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38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通风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除尘装置包括管道风机、第一静音除尘装置和连接管,所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管道风机的新风入口之间,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可拆卸的插接有能透气的病毒吸附过滤件,所述病毒吸附过滤件隔断所述连接管的内腔。优点:结构设计合理,静音效果佳,并且,能够有效的过滤吸附病毒,确保新风入室的安全性。新风入室的安全性。新风入室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通风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大型商场或略微封闭的其他场所中,均需要配置通风装置来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传统的通风装置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传统的通风装置不具备病毒隔离的作用,基于此,需要研发一款新的通风设备,来满足当前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除尘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通风除尘装置,包括管道风机、第一静音除尘装置和连接管,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述连接管连接在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上述管道风机的新风入口之间,上述连接管的管壁上设有插接孔,上述插接孔中可拆卸的插接有能透气的病毒吸附过滤件,上述病毒吸附过滤件隔断上述连接管的内腔。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包括壳体,上述壳体为内部中空的柱状构件,其一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气管接口,其另一端和其侧壁上均布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上述气管接口构成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上述通孔构成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的进气口,上述壳体内填充有消音过滤囊,上述连接管连接在上述气管接口与上述管道风机的新风入口之间。
[0008]进一步,上述管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第二静音除尘装置,上述第二静音除尘装置与第一静音除尘装置的结构相同,且上述第二静音除尘装置的气管接口与上述管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并连通。
[0009]进一步,另外一个上述静音除尘装置的外部包括设有一个导流罩,上述导流罩远离上述管道风机的一端设有出风口。
[0010]进一步,上述连接管为方形管,其一侧侧壁上设有上述插接孔,其内壁上对应相对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上述插接孔对应的插槽,上述病毒吸附过滤件包括方形的插接框体,上述插接框体的框内设有多层的无纺布及熔喷布复合层,上述插接框体由上述插接孔插入,且其两侧分别插入上述连接管内壁两侧的插槽中。
[0011]进一步,上述管道风机、第一静音除尘装置和连接管表面均涂覆有吸音材料涂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静音效果佳,并且,能够有效的过滤吸附病毒,确保新风入室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通风除尘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通风除尘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通风除尘装置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通风除尘装置中第一静音除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管道风机;2、第一静音除尘装置;3、连接管;4、病毒吸附过滤件;5、第二静音除尘装置;6、导流罩;21、壳体;22、消音过滤囊;41、插接框体;42、无纺布及熔喷布复合层;211、气管接口;2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风除尘装置包括管道风机1、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和连接管3,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述连接管3连接在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与上述管道风机1的新风入口之间,上述连接管3的管壁上设有插接孔,上述插接孔中可拆卸的插接有能透气的病毒吸附过滤件4,上述病毒吸附过滤件4隔断上述连接管3的内腔。
[0022]本实施例中,外界新风先进入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进行过滤除尘,并且降噪后经管道风机1向室内输入,输入的过程中,在经过连接管3时,会经病毒吸附过滤件4透过,该病毒吸附过滤件4能够有效的吸附空气中的病毒,确保送入室内的新风比较安全,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和防治意义。
[0023]更具体的,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包括壳体21,上述壳体21为内部中空的柱状构件,其一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气管接口211,其另一端和其侧壁上均布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212,上述气管接口211构成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上述通孔212构成上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的进气口,上述壳体21内填充有消音过滤囊22,上述连接管3连接在上述气管接口211与上述管道风机1的新风入口之间。
[0024]该方案中,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结构设计比较简单,新风经通孔212进入时经消音过滤囊22降噪过滤,最后送入室内,效果较佳。
[0025]如图4所示,上述消音过滤囊22为一个消音棉制成的套体,该套体置于壳体21中,其外轮廓与壳体21内壁轮廓一致,并且,该套体远离管道风机1的一端敞口,该套体中填充有多层棉纱布平铺叠合而成的过滤填料。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述管道风机1的出风口连接有第二静音除尘装置5,上述第二静音除尘装置5与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的结构相同,且上述第二静音除尘装置5的气管接口与上述管道风机1的出风口连接并连通。
[0028]本实施例中,在管道风机1的出风口装一个第二静音除尘装置5,进一步减少新风进入室内时可能产生的噪音,使用更舒适。
[0029]实施例3
[0030]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上述第二静音除尘装置5的外部包括设有一个导流罩6,上述导流罩6远离上述管道风机1的一端设有出风口。
[0031]本实施例中,导流罩6的设计能够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朝着特定的方向(导流罩6出风口所指方位)送风,使用体验更佳。
[0032]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管3为方形管,其一侧侧壁上设有上述插接孔,其内壁上对应相对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上述插接孔对应的插槽,上述病毒吸附过滤件4包括方形的插接框体41,上述插接框体41的框内设有多层的无纺布及熔喷布复合层42,上述插接框体41由上述插接孔插入,且其两侧分别插入上述连接管3内壁两侧的插槽中。
[0033]该实施方案中,插接框体41结构设计简单,与插接孔连接处密封处理,确保不漏风,装入后,插接框体41触底,其两侧被插槽限制,装配比较稳固,并且,更换时,只需向上拉出,定期更换无纺布及熔喷布复合层42即可。
[0034]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管道风机1、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和连接管3表面均涂覆有吸音材料涂层。
[0035]该方案中,通过在设备外表面涂覆吸音材料涂层,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通过的噪音,起到更好的静音效果。
[0036]本申请中,管道风机1可以采用常规的轴流风机即可。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风机(1)、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和连接管(3),所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3)连接在所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与所述管道风机(1)的新风入口之间,所述连接管(3)的管壁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可拆卸的插接有能透气的病毒吸附过滤件(4),所述病毒吸附过滤件(4)隔断所述连接管(3)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为内部中空的柱状构件,其一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气管接口(211),其另一端和其侧壁上均布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212),所述气管接口(211)构成所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的出气口,所述通孔(212)构成所述第一静音除尘装置(2)的进气口,所述壳体(21)内填充有消音过滤囊(22),所述连接管(3)连接在所述气管接口(211)与所述管道风机(1)的新风入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喜静波徐海鑫李宏伟吕继军王鑫磊杨晋李仲达彭兴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