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丽丽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53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该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包括主控制器、与主控制器连接的语音播报器、具有容置空间的滴管以及设于滴管内的形变感应装置和浮力球,形变感应装置横向地设置在滴管内,浮力球设置在形变感应装置下方,滴管内液位上升且浮力增大,浮力球上浮与形变感应装置相接触并使应变弹片产生微形变,形变感应装置将形变信号传递给主控制器,滴管内液位下降且浮力下降,形变感应装置不发生形变,浮力球下沉与滴管的出液口接触用于封堵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通过设置的形变感应装置和浮力球之间接触将信号传递给主控制器,从而发出警报来及时提醒医务人员,防止输液完发生血液回流的情况。流的情况。流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

技术介绍

[0002]当患者在医院输液时,一般需要护士或家人的看护。医院事务繁多,医护人员人手不够的状况时有发生,家人看管过程中也需要时刻关注输液进度。若没人看护,在输液过程中患者要时刻担心输液进程,这样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使其无法在输液的时候得到很好的休息。虽然不及时拔输液针不会带来生命危险,但是会引起静脉回血,造成堵管、肿胀疼痛。
[0003]相关技术中,普通的输液器结构简单,只能靠人工观察,发现输液管没有药液时及时关闭输液调节开关,使用不便,容易造成关闭不及时而出现血液回流的情况,造成堵管、肿胀疼痛,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包括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语音播报器、具有容置空间的滴管以及设于所述滴管内的形变感应装置和浮力球,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所述形变感应装置横向地设置在所述滴管内,所述浮力球设置在所述形变感应装置下方,所述浮力球在所述滴管内液体浮力大小的控制下上下浮动,所述滴管内液位上升且浮力增大,所述浮力球上浮与所述形变感应装置相接触并使所述应变弹片产生微形变,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将形变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滴管内液位下降且浮力下降,所述形变感应装置不发生形变,所述浮力球下沉与所述滴管的出液口接触用于封堵所述出液口。
[0007]优选的,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应变弹片,所述滴管内设置有一安装空间,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应变弹片横向地设于所述滴管内,所述应变弹片是否与所述浮力球接触,所述控制模块均将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语音播报器工作。
[0008]优选的,所述应变弹片呈悬臂梁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滴管内,且与所述滴管的管壁形成间隔,所述间隔的宽度小于所述浮力球的最大外径。
[0009]优选的,所述应变弹片为应变片或者应变式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应变弹片的外部包裹有一层薄硅胶。
[0011]优选的,所述滴管的底部设置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所述出液口方向倾斜。
[0012]优选的,与所述出液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止流阀,所述止流阀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0013]优选的,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0014]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与所述出液口相连的管道上的所述止流夹。
[0015]优选的,所述浮力球为外层包裹有硅胶的泡沫球。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通过在滴管内设置形变感应装置和浮力球,液位上升且浮力升高时,浮力球在液体的浮力下顶起所述形变感应装置来产生变形,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将变形后的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语音播报器不发出播报,当液位下降且浮力下降时,浮力球下沉,所述形变感应装置不与所述浮力球接触,所述形变感应器不发生形变,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将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务人员换药,无需人工看管,节省了医务人力,通过自动控制,安全性更高,避免了因没有及时拔管产生的血液回流等情况。同时,当所述滴管内的药液量继续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述浮力球下沉至所述滴管的出液口,所述浮力球与所述滴管的出液口接触用于封堵所述出液口,从而使管道封闭,防止血液回流而造成堵管以及肿胀疼痛,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的浮力球上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的浮力球下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该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包括主控制器1、与所述主控制器1连接的语音播报器3、具有容置空间的墨菲式滴管5以及设于所述滴管5内的形变感应装置7和浮力球9。所述形变感应装置7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所述形变感应装置7横向地设置在所述滴管5内,所述浮力球9设置在所述形变感应装置7下方,所述浮力球9在所述滴管5内液体浮力大小的控制下上下浮动。输液的正常情况下,所述滴管5内液位上升且浮力增大,所述浮力球9上浮往上顶与所述形变感应装置7相接触并使所述应变弹片73产生微形变,所述形变感应装置7将形变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1,所述主控制器1控制所述语音播报器不发出声音;当滴管5内不再持续滴下药液时,所述滴管5内液位下降且浮力下降,所述形变感应装置7不产生形变并同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1,所述主控制器1控制所述语音播报器发出声音报警以提示医务人员换药,无需人工看管,节省了医务人力,通过自动控制,安全性更高。当所述滴管5内的药液量继续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述浮力球9下沉至所述滴管5的出液口10处,所述浮力球9与所述滴管5的出液口10接触用于封堵所述出液口10,从而使管道封闭,防止血液回流而造成堵管以及肿胀疼痛,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0022]所述形变感应装置7包括控制模块71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71连接的应变弹片73,
所述滴管5内设置有一安装空间,所述控制模块71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应变弹片73横向地设于所述滴管5内,所述应变弹片73通过弹性变形来检测与所述浮力球9的接触,所述控制模块71将所述应变弹片73的形变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1,所述主控制器1根据所述控制模块71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语音播报器3工作。当浮力球9在浮力的托举下往上顶所述应变弹片73时,所述应变弹片73发生微变形,所述控制模块71将所述应变弹片73的形变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1,所述主控制器1根据所述控制模块71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语音播报器3不发出语音,持续滴药;当药液停止持续滴药,所述滴管5内的浮力变小,所述浮力球9慢慢下降,所述浮力球9与所述应变弹片73不再接触,所述控制模块71将所述应变弹片73所反馈的信号发生给所述主控制器1,所述主控制器1控制所述语音播报器3发出报警声音。
[0023]所述应变弹片73呈悬臂梁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滴管5内,且与所述滴管5的管壁形成间隔,这样可以使所述应变弹片73的自由端更加灵活,所述间隔的宽度小于所述浮力球9的最大外径,以防止所述浮力球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语音播报器、具有容置空间的滴管以及设于所述滴管内的形变感应装置和浮力球,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所述形变感应装置横向地设置在所述滴管内,所述浮力球设置在所述形变感应装置下方,所述浮力球在所述滴管内液体浮力大小的控制下上下浮动,所述滴管内液位上升且浮力增大,所述浮力球上浮与所述形变感应装置相接触并使所述应变弹片产生微形变,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将形变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滴管内液位下降且浮力下降,所述形变感应装置不发生形变,所述浮力球下沉与所述滴管的出液口接触用于封堵所述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应变弹片,所述滴管内设置有一安装空间,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应变弹片横向地设于所述滴管内,所述应变弹片是否与所述浮力球接触,所述控制模块均将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语音播报器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报警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丽丽李旭英李金花刘高明王婧邓诗佳卢雯
申请(专利权)人:易丽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