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57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多个防护栏,防护栏包括矩形框、横向栏杆和防护网,各横向栏杆将矩形框的内部分隔成多个矩形窗口,每个矩形窗口中均设置有防护网;多个防护栏沿着宽度方向依次相互铰接组成可折叠结构,各防护栏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防护栏的横向栏杆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安装通孔,且此安装通孔中插设有锁紧杆,锁紧杆位于防护栏后侧的一端设置有挡杆,锁紧杆远离挡杆的一端的杆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锁紧杆的外螺纹结构上安装有锁紧螺母,且锁紧螺母位于防护栏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时,不需要在各楼层的竖直墙壁和地面上转孔,不会对墙壁和地面造成损害,安装步骤简单,安装效率高。安装效率高。安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中,在各楼层竖直墙壁上通向电梯井的预留门处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防止人员坠落和高空坠物。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需要使用地脚螺栓和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对楼层地面和电梯井处的竖直墙壁均会造成损坏。在墙壁上安装地脚螺栓和膨胀螺栓时,还需要打孔,安装步骤复杂,施工效率低。而且防护装置的面积大,不方便运输和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积极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旨在改善现有防护装置安装效率低、安装时会对地面和墙壁造成损坏以及因面积大不方便运输和存放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多个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包括矩形框、横向栏杆和防护网,所述横向栏杆设置有多个,各横向栏杆沿着矩形框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各横向栏杆将矩形框的内部分隔成多个矩形窗口,每个矩形窗口中均设置有防护网;多个所述的防护栏沿着宽度方向依次相互铰接组成可折叠结构,各所述的防护栏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防护栏的横向栏杆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安装通孔,且此安装通孔中插设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位于防护栏后侧的一端设置有挡杆,所述锁紧杆远离挡杆的一端的杆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锁紧杆的外螺纹结构上安装有锁紧螺母,且锁紧螺母位于防护栏的前端。
[0006]所述横向栏杆的安装通孔中焊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壁上粘设有橡胶层,所述锁紧杆由安装管中穿过。
[0007]所述横向栏杆上的安装通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且每个安装通孔中均设置有安装管。
[0008]所述锁紧杆与挡杆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杆与挡杆通过螺栓可拆卸相连。
[0009]所述锁紧杆远离挡杆的一端设置有圆柱部,所述圆柱部的直径小于其外螺纹结构的外径,所述圆柱部的圆柱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0010]所述挡杆为矩形杆,其前端壁上设置有橡胶垫,各所述的防护栏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防护栏的外端后侧壁上也设置有橡胶垫。
[0011]积极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用于封堵各楼层竖直墙壁上通向电梯井的预留门,而且本技术安装时,不需要在各楼层的竖直墙壁和地面上转孔,不会对墙壁和地面造成损害,安装步骤简单,安装效率高。2、本技术可进行折叠,折叠后面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和存放。3、安装管的内壁上粘设有橡胶层,锁紧杆由安装管中穿过时,锁紧杆的外
螺纹结构不会与安装管的内壁发生磕碰,不会对锁紧杆的外螺纹结构造成损坏,延长了锁紧杆的使用寿命。4、横向栏杆上的安装通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使用时,可根据本技术展开时的宽度和所要封堵的预留门的宽度,将锁紧杆插入合适位置的安装管中,使得防护栏的矩形框和挡杆能够夹住预留门处的墙壁,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锁紧杆、挡杆、锁紧螺母以及安装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管和橡胶层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6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18]图7为本技术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为:防护栏1、矩形框101、横向栏杆102、防护网103、锁紧杆2、圆柱部201、挡杆3、锁紧螺母4、安装管5、橡胶层6、橡胶垫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请参阅图1和图7,包括三个防护栏1,防护栏1包括矩形框101、横向栏杆102和防护网103,横向栏杆102设置有三个,各横向栏杆102沿着矩形框101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各横向栏杆102将矩形框101的内部分隔成四个矩形窗口,每个矩形窗口中均设置有防护网103。三个防护栏1沿着宽度方向依次相互铰接组成可折叠结构,展开时如图1所示,折叠后如图7所示,折叠后面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和存放。
[0022]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和图6,三个防护栏1中,位于外侧的两个防护栏1的横向栏杆10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安装通孔,且此安装通孔中焊接有安装管5,安装管5中插设有锁紧杆2,锁紧杆2位于防护栏1后侧的一端设置有挡杆3,锁紧杆2和挡杆3连接在一起后呈L形。锁紧杆2远离挡杆3的一端的杆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锁紧杆2的外螺纹结构上安装有锁紧螺母4,且锁紧螺母4位于防护栏1的前端。锁紧杆2远离挡杆3的一端设置有圆柱部201,圆柱部201的直径小于其外螺纹结构的外径,圆柱部201的圆柱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为防滑纹,通过圆柱部201可方便的转动锁紧杆2,同时带动挡杆3转动。
[0023]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将本技术运送至楼层竖直墙壁上通向电梯井的预留门处,展开各防护栏1,在安装管5中插入锁紧杆2,并在锁紧杆2的外螺纹结构上安装上锁紧螺母4,但并不拧紧。将各防护栏1竖直放置在预留门的前端,在重力的作用下各挡杆3位于竖直状态,转动锁紧杆2,将挡杆3转至水平状态,且挡杆3远离锁紧杆2的一端位于预留门处墙壁的后侧,拧紧锁紧螺母4,使得防护栏1的矩形框101和挡杆3夹紧预留门处的墙壁。各挡杆3均如此调节,且各锁紧螺母4均拧紧后,即可将本技术固定安装在竖直墙壁上通向电梯井的预留门处,并堵住此预留门,防止由此预留门向电梯井内坠落物品。
[0024]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可用于封堵各楼层竖直墙壁上通向电梯井的预留门,而且本技术安装时,不需要在各楼层的竖直墙壁和地面上转孔,不会对墙壁和地面造成
损害,安装步骤简单,安装效率高。此外本技术可进行折叠,折叠后面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和存放。
[0025]请参阅图4,安装管5的内壁上粘设有橡胶层6,橡胶层6也呈圆管状,锁紧杆2由安装管5中穿过,也由橡胶层6中穿过,前后拉动锁紧杆2时,锁紧杆2的外螺纹结构不会与安装管5的内壁发生磕碰,不会对锁紧杆2的外螺纹结构造成损坏,延长了锁紧杆2的使用寿命。
[0026]请参阅图2,横向栏杆102上的安装通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也可以设置三个甚至更多个,每个安装通孔中均设置有安装管5,每个安装管5的内壁上均粘设有橡胶层6。可根据本技术展开时的宽度和所要封堵的预留门的宽度,将锁紧杆2插入合适位置的安装管5中,使得防护栏1的矩形框101和挡杆3能够夹住预留门处的墙壁。所以,如此设置,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适用性,可在锁紧杆2与挡杆3相连的一端设置螺纹孔,锁紧杆2与挡杆3通过螺栓可拆卸相连,如此设置,当挡杆3的长度不够时,可更换更长的挡杆3,使得防护栏1的矩形框101和挡杆3能够夹住预留门处的墙壁。也可将挡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防护栏(1),所述防护栏(1)包括矩形框(101)、横向栏杆(102)和防护网(103),所述横向栏杆(102)设置有多个,各横向栏杆(102)沿着矩形框(101)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各横向栏杆(102)将矩形框(10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矩形窗口,每个矩形窗口中均设置有防护网(103);多个所述的防护栏(1)沿着宽度方向依次相互铰接组成可折叠结构,各所述的防护栏(1)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防护栏(1)的横向栏杆(10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安装通孔,且此安装通孔中插设有锁紧杆(2),所述锁紧杆(2)位于防护栏(1)后侧的一端设置有挡杆(3),所述锁紧杆(2)远离挡杆(3)的一端的杆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锁紧杆(2)的外螺纹结构上安装有锁紧螺母(4),且锁紧螺母(4)位于防护栏(1)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栏杆(102)的安装通孔中焊接有安装管(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博杨广树张万业宋颖超吴韶青胡富强朱珂培杨福宝于浩任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