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53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烟尘净化单元,所述烟尘净化单元包括第一烟尘净化装置和第二烟尘净化装置;第一烟尘净化装置具有第一烟尘进口和第一烟尘出口,第一烟尘进口和第一烟尘出口连通,第一烟尘进口和第一烟尘出口之间具有送风装置和过滤装置;第二烟尘净化装置具有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连通,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之间具有送风装置和过滤装置;第一烟尘进口、第一烟尘出口、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烟尘出口朝向第二烟尘进口,第二烟尘出口朝向第一烟尘进口。在冬季不会带走车间的热量,并且可以净化车间内的废气。车间内的废气。车间内的废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属于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加工车间内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目前针对产生的废气往往是在车间顶部设置换气装置,将产生的废气通过换气装置排出车间,但是这样会在冬季将车间内的热量带走,导致车间内温度降低,影响车间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以风幕的形式拦截废气,并将废气过滤后重新排放在车间内,在冬季不会带走车间的热量,在夏季不会将凉爽空气排出,并且可以净化车间内的废气。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位于车间内,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烟尘净化单元,所述烟尘净化单元包括第一烟尘净化装置和第二烟尘净化装置;第一烟尘净化装置具有第一烟尘进口和第一烟尘出口,第一烟尘进口和第一烟尘出口连通,第一烟尘进口和第一烟尘出口之间具有送风装置和过滤装置;第二烟尘净化装置具有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连通,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之间具有送风装置和过滤装置;第一烟尘进口、第一烟尘出口、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烟尘出口朝向第二烟尘进口,第二烟尘出口朝向第一烟尘进口。
[0006]前述的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中,第一烟尘进口、第一烟尘出口、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均位于车间内的上方。/>[0007]前述的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中,第一烟尘进口、第一烟尘出口、第二烟尘进口和第二烟尘出口均位于车间内的静力平衡层。
[0008]前述的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中,所述送风装置和/或过滤装置位于车间内的下部。
[0009]前述的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中,所述送风装置和/或过滤装置与第一烟尘进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0010]前述的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中,第一烟尘净化装置和第二烟尘净化装置均具有降噪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以风幕的形式拦截废气,并将废气过滤后重新排放在车间内,在冬季不会带走车间的热量,在夏季不会将凉爽空气排出,并且可以净化车间内的废气。空气经进风口推、吸进入除尘箱体,烟尘被吸尘过滤系统净化后,洁净空气经排风装置排回车间内的设备送风口充分利用风源,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合理安排风向,同时送风口设在烟尘静压层布有众多吹风口,回排的气体经设计有组织有方向的排出,形成一个区
域风幕层,并承担推送烟尘的作用,对上升的烟尘不断有效的吸附,由于烟尘被有规律推送更方便对面吸风口更好的吸附烟尘,在冬季车间室内热风不损失。送风系统和吸风过滤系统均放置室内,在室内循环,可在冬季保证室内温度不流失,同时在风机箱体内增加消音装置,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俯视图;
[0014]图3是第一烟尘净化装置和第二烟尘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

车间,2

第一烟尘净化装置,3

第二烟尘净化装置,4

烟尘净化单元,5

第一烟尘进口,6

第一烟尘出口,7

第二烟尘出口,8

第二烟尘进口,9

过滤装置,10

送风装置。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的实施例1: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位于车间1内,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烟尘净化单元4,所述烟尘净化单元4包括第一烟尘净化装置2和第二烟尘净化装置3;第一烟尘净化装置2具有第一烟尘进口5和第一烟尘出口6,第一烟尘进口5和第一烟尘出口6连通,第一烟尘进口5和第一烟尘出口6之间具有送风装置10和过滤装置9;第二烟尘净化装置3具有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连通,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之间具有送风装置10和过滤装置9;第一烟尘进口5、第一烟尘出口6、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烟尘出口6朝向第二烟尘进口8,第二烟尘出口7朝向第一烟尘进口5。多个并列设置的烟尘净化单元4形成一层风幕,可以有效拦击废气,并通过风幕将废气带入过滤装置9,然后将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烟尘出口排出,排出的烟气又作为风幕的动力。整体的运行动力通送风装置10提供,可以是轴流风机等。
[0018]第一烟尘进口5、第一烟尘出口6、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均位于车间1内的上方。由于产生的废气往往是热废气,所以废气往往会向上升,然后被所述风幕带入过滤装置9后处理。具体的,第一烟尘进口5、第一烟尘出口6、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均位于车间1内的静力平衡层。大气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垂直方向上,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要比高空大气的密度大,气体压力也要高,而一般情况下垂直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可忽略不计。所以如果将大气层分为无数层薄层,可以认为每一薄层大气受到的重力与垂直向上的气体压力(气压梯度力)相平衡,称作静力平衡状态。废气往往集中在精力平衡层,所以将设备设置在这个高度有利于更加高效的处理废气。
[0019]所述送风装置10和/或过滤装置9位于车间1内的下部。或者所述送风装置10和/或过滤装置9与第一烟尘进口5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过滤装置和9采用复合滤材径向铺叠成无数褶皱的中空长圆筒,结构紧凑,因此滤芯的过滤面积远远大于表面积,是布袋除尘器过滤面积的30倍。滤芯材料系美国进口的,其表面有一层超细超簿亚微米级直径的纤维覆
盖的复合材料,可以捕捉0.5微米的极细尘粒,且表面光滑,不会粘附粉尘,更不会使粉尘渗透到滤材内部,实现表面过滤。同时,可以使积聚在滤材表面的粉尘在压缩空气反向脉冲的清灰过程中容易脱落。从而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运行成本。采用压缩空气脉冲反吹,便于清理滤芯。
[0020]第一烟尘净化装置2和第二烟尘净化装置3均具有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具体可以采用具有隔音结构的外壁,防止噪音传播。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等国内外名厂生产的优质电子元器件组装而成,系统各部分设有自动连锁,做到生产安全、可靠。各电机运行控制回路均配有相应的低压断路器、热继电器等保护元件,以实现电机的短路和过载保护,整个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全部采用接零保护。
[002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空气经进风口推、吸进入除尘箱体,烟尘被吸尘过滤系统净化后,洁净空气经排风装置排回车间内的设备送风口充分利用风源,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合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车间高空烟尘治理净化装置,位于车间(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烟尘净化单元(4),所述烟尘净化单元(4)包括第一烟尘净化装置(2)和第二烟尘净化装置(3);第一烟尘净化装置(2)具有第一烟尘进口(5)和第一烟尘出口(6),第一烟尘进口(5)和第一烟尘出口(6)连通,第一烟尘进口(5)和第一烟尘出口(6)之间具有送风装置(10)和过滤装置(9);第二烟尘净化装置(3)具有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连通,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之间具有送风装置(10)和过滤装置(9);第一烟尘进口(5)、第一烟尘出口(6)、第二烟尘进口(8)和第二烟尘出口(7)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烟尘出口(6)朝向第二烟尘进口(8),第二烟尘出口(7)朝向第一烟尘进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精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