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包括泄水阀井、输水管道、泄水管道和闸阀组件,泄水管道的一端通过泄水底三通与输水管道密封连通,泄水管道的一端穿过泄水阀井后延伸至排污处,闸阀组件设置在泄水管道上且用于控制泄水管道的通/断,闸阀组件设置在泄水阀井内。在本装置中,在输水管道通水的过程中,水中的泥沙由于密度比水大,而泄水管道通过泄水底三通连接在输水管道的下侧,所以泥沙自动调入到泄水管道中,然后通过泄水管道将泥沙排出,从而达到疏通输水管道的目的,这样使得输水管道不会因为泥沙而堵塞。本装置将双管压力输水管道各自的排泥设施集成在一个井内,节约占地,节省投资,方便施工,装置可独立控制各条管道的排泥工况,方便管控。方便管控。方便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水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水管道一般指给水系统中沿线不配水,而只担负输送水任务的输水干管,例如将水从一级泵站输送到水厂的输水管道,或从水厂输水到配水管网的输水管道。输水管道在整个给水系统中是咽喉要道,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提高输水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对整个给水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给水系统对输水管道系统规定的功能应该是:(1)能输送要求的水量,包括设计水量和规定的事故水量;(2)能保证输水所需的水压;(3)能不间断的供水。输水管道设计中,输水干管一般不少于两条,并且在现有的输水过程中,尤其是从一级泵站输送到水厂之间的输水管道中容易进入泥沙,泥沙在输水管道堆积沉淀会造成输水管道的运载能力下将甚至完全堵塞,从而使得输水系统不能输送水,因此在输水管道的低点或每隔一段距离需设置泄水排泥装置。目前针对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没有统一做法,有的工程项目做得比较简单,直接在两根输水主管之间串联一根排泥管,然后通过一个阀门控制两根输水管道排泥,这种方式节约投资,但是检修不便,不能独立控制,安全性不高;有的工程项目做得相对复杂,双管输水时每根管道独立设置泄水排泥装置,泄水阀门井相互独立,这种方式可以独立控制,安全性高,但检修不便,且占地面积大,投资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取折中的方式将泄水排泥装置集成在一个阀门井内,即提高输水的保障率和安全性,也提高运维检修的便捷性及施工的便捷性,提供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包括泄水阀井、输水管道、泄水管道和闸阀组件,所述泄水排泥装置中包括两根所述输水管道,每根所述泄水管道的一端通过泄水底三通与所述输水管道密封连通,两根所述泄水管道的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泄水阀井后延伸至排污处,所述闸阀组件设置在所述泄水管道上且用于控制所述泄水管道的通/断,所述闸阀组件设置在所述泄水阀井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闸阀组件包括法兰片、闸阀和双法兰松套传力接头,所述双法兰松套传力接头的两端均依次通过所述闸阀和所述法兰片后与所述泄水管道密封连接。
[0007]进一步地,两根所述输水管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铺设。
[0008]进一步地,靠近所述泄水阀井侧的所述输水管道为近管道,远离所述泄水阀井侧的所述输水管道为远管道,所述近管道上连接的所述泄水管道水平设置,所述远管道上连接的所述泄水管道从所述近管道的下侧穿过,所述泄水阀井中的多根所述泄水管道均处在
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泄水阀井中的多根所述泄水管道互相平行。
[0009]进一步地,所述闸阀与所述泄水阀井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泄水阀井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凹的集水坑。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泄水阀井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上设置有与所述人孔配合的人孔盖,所述人孔与所述井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爬梯。
[0012]进一步地,所述人孔靠近所述泄水阀井的内壁侧设置,所述爬梯固定设置在所述泄水阀井的内壁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人孔顶部凸出至地面的上侧,或者所述人孔的顶部与所述地面齐平。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处为湿井或沟渠。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在本装置中,在输水管道通水的过程中,水中的泥沙由于密度比水大,而泄水管道连接在输水管道的下侧,所以泥沙自动调入到泄水管道中,然后通过泄水管道将泥沙排出,从而达到疏通输水管道的目的,这样使得输水管道不会因为泥沙而堵塞。
[0017]2)在本装置中,一般情况下有多条输水管道,所以多根泄水管道可以集中从一个泄水阀井中穿过,并在泄水阀井中集中安装闸阀组件,这样可以集中对多个泄水管道中的泥沙进行释放,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省占地,节约投资,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泄水管道在泄水阀井中的俯视图;
[0019]图2为图1的A
‑
A剖面图;
[0020]图3为输水管道与泄水管道之间连接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图3的B
‑
B剖面图;
[0022]图中,1
‑
泄水阀井,2
‑
输水管道,3
‑
泄水管道,4
‑
法兰片,5
‑
闸阀,6
‑
双法兰松套传力接头,7
‑
排出管,8
‑
支撑,9
‑
集水坑,10
‑
顶盖,11
‑
人孔,12
‑
人孔盖,13
‑
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包括泄水阀井1、输水管道2、泄水管道3和闸阀组件,泄水排泥装置中包括两根输水管道2,每根泄水管道3的一端通过泄水底三通与输水管道2密封连通,两根泄水管道3的另一端均穿过泄水阀井1后延伸至排污处,闸阀组件设置在泄水管道3上且用于控制泄水管道3的通/断,闸阀组件设置在泄水阀井1内。两根输水管道2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铺设,排污处为湿井或沟渠。在输水管道通水的过程中,水中的泥沙由于密度比水大,而泄水管道3连接在输水管道2的下侧,所以泥沙自动调入到泄水管道3中,然后再通过泄水管道3将泥沙排出,从而达到疏通输水管道2的目的,这样使得
输水管道2不会因为泥沙而堵塞。其中,泄水管道3只能连接在输水管道2的下侧,这样使得输水管道2顺利进入到泄水管道3中。
[0026]优选的,闸阀组件包括法兰片4、闸阀5和双法兰松套传力接头6,双法兰松套传力接头6的两端均依次通过闸阀5和法兰片4后与泄水管道3密封连接。其中,双法兰松套传力接头6和法兰片4均起到连接作用,闸阀5起到通断的作用,设置两个闸阀5是为了防止泥沙堵塞在闸阀5上导致闸阀5不能顺利关闭,如果其中一个堵塞,另一个还可以关闭。
[0027]优选的,泄水排泥装置中至少包括两根输水管道2,每根输水管道2上对应设置有泄水管道3,所有的泄水管道3的输出端均穿过泄水阀井1后与排出管7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排出管7的输出端延伸至排污处,多根输水管道2均处在同一水平面上。靠近泄水阀井1侧的输水管道2为近管道,远离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水阀井(1)、输水管道(2)、泄水管道(3)和闸阀组件,所述泄水排泥装置中包括两根所述输水管道(2),每根所述泄水管道(3)的一端通过泄水底三通与所述输水管道(2)密封连通,两根所述泄水管道(3)的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泄水阀井(1)后延伸至排污处,所述闸阀组件设置在所述泄水管道(3)上且用于控制所述泄水管道(3)的通/断,所述闸阀组件设置在所述泄水阀井(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阀组件包括法兰片(4)、闸阀(5)和双法兰松套传力接头(6),所述双法兰松套传力接头(6)的两端均依次通过所述闸阀(5)和所述法兰片(4)后与所述泄水管道(3)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输水管道(2)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铺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双管压力输水的泄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泄水阀井(1)侧的所述输水管道(2)为近管道,远离所述泄水阀井(1)侧的所述输水管道(2)为远管道,所述近管道上连接的所述泄水管道(3)水平设置,所述远管道上连接的所述泄水管道(3)从所述近管道的下侧穿过,所述泄水阀井(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龙,王胤,何茂林,赵志勇,朱榕鑫,吴嘉利,万剑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