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充式静脉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40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预充式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头及正压接头,所述针头通过连通管与正压接头连接并保持内侧连通,正压接头远离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通过与之固定的连接件连接有挤压囊,挤压囊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开有通孔;连接件的内侧还设置有单向穿刺组件,单向穿刺组件与安装在连接件上的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可带动单向穿刺组件向前移动,使单向穿刺组件贯穿隔板通孔并刺穿挤压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有效的避免了多次拆除现有肝素帽进行生理盐水冲入带来的污染问题,同时可有效降低连接着预充液的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影响护士穿刺问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预充式静脉留置针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预充式静脉留置针。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治疗各种疾病、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护士是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主要执行者,优良的静脉穿刺工具不仅有利于护士进行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也能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
[0003]根据美国INS2016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要求及现行的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进行静脉穿刺前需要对留置针进行预充管,以润滑管道,减轻对静脉血管壁的刺激,达到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以及减轻穿刺过程中患者疼痛的目的。但目前临床使用的静脉留置针有若干弊端,如穿刺之前,需要手动将尾端肝素帽去除,再连接预充液进行预充管,穿刺结束后再连接正压接头。整个操作过程,反复打开留置针接头处,不能保证穿刺工具的密闭性,容易造成穿刺工具的污染。同时,目前的预充液为5ml或10ml规格,使用连接着预充液的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时,因重力原因,会影响护士穿刺,降低穿刺成功率。因此需要对静脉穿刺工具进行改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预充式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头(1)、连通管(2)及正压接头(3),针头(1)通过连通管(2)与正压接头(3)连接,针头(1)和连通管(2)的内部管道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头(4)、连接件(8)、挤压囊(6)、单向穿刺组件和驱动组件;正压接头(3)远离连通管(2)的一端与连接头(4)可拆卸连接;连接件(8)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固定在连接头(4)的端部;连接头(4)的内部开有前后贯通的通道;挤压囊(6)的内部为空心腔体,其固定在连接件(8)的端部,挤压囊(6)内部注有预充液;挤压囊(6)和连接件(8)之间还设有隔板(9),隔板(9)与挤压囊(6)和连接件(8)固定连接;隔板(9)上开有贯穿的通孔;单向穿刺组件设置在连接件(8)的内部,包括穿刺管(11)和单向阀,穿刺管(11)能够刺穿挤压囊(6)的表面;穿刺管(11)与隔板(9)通孔的位置对齐,通孔的大小与穿刺管(11)的外径相匹配;单向阀设置在穿刺管(11)内部;驱动组件安装在连接件(8)上,并与穿刺管(11)的外表面连接;驱动组件带动穿刺管(11)向前贯穿隔板(9)通孔并刺穿挤压囊(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充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4)内部与连接件(8)相连的一侧端部开有通槽(13),通槽(13)与连接头(4)内部的通道相通;穿刺管(11)端部的外径与通槽(13)的内径相匹配,穿刺管(11)的端部插在通槽(13)内;通槽(13)的长度大于穿刺管(11)向前移动的最大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充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螺纹套筒(5)、若干螺纹块(14)和若干连接杆(12);螺纹套筒(5)通过滑动组件活动连接在连接件(8)上,螺纹套筒(5)可绕连接件(8)转动;螺纹套筒(5)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螺纹块(14)和连接杆(12)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若干螺纹块(14)和若干连接杆(12)数量相同,一一对应;若干连接杆(12)的一端均固定在穿刺管(11)的外表面,若干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对应螺纹块(14)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螺纹块(14)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博袁萍蒋成芳陈璐杭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