可撕开层的结构均相同,所述可撕开层包括粘尘垫层和防滑层,所述粘尘垫层设置在防滑层外侧,并与非限制区对应,所述防滑层包括基底膜和防水膜,所述防水膜设置在基底膜上,所述防水膜上设置有若干棱形防滑条,每个所述防滑条均为透明状,这样设置,使粘尘垫层能够将伤员掉落的放射性灰尘等粘附,避免飞扬,同时,通过防滑层,避免人员在整个可撕开层上移动时,意外跌倒,通过粘尘垫层和防滑层的配合,使整个可撕开层需要清理时,可直接冲洗,方便、快捷。
[0008]进一步,所述基底膜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贯穿粘尘垫层的两侧,这样设置,当最上面一层可撕开层不能使用时,便于通过槽口用力,将整个可撕开层去除。
[0009]进一步,所述粘尘垫层的四周均设置有数字标识区,这样设置,数字标识区上设置有数字,便于使用者知晓当前使用的是哪一层可撕开层,整个地垫还能够使用的次数。
[0010]进一步,所述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存在颜色差异,所述第一标识为手术床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伤员通道和医护人员进出口,所述第三标识为污染通道、伤员入口和伤员出口,这样设置,通过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颜色存在差异,便于提醒伤员或其他人员不要跨区行动,避免将放射性污染物带入其他区域,同时,提醒伤员或其他人员按照指示标识移动,使整个过程有序进行,且由于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的标识位于可撕开层的底部,避免伤员或医护人员的移动导致标识磨损、脱离、卷边、污染等情况,从而使医护人员不必更换标识,减少工作量。
[0011]本技术的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具有如下优点:
[0012]1、通过将若干可撕开层和底层粘接为一个整体,使地垫能够一次性铺设完成,简单、方便,节约时间,且通过底层上设置的粘接层,使地垫能够牢固粘接在手术车车厢内,避免人员的移动导致地垫位移;
[0013]2、通过底层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使整个手术车车厢的分区明确,避免跨区移动,同时,通过在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设置不同于其颜色的指示标识,如手术床、伤员通道、医护人员进出口等,便于根据不同的指示标识移动,且由于透明状可撕开层覆盖在底层上,使地垫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导致相应的指示标识被磨损、脱落、卷边以及污染,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14]3、每层可撕开层均为透明状,便于伤员以及医护人员识别相应的指示标识,且每层可撕开层依次粘接,当最上面一层可撕开层不能使用时,能够将其撕开去除,继续使用下一层,方便、快捷,并通过相应的数字编号,让使用者知晓整个地垫还能够使用的次数,简单、方便;
[0015]4、可撕开层包括粘尘垫层和防滑层,通过粘尘垫层与非限制区对应,使伤员掉落的放射性灰尘能够被吸附,避免人员走动时,将其扬起,从而污染其余设备,同时,可撕开层能够冲洗伤员掉落的体液以及血液等污染物,方便、快捷,延长了可撕开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中可撕开层与底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中可撕开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中底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防滑层1、基底膜11、槽口111、防水膜12、防滑条121、粘尘垫层2、数字标识区21、底层3、限制区30、半限制区31、非限制区32、粘接层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包括底层3,底层3上重叠设置有若干可撕开层,每层可撕开层均为透明状,每层可撕开层依次粘接,将底层3和若干可撕开层形成一个整体,使整个地垫便于铺设,且使用时能够透过可撕开层看到底层3。底层3的底面设置有粘接层4,通过粘接层4,将底层3与可撕开层牢固粘接在手术车车厢内,避免由于人员的走动、环境的影响导致其位移。
[0024]底层3划分为限制区30、半限制区31和非限制区32,限制区30、半限制区31和非限制区32存在颜色差异,例如限制区30为绿色,半限制区31为蓝色,非限制区32为黄色,通过底层3的分区设置,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使整个手术车车厢的分区明确,提醒伤员或其他人员,避免跨区移动,并给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底面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底层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所述限制区上设置有第一标识,所述半限制区上设置有第二标识,所述非限制区上设置有第三标识,所述底层上重叠设置有若干可撕开层,每层所述可撕开层均为透明状,每层所述可撕开层依次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手术车专用地垫,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可撕开层的结构均相同,所述可撕开层包括粘尘垫层和防滑层,所述粘尘垫层设置在防滑层外侧,并与非限制区对应,所述防滑层包括基底膜和防水膜,所述防水膜设置在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玲孙可刘全斌肖春田雷张秋红李瑞博袁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