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会良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54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整体为圆环结构,且支撑装置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支撑脚,并且支撑装置的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两个电动伸缩杆的顶部;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安装结构的内部,且限位装置内部设置有检查井本体;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安装结构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撑装置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六组滑动装置和调节装置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对不同直径的检查井本体使用,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当限位装置升起后,检查井本体发生沉降,起到较好的防沉降效果,且装置操作简单,便于施工人员快速掌握。工人员快速掌握。工人员快速掌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段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检查井在安装时,一般都是通过吊车将待安装的检查井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施工人员回填土进行安装,当土质较软时,检查井因重力原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进而影响了检查井的安装质量,且目前检查井在安装时施工人员不能准确的调整检查井的安装角度,一方面降低了检查井的安装精度,另一方面在转动时对检查井底部造成了损伤,降低了检查井的使用寿命。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以解决现有当土质较软时,检查井因重力原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在安装时施工人员不能准确的调整检查井的安装角度、安装精度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包括支撑装置;
[0008]所述支撑装置整体为圆环结构,且支撑装置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支撑脚,并且支撑装置的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
[0009]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两个电动伸缩杆的顶部;
[0010]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安装结构的内部,且限位装置内部设置有检查井本体;
[0011]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安装结构的底部;
[0012]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撑装置的右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0014]支架,支架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架为L型结构,并且两个支架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0015]蜗杆,蜗杆安装在两个支架的内部,且蜗杆与齿环啮合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0017]安装板,安装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安装板内部贯穿开设有两个深槽,并且安装板与两个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
[0018]连接件,连接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底部;
[0019]球型卡槽,球型卡槽开设在安装板的内部。
[00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0021]壳体,壳体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0022]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共设有六组,且六组滑动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部;
[0023]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部。
[002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0025]支撑座,支撑座顶部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
[0026]支撑块,支撑块内部开设有T型滑槽,且支撑块与支撑座大小相同;
[0027]齿环,齿环固定安装在支撑块的外壁。
[0028]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
[0029]限位柱,限位柱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柱与安装框滑动连接;
[0030]夹板,夹板固定安装在两个限位柱的内侧,且夹板为弧形结构;
[0031]调节杆,调节杆转动连接在夹板的外侧,且调节杆与安装框螺纹连接。
[003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0033]限位销,限位销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限位销与壳体滑动连接;
[0034]移动块,移动块固定安装在两个限位销的底部,且移动块外侧为斜面结构,并且移动块外侧的斜度与连接块内侧的斜度相匹配;
[0035]调节盘,调节盘转动连接在移动块的顶部,且调节盘与壳体螺纹连接。
[003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0037]安装框,安装框为U型结构,且安装框与安装板滑动连接;
[0038]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共设有两组,且两组夹紧装置安装在安装框的左右两侧;
[0039]滚珠,滚珠安装在安装框的内部,且滚珠内部安装有弹簧,并且滚珠与球型卡槽大小相同。
[0040]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
[0041]滑动块,滑动块为正方体结构,且滑动块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并且滑动块与壳体滑动连接;
[0042]连接块,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滑动块的内侧,且连接块内侧为斜面结构;
[0043]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滑动块的外侧,且固定板为弧形结构;
[0044]弹性件,弹性件安装在滑动块的外部,且弹性件位于连接块与壳体之间。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6]1、本技术两组夹紧装置的设置,避免了检查井本体在移动时发生滑动和歪斜,提高了检查井本体的稳定性,且当检查井本体需要回填土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安装框顶部的两个把手将限位装置升起,避免了限位装置妨碍施工人员回填土,提高了检查井本体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
[0047]2、本技术驱动装置的设置,便于施工人员调节检查井本体的安装角度,提高了检查井本体的安装质量,六组滑动装置和调节装置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对不同直径的检
查井本体使用,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当限位装置升起后,检查井本体发生沉降,起到较好的防沉降效果,且装置操作简单,便于施工人员快速掌握。
附图说明
[004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2是本技术检查井本体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3是本技术支撑装置局部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4是本技术安装结构局部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5是本技术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6是本技术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7是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8是本技术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9是本技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10是本技术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58]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59]1、支撑装置;101、支撑座;102、支撑块;103、齿环;
[0060]2、电动伸缩杆;
[0061]3、安装结构;301、安装板;302、连接件;303、球型卡槽;
[0062]4、限位装置;401、安装框;402、夹紧装置;4021、限位柱;4022、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所述支撑装置(1)整体为圆环结构,且支撑装置(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支撑脚,并且支撑装置(1)的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2);安装结构(3),所述安装结构(3)安装在两个电动伸缩杆(2)的顶部;限位装置(4),所述限位装置(4)安装在安装结构(3)的内部,且限位装置(4)内部设置有检查井本体(7);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安装在安装结构(3)的底部;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安装在支撑装置(1)的右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座(101),支撑座(101)顶部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支撑块(102),支撑块(102)内部开设有T型滑槽,且支撑块(102)与支撑座(101)大小相同;齿环(103),齿环(103)固定安装在支撑块(102)的外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安装板(301),安装板(30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安装板(301)内部贯穿开设有两个深槽,并且安装板(301)与两个电动伸缩杆(2)固定连接;连接件(302),连接件(30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01)的底部;球型卡槽(303),球型卡槽(303)开设在安装板(301)的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安装框(401),安装框(401)为U型结构,且安装框(401)与安装板(301)滑动连接;夹紧装置(402),夹紧装置(402)共设有两组,且两组夹紧装置(402)安装在安装框(401)的左右两侧;滚珠(403),滚珠(403)安装在安装框(401)的内部,且滚珠(403)内部安装有弹簧,并且滚珠(403)与球型卡槽(303)大小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市政道路检查井防沉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402)包括:限位柱(4021),限位柱(402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柱(4021)与安装框(401)滑动连接;夹板(4022),夹板(4022)固定安装在两个限位柱(4021)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会良
申请(专利权)人:冯会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